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自2013年起开始研发幼儿园全面性教育(以下简称“性教育”)课程。该课程共分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内容相辅相成。课程第二个单元的名称为“新生命的诞生”,是在第一单元“我们的身体”的学习基础上,为幼儿介绍与生命诞生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一、知识学习:生命的诞生真神奇婴幼儿对生殖和生育的认知水平遵循其发展规律。美国缅因大学学者卡农等人对比了英国、荷兰、瑞典和美国幼儿对受孕和生育问题的认知情况,发现在不同文化下,6岁幼儿对受孕和生育的理解是有限的,但良好的性教育有利于幼儿更准确、科学地认识受孕和生育,避免受到错误信息的误导。[1]该研究也启示性教育工作者:对幼儿进行生殖和生育相关内容的性教育是可行的,这有益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幼儿阶段,与生殖和生育相关的教学内容包括受孕过程、怀孕过程、出生方式等。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市朝阳区A幼儿园(以下简称“A园”)为促进本园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计划面向全园幼儿开展系统的性教育。为提升幼儿父母对性教育的认识,做到家园共育,在课程实施之前,A园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负责人刘文利教授为该园幼儿父母进行了一场性教育主题讲座。为了向幼儿父母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讲座内容,课题组在举办讲座前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A园幼儿父母的性知识、性态度和家庭性教育开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状况调查报告湖北省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会“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课题组(一)为了了解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状况,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在大学生中的反映情况,探讨新时期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如何在知识文化层次较...  相似文献   

4.
<正>情绪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既是儿童早期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也是儿童适应社会生活和组织心理活动的心理工具。[1]情绪不仅是性教育中的重要学习内容,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教育的重要学习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自2013年起开始研发“幼儿园全面性教育”(以下简称“性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5.
Unit181.Idontfeelverywell.(我感到有些不舒服。)在某人感到身体不舒服或心里不痛快的时候,可以使用此句。“feelwell”意为“感到舒服”,在这里well是形容词,意为“健康的,身体好的”。表示“感到不舒服”可用“feelill(terrible)”。例如:—Mum,Idontfeelverywell.(妈妈,我有点不舒服。)—Whatswrong?(怎么了?)—Ihaveaheadacheandacough.(我头痛,还咳嗽。)2.Whatsthetrouble?(怎么了?)当询问对方“有什么不舒服,怎么了,出了什么问题”时,可用此句。thetrou-ble作“麻烦事,毛病”解。“Whatst…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始版)三年级第一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主要学习有关身体部位和感觉的单词——Bodyand Feelings等。本课重点介绍暖和和凉爽这两种比较舒服的感觉和躯干部位英语名称,  相似文献   

7.
rather一词用法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rather作程度副词,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副词,含有“相当、很”之意。此时要注意rather和fairly之间的区别。 1.rather经常修饰含有贬义的形容词或副词,如bad,stupid,difficult,cold,slowly等,其意思为“太”;而fairly则多修饰含有褒义的形容词或副词,如good,well,nice,wann,cool,quickly等,含有“适度”之意。也就是说,说话人“感觉舒服,令人可以接受”时,用fairly;说话人“感觉不舒服,令人不可接受”时,  相似文献   

8.
陈颖  吴伟平 《教学考试》2023,(25):31-35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课要“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本文依托教育教学理论,立足教学实践,以统编版教材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以下简称“本单元”)为例,探析大概念统领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郑艳芳  李玉侠 《考试周刊》2013,(83):158-159
从广义来讲,教师教育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本研究所指教师教育课程专指教育类课程。2011年10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新《标准》),基于新《标准》所倡导的“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我校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颁布施行以来,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一直倡导“大单元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涉及“大单元教学理念”,只要是公开性教学展示都会戴上“大单元教学”的帽子;评价一节课的好坏首先看是否有“大单元教学理念”或在教学设计的“教材分析”中有没有“大单元教学”要求内容。  相似文献   

11.
<正>不少人有过这种经历:有一天,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感冒了,总觉得喉咙痒痒的,为了让喉咙舒服一点,于是买了一包药草喉糖来服用。喉糖在口中溶化之后,原本干涩的喉咙立刻舒服起来,心情也变好许多。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明明喉糖摸起来跟其他糖果一样,但含在口中的确有一种清凉舒爽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原来,这是由于喉糖中含有一种“薄荷醇”成分,而会产生清凉感是因为“薄荷醇”能够刺激我们身体的“冷点”。  相似文献   

12.
潘娜 《小学语文教师》2022,(Z1):103-10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式颁布,无论是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还是课程内容、课程实施,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都关注到了思维,“思维”一词反复出现。可见“新课标”不但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注重学生的思维品质,尤其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学习任务群的设置,更是加大了思辨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则指出,“心理健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体育教师要结合运动技术的教学和体能练习,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身体得到锻炼,情感得到熏陶,心理得到发展,最终实现其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何捷 《江西教育》2022,(31):5-9
<正>课程标准是国家规范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教育行政部门推进课程改革行动的指导性文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国家课程标准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是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以及课程实施管理的直接依据。”可见,由国家统一颁布的课程标准,毫无疑问体现着国家意志,是国家在教育发展上的总导向,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总指挥。  相似文献   

15.
阎岩 《辽宁教育》2023,(6):72-74
<正>大连市甘井子区李家振兴路小学(以下简称“学校”)以“实施和美教育,奠基幸福人生”为办学理念,其中的“和美教育”,即核心理念是和谐施教,以美育人。学校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地方课程适时整合,确定三套劳动课程体系:端午爱国课程(香飘万“粽”,端阳传情美),重阳孝老课程(孝老家和,敬亲久久美),劳动育美课程(协同育人,劳动创造美)。这三套劳动课程的根本任务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16.
拜读《义务教育教学新体系》(以下简称《新体系》)后第一个感觉,是山东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课题组历经10年确实做了一篇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大文章、好文章,多少年来,在升学教育思想的束缚下,教师不得不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几个“尖子”学生身上,一些所谓“差生”则被当做“不可  相似文献   

17.
蔡静 《小学教学设计》2024,(Z1):127-13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呼应《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要求,在“课程内容”部分设立了“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教材为依托,通过对教材创造性地重组和拓展,设计基于单篇课文的、基于单元整体的、链接同主题多学段的三种形式。笔者以五下第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为例,谈谈基于单元整组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工专教学模式的探讨姜琳琳(上海机械专科学校)一国家教委下达的1992[69]号文件中指出:“高等专科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本科的翻版。”这个结论,概括了目前高等工程专科(下简称专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在课程设置(包括一些教材)、课程的体系、对学生的培...  相似文献   

19.
<正>王月芬教授在《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一书中提到:“作业设计和作业实施是连接教学、评价的重要桥梁,也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关键尺度。”随着“双减”政策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的相继出台,赋予了作业设计更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态的思考空间。我校以学科组为单位,以数学课堂为阵地,积极开展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实施,有效撬动了教师教材解读能力发展,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0.
方亮辉  刘充 《小学语文》2013,(11):40-4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着重强调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以下称“语用”)的意义及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课程性质”部分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