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传统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学中教师多以讲授模式向学生"灌输"知识,走的是"应试"路线。将政治课束缚于"应试"的牢笼中,只能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一定的分数而无法真正促进学生发展。构建开放、自主、合作的初中政治课堂就是要让政治课堂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束缚中解脱出来,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来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技能培养,让学生真正获得发展。那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开放、自  相似文献   

2.
一、在教学设计的立意上要有新突破在应试教育的重负之下,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通常都从考试知识的理解记忆、解题技能的规范和模拟考试的强化训练来设计的,课堂教学的目标几乎被唯一地定位在向学生传授应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这样一来,灌输也就必然成了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中,依据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出的教学根本目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方法。就高年段的语文教学来说,高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教学时,我们需要进一步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通过"主问题"引领个性解读,用"巧问题"激发多维思考,借"难问题"拓展思维深度。充分发挥问题的功效,实现学生思维的训练、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让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是其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在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成为了很多教师需要积极探究和思索的课题了.要想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首先要弄清楚有效教学的具体含义.在以往,很多教师对有效教学存在一定的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尽量多的向学生传授专业的知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是有效教学的体现和最终目的.由于这样一个观点长期存在于教育教学领域,使得我们的  相似文献   

5.
张巧霞 《成才之路》2011,(22):66-67
有这样一道语文题:冰雪融化后是什么?一个小学生很有创意地回答是春天。多么富有新意的回答呀,而标准答案是水,结果这道题被判为错。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一样,得高分,我们的老师按考试需要来给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应试技巧,结果将学生培养成了应试机器,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6.
要提高课堂教育效益,必须在强调双基结合的课堂教学中,实现从以传授知识为主持向以技能训练为主,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向,技能是以操作自动化分为内操作技能(动脑思维)和外操作技能(动口、动手)两种。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旧知识,顺利学习新知识,促进学习知识的内化,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社会上普遍认为现在的中小学生业负担过重,这并不完全正确。事实上,中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负担并不重,重的只是课外作业负担,不少教师把课堂认为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至于技能训练则放在课外进行。一天好几节课,每节课…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主题,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了使素质教育得到有效的实施,就要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培养目标及任务的变化,必然导致教学模式的改革.这就需要从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1前言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应该作为至高的目标来奋斗追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现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能力的主阵地。在新课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下,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应试教育培养倾向,教师为了"应考",往往采用"填鸭式"与"题海战术"。课堂教学以老师讲授、学生记忆为主,学生被动地成为知识的"接收器",思维始终处于抑制状态,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朱熹有诗云:"问渠那能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要求教师以课文作为源头,挖掘出新的活水,为课文注入新的空气,放飞学生的心灵,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把学生的学习情感由抑制状态升华到激动和亢奋状态,充分开发人的大脑潜能,培养学生的个体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这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英语教学和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因此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就是构建适合课堂教学的传授和学习模式。我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并不如人意,英语实际运用量的停滞不前导致学生难以掌握英语课堂知识,而构建课堂的有效性是教学目标和学生知识体系的双重需要。通过加强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课程的衔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是主要途径,真正意义上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1.
马朋 《学苑教育》2019,(12):23-23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历史史料的充分展示和利用,打破单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学实质。这既是"教学合一"思想的践行,也实现了中学历史课的"教学合一"。  相似文献   

12.
数学学科因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历来受到重视。传统的数学教学有统一的大纲、教材、进度和考试要求,强调“传授”的灌输式数学教学方法,学生的脑袋里塞满了数字、字母、公式等抽象知识,而“考试”这一独木桥更逼迫学生成为应试的机器,学习数学成为学生一种沉重的智力负担。时下的新课程改革却是以开放的、多元的、个性的教育教学为根本追求,强调尊重学习主体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重视数学教学的生成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3.
历史记载了过去发生的事实,是对人类发展过程的转述,而作为一门学科,历史学科则是通过阐述这一过程,引导受教育者认识过去,认识世界,认识人生,以发挥历史的借鉴和教化功能。历史学科的这一本质要求决定了历史学科在知识体系、结构功能和教育功能等方面的独特性。因此,单纯的知识传授、应试技能的训练不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核心内容是通过历史教学活动,开阔学生的历史人文视野,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品质。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由传授应试型教学向素质创新型教学转变,突破原有的考试评价模式,加快建立适应当前要求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潘红梅 《考试周刊》2013,(73):147-148
<正>当今我国课堂教学过度功利化,存在"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教学跟着考试走"的现象,把应试训练及其测试等方法手段当成课堂教学的全部内容,而忘记了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教做真人"。伟大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人求真就必须让化学课堂贴近生活实际,实现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实施。一、学生动手实验,主动获取知识在当前高考制度下,一些学生不喜欢化学课,给自己定的  相似文献   

15.
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应深思的,也是当前数学教学中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就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感受谈一些看法。一、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成功愉悦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渠道,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必须彻底改变那种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成为学生排忧解难的朋友。我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  相似文献   

16.
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日常的生活与交际,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因此让初中英语教学走向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向学生传授基础的英语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基本上就是教材上有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很少能站在语言的交际使用功能上来审视我们的教学工作,导致很多学生产生学英语无用的思想。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倡导生活化的英语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让英语教学回归生活,有效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传授知识是为了培养人才,但传得知识的方方、方法不同,你会导致其培养出的人才类型各异。传统的课堂教学传授知识,是将书本知识灌输到学生的机械记忆里,落实到学生的模仿运用中;训练的是某种技能,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这种技能型人才,即使是达到技能高超,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种继承型的“匠”才。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传授知识,是通过活化知识价值的生命力,将知识化入学生认知结构里,落实到学生的创造性运用中,训练的是一种创造力,培养的是一种创造型人才。这种创造型人才,才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由此可见,在传授知识问…  相似文献   

18.
梁宗楠 《知识文库》2022,(19):169-171
<正>伴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并不代表着需要减少英语教学内容来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要求,而是需要创新和改革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下负担。笔者通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在本文分析了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接着解读了双减政策,并提出了初中英语教师如何在该政策的指导下而实施更加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正一堂高质量的化学课不仅要看教师向学生传授了多少化学知识,还要看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获得了多少能力和素质提升.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往往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讲授、轻参与"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更多是被视为教师传授知识的容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这样就导致学生的能力素质的培养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为了改变传统化学课堂的诸多弊端,如今很多教师开始尝试着在化学课堂上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化学课堂  相似文献   

20.
田保华 《中国德育》2013,(10):22-24
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为了培育和谐生长的教育生态,因为教育生态影响着中国的未来。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应试本位"的教学观、"知识本位"的课堂观、"分数本位"的评价观,曾使学校教育误入歧途,使道德课堂远离学生。其表现是课堂"灌"、作业"滥"、考试"多"、管理"死",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