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正>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探寻并依托苏轼的人文历史,推进建设的学科协同、学段贯通的东坡书院课程体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焦课程建设的精神内核,为学生发展架设了放飞梦想的平台。通过开发多维拓展、有机融合的东坡书院课程以及建设东坡书院育人场域,让学校教育变得更有情怀,更有担当,更有“味道”了。1.贯彻新课标要求,明确时代育人目标。丁蜀高中的课程体系以苏轼文化研修为轴,从诗词鉴赏、书画音乐、哲学心理,  相似文献   

2.
育英学校积极开发国学教育课程,以促进学生人格品性的养成,从而实现修身课程目标。2013年,气势恢宏、富蕴汉风的仿古建筑--育英学校“西翠国学书院”建成,标志着学校的国学课程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书院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面向全体师生,普及人文知识,提高国学素养,努力将“关心社稷、勇于担当”的培养目标落实到点滴细微之处,并力图使其成为全校师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脉源泉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南溪书院生态文化建设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尤溪最能体现朱熹理学文化的无疑就是南溪书院。考察南溪书院建设的历史,可以发现世人对南溪书院有着特殊的情结。打造朱子文化城的核心应该是南溪书院的建设。目前南溪书院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文化意蕴尚不能充分体现朱子文化的精髓,不能很好地为朱子文化城的建设服务。南溪书院的建设应始终贯穿生态与文化两条主线,做好生态文章,提升文化品位,借“海西”发展的东风,促进尤溪经济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历代书院之志,隶属于四川大学《儒藏》自创体例“三藏二十四目”之“史部·学校史志”。该文所提要的八种书院志《岳阳慎修书院志》、《石鼓书院志》、《国朝石鼓志》、《长沙府岳麓志》、《长沙岳麓书院续志》、《问津书院志》、《紫阳书院志略》、《东坡书院志略》,七种属于两湖地区,一种属于江苏。八志所提要的内容,包括版本信息、作者简介、书院概况、内容介绍及其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姝燕 《大学教育》2023,(19):122-128
上海科技大学在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建设中,全面探索书院制和导师制。学校始终坚持并践行“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育人理念,通过独具学校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育人体系,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围绕“现代化书院”育人模式,开展落实“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特色亮点,不断挖掘和优化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和内涵,发挥学生社区的感染作用,联动通识课程等,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现代化书院”育人实践准确把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和书院制之间共性的逻辑机制,一方面对不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为实现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唐宋以来,中国书院不仅为中国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作出了贡献,而且也有功于中西文化交流。西学东渐之时,来华的外国人将其创立的文化教育机构,无论是 college,academy,school、niversity 等都叫做“书院”;而走向世界的中国士人,也将是他们所见到的近代学校、实验室、科学馆、博物馆等都称作“书院”而介绍给国人。中西人士对“书院”的这种认同,体现出书院交流中西文化的功效。这里谨以教会书院为例,从一个侧面来探讨它的这种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7.
育英学校积极开发国学教育课程,以促进学生人格品性的养成,从而实现修身课程目标。2013年,气势恢宏、富蕴汉风的仿古建筑——育英学校"西翠国学书院"建成,标志着学校的国学课程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书院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面向全体师生,普及人文知识,提高国学素养,努力将"关心社稷、勇于担当"的培养目标落实到点滴细微之处,并力图使其成为全校师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脉源泉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学生发展存在学生价值观念亟待引导、自学能力亟须提升、创新思维亟待加强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本科教育质量。书院模式的内核是导师制,书院导师制具有更加偏重师生交往程度、注重导师体系建设、着重导师综合素质等特点。大学书院导师制的实施能够以濡染观摩为原点,提领本科生价值取向;以启发诱导为本原,提升本科生自学能力;以合作科研为基础,提高本科生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卫新  程振理 《江苏教育》2023,(19):44-47+55
古代书院文化中蕴含着明体达用、分斋育人、讲会思辨、学术润人等内涵。江苏省苏州中学将古代书院文化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相融合,其路径包括书院体制的创新实践、大学课程的先修贯通、拔尖创新人才的基地培养、“地球学习村”的融通建设,以及国际理解教育的稳步推进等,尤其在书院文化的传承创新、校园空间的重组建构、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和课程实施的优化整合方面具有鲜明的价值理性与深远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依据庐山书院文化独特性,提出“望、闻、问、切”的旅游开发策略。书院文化旅游开发策略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对于提升庐山书院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弘扬庐山传统文化精神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站在广义的书院文化这一视角,审视书院文化在古代日本的传承与演绎,一可以梳理出作为官立的大学寮;二可以提示出作为私立的大学曹司。日本不仅承袭了中国的汉字文化、科举文化、儒学文化,更承袭了来自中国的书院文化。不过,在经历了大学寮的“消逝”之后,日本教育逐渐呈现一种“本土化”的转向,也就是以“往来物”“有职故实”为教育内容,标志着日本书院文化的转型,亦为后来江户时代“书院文化”的勃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现实的地域辖区而论,台湾之有书院,最早可以追溯至南宋时期的金门。以本岛而言,则施琅所创西定坊书院应为台湾最早的书院;与其后所创的8所书院,是台湾书院发展的初期,而不应认为是“徒具书院之名”的“义学”。以卫台揆崇文书院为转折点,台湾书院进入了成熟期,并由此迎来了台湾书院发展的高潮。福建书院的成功经验,为台湾书院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办学模式以供参照和借鉴。而赴台的福建官员和学者的努力,则是台湾书院成功办学的关键。在以闽学治台的政策导向中,台湾书院起到了振兴纲纪,教化民众,促进台湾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礼善”文化是以“礼”和“善”为价值取向的文化。这一文化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遵规守纪、尊老爱幼、尊敬师长的思想和行为。“礼善”是宁波市惠贞书院的核心文化,在建设“礼善”文化中,学校建构了清晰的实施框架,并从制度、环境、策略、课程、活动等五个方面明确了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根据贵州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学校文化建设与文化育人”要求,以贵州省安龙县第一中学、普坪中学、万峰湖镇初级中学为研究对象,开展学校文化提炼、校本课程建设实践研究,探索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文化育人策略,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以实践育人为核心价值的研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该如何有效发掘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整体规划、系统建设研学课程,却成为困扰很多学校的一道难题。作为坐落在京杭大运河宿迁段之畔的一所百年老校和中国大运河沿岸城市学校教育联盟基地学校,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小学在建设区域博物馆式研学课程基地的过程中,探索将运河文化融入育人体系建设,以“博物馆+大阅读”“博物馆+多学科”“博物馆+真生活”为基本思路,系统开发实施博物馆式研学课程,形成了研学课程建设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6.
白鹿洞书院以其悠久的办学历史,深远的文化影响而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如今白鹿洞书院依然环境优美,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书院的教育精神和文化意义得以传承和发扬。白鹿洞书院正在以一种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7.
荣誉学院是培养拔尖人才的一个重要模式,具有重课程、重研究、重指导、重活动等特点。荣誉学院实施"书院制"管理模式有利于提供专门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因此,要实施"书院制"管理模式,就需要建设"书院式"荣誉学院建筑群,实行集中住宿,继承和发展书院教育方法,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研讨学习空间,建设以"有灵魂的卓越"为目标的荣誉学院文化,倡导学生自主管理,形成全方位指导和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普通高中课程高质量建设是基础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新时代深化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必由之路,能够为学校多样化特色办学提供有力支撑,为学生高品质校园生活创造现实可能。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通过“传承书院文化,明晰课程定位”“加强美育引领,优化课程结构”“聚焦审美课堂,创新课程实施”“完善制度保障,规范课程管理”,探索出普通高中课程高质量建设的区域样本。  相似文献   

19.
关注内涵建设:从课程到课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课程文化概念界定基础上,以学校课程文化的视角关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结合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提出:课程文化的意义不仅在于“人化文”,更在于“文化人”和“文化文”;要以院校文化建设推进学校内涵建设,以课程文化建设支撑和引领课程改革与建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构全新课程文化,创新课程知识管理,全面提高课程质量。此外,还提出了当前课程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吴刚 《江苏教育》2023,(19):48-50
高品质示范高中的建设内涵强调价值引领。江苏省苏州中学在高品质示范高中的建设过程中,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构书院空间,建设课程基地,实施分斋育人,追求大学境界,以现代书院为载体,探索不同于以往以单一课程育人的路径,形成了以书院文化涵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范例,彰显了独特的高品质办学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