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社会环境里,民族接触和语言的双向交流是形成双语现象的自然条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需求,是形成双语的现实动因.语言态度作为双语发展变化的内部因素,从宏观的角度看,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群体成员双语的发展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微观的角度看,也会对个体成员的心理状态和语言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华裔文学与新移民文学同处美国的写作背景下,在创作主题、书写侧重、文化认同等方面却各自有其不同的特征。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比较文学角度看,它包含了比较的多重性;从流散写作角度看,它体现了流散的典型性。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海外华人文学及中西文化。  相似文献   

3.
汉英语言中颜色有不同象征意义,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本文试图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去分析、探究中西文化颜色的不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四十年代初形成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是近代社会百年间先进的中国人对民族文化出路问题所作的最科学、最有价值的探索。从历史学的角度看.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它是一种科学的文化模式;从现实的角度看,它通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理论与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一生都在致力于通过对中西文化的具体扬弃和改造,重建中国新文化。他既反对闭关自守的陈腐观念,又反对全盘西化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主张融贯中西,相互比较,取长补短。他在融贯中西文化的过程中,基本上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思维模式,但仍未完全摆脱其影响。孙中山中西文化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批判和吸收西方文化,为改造中国所用 欧美高度发达的社会现实,让孙中山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文化特别表现在物质层面的落后上,他主张从工业到农业,从生产到流通,从开发资源到发展交通,从科学技术的推广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本文试图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去分析、探究各民族文化发展对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的开创者,又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活动家。他从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形成了独到的中西文化观,并深刻剖析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试图为救国救民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8.
西方文化思潮与青年毛泽东的人格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文化思潮与青年毛泽东的人格发展戴木才青年毛泽东的时代,是中西文化的大冲突,新旧思潮的大激战的时代,也是一次大规模的中西文化比较,先进的中国人企图从深层的文化比较中找到中国社会的出路的时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的人格逐渐走向定型。毛泽东人格形...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化,具有共性,也有各自的个性。从翻译的角度看,中西文化所具有的共性,构成了翻译的可行性或哲学意义上的可行性;而不同文化所具有的个性,则构成了翻译的必要性,但同时又构成了翻译的重要障碍。本文从人们熟悉的动物龙虎狮狗的翻译浅谈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讨论文化内涵对中西文化差异及其产生原因进行比较 ,分析了中西文化的起源 ;从翻译者的角度探讨了中西文化在各自语言上的体现 ;对翻译的原则以及翻译者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探讨后指出 :文化是有阶级的 ,翻译者应该承担起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使命 ,并应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