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炎根 《教育探索》2011,(4):148-149
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已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应从树立积极教育的理念、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自我教育、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建积极校园环境、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系统等五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岚  马会梅  刘毅 《文教资料》2008,(5):209-210
积极心理学对人性持积极评价取向,关注人类心理品质的培养及潜能的发挥,引导人追求快乐与幸福,使"积极"成为心理学研究中新的价值取向.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有助于强化高校心理教育的积极价值取向,对确立高校积极心理教育目标,丰富心理教育内容,并拓宽心理教育的途径,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桂芬 《高教论坛》2011,(5):62-64,71
大学生心理委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日渐凸显。在心理委员的培养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培养心理委员积极的人格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运用团体心理训练增强心理委员的积极情绪体验,构建心理委员顺利开展工作的社会支持系统,发挥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委员培养中的作用,把教育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消极防范向积极心理素质的塑造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日益重要的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大学生积极心理培养的三个维度:大学生积极人格、大学生积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大学生积极情感体验来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5.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日益重要的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大学生积极心理培养的三个维度:大学生积极人格、大学生积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大学生积极情感体验来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朋辈辅导实践——基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开展大学生朋辈辅导活动研究,主要集中在朋辈辅导的功能作用、实践意义、模式、途径等方面,属于基础水平研究。引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开展以心理委员为主体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组织机构建设、以宏观认知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朋辈辅导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培训、以个别交流和团体辅导等为主要形式的朋辈辅导工作途径创设等三个方面的实践操作研究,对促进大学生不断成熟、发展和积极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更要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为首要目标;以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重点内容;以丰富和深化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为手段;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组织系统为保障.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师资建设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文章提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以及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职业倦怠普遍、教育理念滞后等问题,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其工作满意度,优化心理健康教师人格品质,提升积极心理资本,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侧重于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方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及潜能的开发,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把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高校心理教育模式可以说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体系、模式的一种积极探索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沿袭了传统消极心理教育模式,重点关注预防和矫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忽视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和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也制约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转换视角,应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消极"走向"积极",从而达到增进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只关注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忽视了学生积极心理的培育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的积极预防作用.将积极心理培育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能有效的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更好的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理念,形成积极的心理,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并以此带动全社会积极社会心理的形成和传播.  相似文献   

12.
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大学生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健康,有了心理问题能够寻求心理咨询就是目的,这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宗旨有一定距离.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将积极心理学的全新理念渗透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有利于塑造积极人格,培养积极情绪,发展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进而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关注贫困大学生应是全域意义上的关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贫困生的心理救助和积极人格锻造搭建了平台。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积极人格的锻造和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构建是开展积极心理学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和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塑造健康人格起着重要作用。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积极优势、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等五方面来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积极心理学起源于上个世纪末,是一门利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和实验手段,研究人们的潜在积极心理和完整人格等方面的心理学科。积极心理学能愉悦学生的身心,丰富学生的生活,是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的有效途径。所以为了更好的开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就要注重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培养,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16.
浅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大鹏 《考试周刊》2010,(6):205-206
人格是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是形成特定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内在心理依据.是形成特定道德素质的主要动力.所以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目前,大学生的人格问题不断出现.所以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大学生的人格培养。教师应通过用诗化的教育方式陶冶学生的人格、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教育内涵等途径提高人格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推进积极趋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是为了实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向,既关注问题的诊断与矫正,也致力于帮助普通人或有某种天赋的人获得更积极的体验、拥有更积极的人格品质,从而生活得更幸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积极心理学为理念指导、制定和借鉴符合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心理健康测量工具、进一步优化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载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18.
自我同一性的构建过程体现了人格发展的连续性,"仁"的积极思想蕴含着探索认知和发展自我的积极力量,积极心理学肯定这种内驱力的生成能使人的美德与善端获以再制.在女大学生中开展以认知重组、积极体验与表达、道德意志的优质培育等为内容的积极心理教育,是从个体体验、道德培育、群体特质生成等角度引领女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探索"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相似文献   

19.
高校对大学生人格优化的培养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现代教育者从分析高校教育对其人格优化的重要性入手,积极探讨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师人格修养水平、加强心理教育以及丰富校园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大学生的人格优化教育的措施,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0.
根据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人格的观点,以龙岩学院100名学生为样本,以《大学生积极人格量表》为测量工具进行施测,列出前测得分最低的前五项人格,设计相关的积极人格辅导课,对学生进行分专题训练,训练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后测,比较前后测数据的差异,考察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积极人格训练对于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的效果,试图探索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特质的方法以及积极教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