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58年和1962年第三、四届亚运会起,分别设立男、女排球比赛项目后,东亚各国一直处于主宰地位;1974年中国参加亚运会后,男女排球金、银、铜牌成了中国、日本和南朝鲜队拥有的“专利”,每届均分别由这三支劲旅瓜分,形成三强鼎足格局。纵观亚运会和亚洲锦标赛历史,日本男排九占魁头、一获亚军、二列季军,南朝鲜男排二列榜首、六夺亚军、三次季军,中国  相似文献   

2.
中国乒乓球队有这样一位选手:她,虽然只有门岁,却被称为乒坛“老将”;她,虽然身材瘦削,却被队友叫做“冷面杀手”——她就是北京小将张伯宁。3月22日,中国队公布了参加第45届世乒赛的选手名单。张治宁列入了女队团体阵容之中,对此大多数人并不觉得意外。其实,早在去年亚运会张伯宁就已被列人团体阵容。虽然在亚运会团体比赛中她并未出战,但在人才济济的中国女队能人选团体阵容这本身就已说明她的实力。17岁的张伯宁出道很早,1996年,张。冶宁在全国青年比赛中获得女单第三名,进人国家二队21996年底,她被凋入一队做陪练,这段时…  相似文献   

3.
1990年对郑丽娟来说,似乎是个“福年”。这一年她的确是福星高照:6月,她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暨亚运会选技赛上,一举勇夺女子800米、1500米和3000米三项桂冠,当即成为参加第11届亚运会田径比赛的人选;9月28日,她在第11届亚运会女子800米决赛中,以2分01秒53获得银牌;10月3日,她又在1500米决赛中以4分23秒11的成绩夺得金牌。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郑丽娟获四项桂冠、一项亚军,此等战绩实属罕见。郑丽娟这个名字,在近年的田坛上并不陌生。1986年10月,一位极不引人注目的京郊农家女,出人意料地在郑州举行的全国田径冠军赛上夺得1500米赛跑的金牌,从而结束了北京女子田径自1975年第3  相似文献   

4.
阎明是本届亚运会上的新闻人物.她不但实现了零的突破,结束了中国运动员在亚运会游泳比赛上从未拿过金牌的历史,而且一而再,再而三,一人独得三枚金牌;三次改写亚运会记录.她以自身的强大赢得了异国朋友的喝彩;她为中国扬眉吐气.但你可知道阎明作为十七岁的一个孩子,是个怎样性格的人吗?你可知她经历了怎样的一番拚搏才有今天吗?挂在阎明脖子上的金牌上有一句话:永远前进.她觉得那是说给自己听的.  相似文献   

5.
釜山亚运会比赛的硝烟已经散尽,但金牌不是我们参加本届亚运会的唯一目的。北京正在筹备奥运会,釜山的成功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启示一:全民参与几乎每一位到过釜山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韩国人对本届亚运会的全民参与热情。韩国民众不仅参与亚运会的人数众多,而且热情好客,让参加亚运会的人,感到了来自志愿人员的热情和温暖。  相似文献   

6.
多哈看点扫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毫无疑问,中国体育军团在亚运会的老大位置已经无人可以撼动,上届亚运会金牌总数比排在第二、三位的韩国队和日本队加起来还多。但众所周知,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近两年来中国体育军团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本届多哈亚运会,对于中国体育军团来说是一次全面检阅自身实力的机会,更是北京奥运会组织工作者学习的机会!所以,本届亚运会有几大看点值得我们去关注!最值得关注的队伍尤纳斯急需重新证明自己!由于世锦赛的战绩不佳,对于主教练尤纳斯来说,中国男篮这次出征亚运会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把4年前丢掉的龙椅夺回来。虽然姚明征战NBA将缺席亚…  相似文献   

7.
《围棋天地》2011,(3):38-38
1、第16届亚运会围棋比赛在广州举行。 11月20日至26日,第16届亚运会围棋项目比赛在广州举行。这是亚运会历史上首次设置围棋项目,也是围棋第一次进入洲际大型综合体育赛会。比赛设男子团体、女子团体和混合双人三个小项,韩国队包揽三枚金牌,中国队获得三枚银牌,日本和中华台北各获一铜。  相似文献   

8.
张海青 《网球天地》2010,(11):56-57
她是北京网球队最早的一批队员;她带过的队员,在国内、国际赛场揽金夺银;正当她全力备战亚运会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剥夺了她继续从事专业教练的资格;出院之后,她托着病体,转战业余训练的战场,寻找着中国网球的希望之星。她,就是著名网球教练潘凤金。  相似文献   

9.
《时尚球类》2006,(1):55-55
2005年中国棒球在亚运会上取得季军,首次战胜亚洲传统三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北;国内联赛中北京猛虎在总决赛中再次战胜天津雄狮获得冠军,实现了三连冠。联赛的队伍也扩大到6支,这给中国棒球联赛增添了新的血液,也为备战奥运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新的一年中国棒球界有什么新的动向呢?随着四月份的到来,中国棒球风云再起,开始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10.
零的突破     
十七岁的黑龙江姑娘阎明,是汉城第十届亚运会上升起的一颗新星,她一举打破了400米女子个人混合泳、400米和800米自由泳三项亚运会纪录、以无可争辩的三枚金牌,结束了我国女子游泳在亚运会上从未得过金牌的历史,成为我国体育史上又一个零的突破.十年前,当阎明还是一个刚刚入学的齐齐哈尔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时,业余体校教师到学校挑选队员,就以她身高、手大而选中了她,其实那时的阎明,连室内游泳池是什么样都没见过.但在启蒙老师俞秋生的指导下,历时三年,阎明已经掌握了四种泳姿.1981年阎明被第二位伯乐相中,入选到黑龙江省游泳队,从此她训练更加刻苦.宝剑锋自磨砺出,阎明的努力终于得到了报偿.1985年4月,她在武汉举行的一次全国游泳比赛中,先后打破女子四百米和八百米自由泳全国纪录.同年8月,在全国首届青运会游泳决赛中,她又刷新了女子二百米和四百米两项自由  相似文献   

11.
你知道吗     
姜义环 《游泳》2014,(5):62-62
并列冠军:在游泳比赛中,成绩精确到百分之一秒。在现代的高水平游泳比赛中应用的都是电子计时器,完全可以达到这样精确的成绩判断。游泳比赛中当两名选手成绩精确到百分之一秒还是完全一样并且排在前两名的时候,那他们就是并列冠军,相对的就没有亚军,第三名就是季军。如果并列排在第二就是两个亚军没有季军,并列第三的话就是四个人站上领奖台,有两个季军。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全国十名最佳运动员评选活动4月1日在北京揭晓,乒乓球运动员王桶由于在亚运会上表现突出而名列“十佳”之首,同时获得惟一的“康威体育之星”称号。全国十佳运动员评选活动始于1979年,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二十个年头。二十年中,乒乓球有14人共26人次人选,仅次于体操28人次。除1984年和1986年之外,其余旧年乒乓选手届届榜上有名,其中1988年一届就有三人。获得十佳运动员次数最多的也是乒乓球选手,邓亚萍除了1994年之外,自1990年至1997年曾经当选7次,成为迄今为止当选十佳运动员次数最多的校校者。面对“十佳”称号,王桶…  相似文献   

13.
亚运会女足角逐已偃旗息鼓,中华台北队老将周台英的表现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她本身所积“之最”更令人羡慕。一、现役球员中,她球龄最长。今年27岁的周台英,小学毕业后升入台北宜宁中学,这里是赫赫有名的“木兰队”发源地,台湾“女足之父”刘润泽担任体育教师,她加入了学校女子足球队。1977年,年方14岁的周台英首次入选台北中华女子足球队,作为替补门将参加了第二届亚洲杯女子足球赛。至今,周台英已在绿茵场上驰骋了13个春秋。  相似文献   

14.
20年前,我亲身经历了北京亚运会,当时我还在职,不仅参与组织了全方位服务的科研队伍,而且还积极参加了亚运会科学大会,并负责接待了来自台湾的40多位学者,时隔20年,如果敖要对北京和广州这两届亚运会进行对比的话,简直是天壤之别,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20年,各方面都有十分明显的进步,国力大大增强,经济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据台湾《中央日报》报道,中国台北奥委会主席张丰绪宣布,台北奥委会决定派代表团参加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  相似文献   

16.
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的举办,不仅使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目光投向北京,同时还集中在一位身着天蓝色藏装、双手高擎火炬的西藏少女身上。人们不禁纷纷议论道:“这女孩多么纯净、圣洁啊!”从此,伴随着第十一届亚运会,中国出现了一位公众认可的“圣女”形象——达娃央宗。 1994年,第十二届亚运会在日本举办,不少中国观众将目光投向广岛时,心里竟隐隐生出些空落落的感觉,原因就在于对这一届运动会的开幕、闭幕两个仪式多有审美的不满足。人们自然想起了上一届亚运会的达娃央宗,想起她那圣洁的面容和目光深邃的眼睛。 是啊,当年的“亚运圣女”,今  相似文献   

17.
应中华台北奥委会和中华台北国术总会的盛情邀请,以刘兴忠为团长,张山、张道钟为副团长,吴彬为教练的北京武术代表团一行18人,于1995年9月20日到达台湾,受到中华台北奥委会、中华台北国术总会以及台湾武术工作者及爱好者热烈欢迎。这是祖国大陆的北京市与台湾省之间第一次武术界的正式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18.
邓亚萍5岁开始打球,那时她在球台上只露出个小脑袋。现在她17岁了,但身高只有1.5米,露出球台的部分仍少得可怜。当这个矮小的运动员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当她在北京亚运会上夺得3枚金牌时,谁都感到说不出的惊讶和好奇。邓亚萍的父亲也曾是一位乒乓  相似文献   

19.
郎平女,21岁,排球运动员,运动健将,国家女排主攻手,被人们誉为“铁鎯头”。她曾多次为祖国争得荣誉,是中国女排夺得第三届世界杯赛冠军、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和第九届亚运会冠军的主力队员。宋晓波女,24岁,篮球运动员,运动健将,北京女篮主力前锋,现任国家队队长。她曾百余次参加各种国际比赛。1982年,在第九届亚运会上,为中国女篮第一次夺取亚运会冠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20.
陈梦 《乒乓世界》2014,(11):54-54
这次亚运会,我身兼三项任务——女团、女双、混双。在女团比赛中,我只打了三场球,小组赛对尼泊尔、印度以及1/4决赛对中国台北。有意思的是,这三场比赛的对手都是带颗粒的特殊打法,但实力都不太强,没对我造成太大威胁,全部以3比0拿下。但在混双的赛场上,我没能继续保持胜利,1/4决赛时我跟樊振东输给了中国香港的江天一/李皓晴。因为赛前我们俩合练的比较少,技术上有待磨合,而且在跑位、配合上也不如一左一右的香港选手。其实,最主要还是我们的重心没放在混双上面,因此给了对手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