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秋克教授的《明代云南文学研究》以正统文学(诗文)为主体,以新体例对明代云南文学的崛起、发展和重要文学现象、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和理论概括,梳理了明代滇云文脉,明确了明代云南文学在全国大格局中的基本地位。云南传统文学崛起于明代,一代文学家以地域色彩浓郁、人文底蕴深厚的创作成就,成为我国明代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明代以后,云南的汉族人口逐渐超过了少数民族,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更为频繁。通观整个明朝时期,云南教育在以往基础上有了较大提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明代云南民族教育发展较快,取得显著成效。云南民族众多,明代民族教育对当今的云南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由来谈到中原汉族文化对云南的影响,往往在文章中读到或口头上听到这样的说法:远在西汉,司马迁和司马相如就到过云南,在大理讲学;张叔从相如受经,盛览从相如学赋,盛览的《赋心》四卷是滇人著述之首。两司马到过大理之说,首见明代李元阳的万历《云南通志》(以下简称“万历  相似文献   

4.
朱彝尊的《静志居诗话》收录了大量明代诗人资料,对于研究明代文学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是对明代作家林俊的《见素集》中所提到的储巏的别号殖庵进行考证,从而对《静志居诗话》卷八的储巏一则进行补充,其二则是根据《全闽明诗传》等文献对《静志居诗话》十一卷的鳌峰十子文学唱和活动进行考述.  相似文献   

5.
明代,朱元璋及其子孙大兴谴谪流放制度。明初云南就聚集了一群谪滇诗人,他们互有诗歌酬赠,和当时云南最高行政长官沐氏家族保持着较密切的往来,还和来华居滇的日本僧人多有交往。对于这样一个群体交往的考察,有助于了解明初云南诗坛的面貌。  相似文献   

6.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明代云南道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儒释道三教共同影响着云南社会,高道刘渊然及其弟子在云南传道,使云南道教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明代是道教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的重要时期,道纪司、道会司等道教管理机构在云南各地设立,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所见云南道教的实况,明代丽江纳西人木氏土司尊崇道教,由此勾勒出多元文化背景下云南道教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汉族人口很早就进入云南地区.自秦汉开始至唐宋,云南的汉族移民人口数量远低于少数民族人口,处于"夷化"的过程中;元代,云南首次设立行省,汉族聚落初步巩固;明代随着大规模的汉族入迁,汉夷比例发生显著的变化,汉族开始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在云南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明代,云南的采矿业迅速发展。据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下《五金》记载,银的产量,浙江等八省,还“不敌云南之半”。正因为这样封建统治者对云南的矿税榨取也最凶狠。《明史·王元翰传》说:“至云南之大害,莫甚贡金、榷税二事。”贡金,是指万历二十二年后,云南每年所进的御用金五千两,已使“滇民力竭”;榷税,即万历二十七年起,明神宗  相似文献   

9.
复旦大学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七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总字数逾三百万,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为国内第一部系统的、规模空前的古代文论巨著。这部巨著的卷五《明代文学批评史》(袁震宇、刘明今著)对于明代小说名著《金瓶梅》的辑评是值得称道的。  相似文献   

10.
孙秋克教授的《明代云南文学研究》,是我省地方文学史研究的又一项重要而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个性的成果。它以纵横兼顾、史论结合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多方面的创造性探索和重要贡献,其中有三个方面尤为引人注意:论证了明代云南文学的崛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使读者对明代云南作家群体之社会背景和创作特色一目了然;对南明的一批本土作家之生平行实和创作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