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肩负着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其价值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智慧课堂是一种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起来的智慧教育形态,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体现。智慧课堂要求教师变革其教学方式,从而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性学习能力。通过采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研究发现,在智能化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依据平台数据进行学情分析、推送多样化学习资源、发布学习任务、促进立体化交流互动、给予即时性反馈评价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其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形成文化自信,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岚 《现代英语》2023,(1):115-118
随着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对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20年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和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所以对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文章主要从挖掘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故事元素、培养不同专业学生用英语讲好本专业内的中国故事、把“四史”教育融入英语演讲等方式,重点探讨培养高校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对国际传播人才大力需求的形势下,如何提升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成为外语类课程的探索方向。基于“产出导向法”设计并实践“中国文化(英语)”课程中一章的教学内容,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以及访谈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证明“产出导向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获得感以及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许超 《英语广场》2023,(14):51-54
以新课标为指导的高职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为加强高职英语课文化教学的成效,大学英语教师创新团队以《高职国际英语进阶综合教程》为蓝本,实施融入文化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学生在中西文化对比、体验活动中,通过输入与输出提高了跨文化素养和跨文化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学生也感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文化自信并承担起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整体强化了英语课程的“中国底色”,对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修订后的英语课程坚持育人为本,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不仅突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更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文化传承、形成价值判断、发展贡献国家和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培养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是增强其文化认同感、文化自信心,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当前部分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着大学生对“中国故事”理解不充足、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以及部分英语教师缺乏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的问题,这对大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于此,高校英语教师要不断促使学生全面深入了解“中国故事”,加强对讲好中国故事的英文表达能力教学,并且提高教师的中国文化知识储备与教学能力,贯彻落实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培养,有效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进而提高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要内容从侧重传统故事向传统故事与发展故事并重转变,讲好中国故事的基本方式从课堂讲授、文化体验到多方位实践转变。基于以上转变,高校要做好"传授、感知、讲述能力、传播实践"四个全面的工作,引导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8.
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应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结合译林版《英语》六年级教材中Culture Time板块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如何丰富文化素材、挖掘文化元素和领略文化异同,以帮助学生拓宽文化视野,讲好文化故事,浸润文化自信,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9.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不仅是以汉语教学为职能,更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着重探讨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讲好中国故事”的途径:完善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招生面试环节,适量增加中华文化考察比重;优化中华文化课堂的结构和内容;立足语言本体,掌握语言背后的文史知识;开展多元化文化实习项目。  相似文献   

10.
安妮  庞进元  王丽  冯赫  柏玲  邹静 《海外英语》2023,(23):203-205+215
目前的高职英语教材中西方文化比重较大,中国传统文化占比较少,会导致高职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文化失语现象。在高职英语课程中融入中国古典诗词,双语赏析古诗音韵之美、意境之美、整体之美,以古诗中的思政元素为抓手,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还能够使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1.
王馨悦 《英语广场》2023,(10):108-111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同时也具有必要性。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既是对外经济、文化合作交流的需要,也是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时代需求。本文在文化传承视域下,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析,以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培养中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的意识和能力是达成核心素养文化意识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中学英语教学可从课程资源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着力:课程资源的选择要体现系统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经典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教材内外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等原则;教学过程的展开要注重研读中华文化英文语篇,采用指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发展整体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丁娇娇  沈艳 《英语广场》2024,(3):110-113
本文以《高职基础英语进阶教程》教材为例,从“改进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青年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三个路径中探索如何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以期能够探索出符合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和规律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和体系,推进我校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4.
祁翎 《教师》2020,(11):44-45
文章针对国内英语课堂上传统文化的培养处于弱化或缺失的状况,结合英语教学的改革趋势,以及在英语读写课堂上进行文化自信培养的教学实践,探讨精准把握英语读写教学与文化教育的契合点,寻找帮助学生学会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不足的现状,以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 1中的“Tu Youyou Awarded Nobel Prize”为例,将课堂教学实践和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探索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运用英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要求开展耕读教育的背景下,涉农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传统耕读文化元素缺失、英语表达重技巧轻内容、对外传播中国农业故事的意识和能力薄弱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历经7年探索和实践检验,凝练出“懂农·爱农·话农”三维育人模式。该模式的具体内涵为:建设英语“金课”群,重构中华农耕文明知识体系,助力学生“懂农”;依托中国农业故事,厚植当代学生“三农”情怀,引导学生“爱农”;多样课堂有机融合,提升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能力,教会学生“话农”。该模式在育人理念、育人模式和育人方法三方面均有所创新,且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和示范辐射效益。  相似文献   

17.
陶湘 《英语学习》2023,(3):57-60
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小学英语课程应以国家课程为育人引领,以涵养家国情怀为育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育人基点,以讲好中国故事为育人主线,以讲什么、怎么讲、怎么讲好中国故事的课程育人实践为途径。本案例引入内在序列进阶的“齿轮效应”理念,旨在通过小学英语课程育人的探索与实践提升师生讲好中国故事,涵养家国情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教师根据教学实践,通过培养英语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使其精通传统文化;拓宽多种教学方法,深挖整合教材,在课堂中实施融入;丰富教科书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拓展教学资源,延伸课堂教学来探讨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实施策略,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并能用英汉双语表达中国传统习俗及礼仪,传播优秀中华文化,提升英语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19.
郑玮  姜君 《现代英语》2023,(19):123-126
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进,翻译在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仅要注重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还要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文章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中国文化元素融入的背景、方法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通过教材的选取,典型文本翻译的实践以及翻译报告的撰写,使学生在掌握翻译技巧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文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对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和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的树立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提升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意义的探究,分析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就如何提升大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进行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