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学院大一和大二90后的本、专科学生495人进行了应对方式和心理自评量表的问卷研究。结果发现,90后大学生的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及心理健康总均分存在着性别差异,但在年级上的差异均不显著;在应对方式上,女生在求助与幻想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专科生比本科生更可能采取退避的应对方式;大二学生在自责、幻想、退避及合理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在求助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  相似文献   

2.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应对方式问卷(CSQ)对某特教学院121名听障大学生焦虑情绪及其应对方式特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本样本组中听障大学生焦虑的平均得分为47.81±7.46,焦虑症状发生率为14.9%,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之间没有差异.听障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在解决问题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在解决问题、自责、幻想、退避4个应对因子上存在年级差异.焦虑状况及其应对方式有一定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提示,退避对听障大学生焦虑评分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大学生应激应对问卷,对1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生活事件压力源的前两位是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一类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和其他因子上得分均高于三类学生;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大部分首选是解决问题和幻想,并且心理状态越好,则更少地使用退避和自责等消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随机选取西北民族大学的120名维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肖计划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维族大学生遇到就业压力时,普遍采用解决问题等积极的应对方式.(2)在解决问题,退避及自责三个应对方式因子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维族大学生更倾向于把外部因素列为首要压力源.建议:加强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制定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5.
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266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高中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及“合理化”项目存在显著正相关。高时间管理倾向者在“解决问题”、“自责”及“求助”三项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低时间管理倾向者。(2)时间效能感与生活事件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时间监控观与生活事件中的“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等存在显著负相关等。高时间管理倾向者在生活事件上的得分显著低于低时间管理倾向者。(3)善于时间管理的高中生更多使用各种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6.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和应对方式量表对211名农村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在性别、父母外出时间等变量上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人格特征的内外向、神经质,应对方式的自责、求助、退避等因子上与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差异;男留守儿童的精神质、解决问题、自责等因子远远高于女留守儿童,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在父母外出时间上,人格特征中的内外向特质有显著变化。在教育中,教育者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并根据性别、父母外出时间等因素给学生以适当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视障大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应对方式问卷(CSQ)对104名视障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视障大学生焦虑状况、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二者的关系。结果显示:视障大学生焦虑平均得分为46.50±10.29,17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总发生率为16%;视障大学生在问题解决应对因子上得分最高,在自责应对因子上得分最低;视障大学生焦虑分与各应对因子分存在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提示,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对视障大学生焦虑评分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趋于成熟。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自责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大四学生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文科在幻想因子上显著高于理科。蒙汉族在解决问题和求助两个积极应对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其他几个消极应对因子上,蒙古族大学生显著高于汉族大学生;应对方式不存在性别和来源地差异。根据内蒙古大学生应付方式的年级、专业和民族特点,引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拓展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社交恐惧倾向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交恐惧倾向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和应对方式,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卡特尔16 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和应对方式问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社交恐惧症倾向的人格特征 16PF中,A、C、E、F、G、H、Q2均分显著低于低分组,I、O、Q4均分显著高于低分组(p﹤0.05或p﹤0.01).(2)应对方式问卷六个分量表中,社交恐惧症倾向组在自责、退避两个分量表的得分显著低于低分组,在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和合理化这四个分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p﹤0.05或p﹤0.01).结论:社交恐惧症的发生有其人格基础,在遇到应激事件时多采取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大学毕业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在11所全日制本科大四学生中随机抽取526名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整体以解决问题、求助和合理化为主;男大学生在解决问题、合理化与自责、退避方式上都表现显著,女大学生则倾向于求助;城市来源大学生善于求助,而乡村来源大学生多倾向于自责与合理化;相比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更喜欢采取求助的方式。大学毕业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呈现出的特点与时代背景和成长经历有关,也是大学生自身性格特征的体现。高校辅导员可以根据这些特点,从引导合理利用社会支持,密切关注思想动态,加强就业与创业指导以及重视归因引导着手,帮助大学生养成成熟型的压力应对方式,顺利度过这关键的人生转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