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无氧阈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的无氧阈检测方法检测无氧阈指标出现的时间顺序,并对出现无氧阈时各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讨不同无氧阈之间的关系。让8名赛艇运动员在ConceptⅡ风轮式赛艇测功仪上进行递增负荷测试,每级负荷3 min,直至力竭,同时测试每级负荷后的血乳酸,全程记录肌电以及气体代谢量,并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肌电阈、通气阈和乳酸阈3种无氧阈指标出现的时间依次为8 min 58 s、9 min 22 s和9 min 48 s;2)肌电阈、通气阈和乳酸阈依次出现的时间差均不超过30 s,并且通气阈和乳酸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种无氧阈依次出现的原因是快肌纤维的快速动员引起了乳酸急剧增加,进而在转运到血液中时首先引起酸碱缓冲对的中和,当强度进一步增加时,产生的乳酸大大超过了乳酸的清除能力,进而引起血乳酸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联邦德国Kindermann教授的“个体无氧阈”概念的理论,采用递增负荷的方法,在我省优秀速滑运动员的非冰期身体训练中,用美国产YSI—23L血乳酸快速分析仪,进行血乳酸测试。同时,使用芬兰产POLARELECTRO心率遥测系统测定心率值,并绘制心率曲线图。从而得出非冰期专项身体训练中运动员的血乳酸“个体无氧阈”值,为速滑运动员陆地专项身体训练提供了重要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3.
两种无氧阈测试法在赛艇运动中应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两种不同的无氧阈测试方法(乳酸法和Conconi法)对赛艇运动员进行测试,并比较其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其无氧阈血乳酸值无显著性差异,无氧阈心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心率之间的差异有可能是由最大乳酸稳定状态下的个体乳酸阈最大速度引起的,在赛艇训练中以Conconi测试的心率拐点作为无氧阈训练的评定指标更有利于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 :1)应用场地康科尼测试方法寻找足球运动员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的可行性 ;2 )分析康氏测试心率拐点与乳酸阈拐点对应的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之间的关系 ;3)测定最大乳酸稳定状态 ( ML SS) ,验证康氏测试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的可靠性。结果证明 ,在康氏测试中 85 %受试者都出现心率拐点 ,完成距离最短者心率拐点偏左、中长者居中、最长者偏右 ,相对应的乳酸阈速度正好低于心率拐点速度一个等级 ,但该两种速度之间并未出现不规则变化差异 ,且高度相关。选取康氏测试心率拐点速度进行 2 4 min匀速运动受试者平均乳酸值显示最大乳酸稳定状态 ( ML SS) ,表明可用于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 ,但大于 180次 / m in的心率拐点速度即已超过本人的个体无氧阈最大速度  相似文献   

5.
乳酸阈训练对蹼泳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个体乳酸阈对18名青少年蹼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进行了8周实验研究,纵向观察有氧训练、无氧训练、有氧无氧混合训练三种方式对运动员有氧耐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方式在个体乳酸阈强度训练下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指标均具良好的生理效应,但从有氧耐力所获训练效果显示,有氧无氧混合训练方式最优。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无氧阈的形成机制及传统的测试方法,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试无氧阈的方法:肌氧含量的测定,并对其在无氧阈时的变化及与血乳酸的关系作一介绍,最后指出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但目前尚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不同无氧阈测定方法比较及其在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各种无氧阈测值:通气阈(VT),4mmol乳酸阈(LT_4),血乳酸开始升高(LT_(OBLA)),个体无氧阈(IAT),血乳酸最大稳态(maxLass)和心率拐点(HRd)。发现各测值之间高度相关,但是maxLass与其它测值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为AT在训练中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生理依据。继而探讨了LT_4百分比强度对控制中长跑训练,改善运动员肌肉氧化代射能力,提高运动成绩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STI指标推测无氧阈的新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先进的STI(心脏收缩时间间期)测试系统及经典的乳酸测量方法,对30名体育系男生在递增负荷运动时的STI值及血乳酸值做了测定及分析。首次发现用STI指标中的LVET、PEP/LVET、Q-U/LVET、MST、EML等指标推测的无氧阈与乳酸无氧阈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r=0.9325).并把用STI指标推测的无氧阈命名为"STI无氧阈"。该测量方法结果可靠,重复性高,且简便无创。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血乳酸浓度的测试,控制无氧阔强度训练,检验无氧闽强度训练的效果,并分析无氧阈强度训练后,训练水平提高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对辽宁省部分赛艇运动员进行乳酸无氧阈和通气无氧阈的测定,找出其对应的心率范围,并在夏训和冬训不同训练阶段实践中研究其应用,探索不同无氧阈测定手段的特点和有效应用领域,从而提高赛艇项目的有氧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10名学生进行了临界负荷、肌电图疲劳阈值与无氧阈值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三者之间皆有显著性差异存在,临界负荷与无氧阈值的相关系数为0.91(P<0.05);临界负荷与肌电图疲劳阈值的相关系数为0.44(P>0.05);肌电图疲劳阈值与无氧阈值的相关系数为0.41(P>0.005)。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临界负荷可以作为有效评估无氧阈值的测试方法,而肌电图疲劳阈值却不适宜。  相似文献   

12.
无氧阈及其研究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泱  张浩 《体育与科学》2000,21(4):36-39
本文首先对无氧阈(AT)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做了简要叙述,又分别对AT的气体代谢测定方法及标准、血乳酸测定方法及标准、用心率对AT的评定方法、用血气指标对AT的评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从性别、年龄、训练方式、训练水平、肌纤维组成以及运动项目等方面分析了AT影响因素,最后对AT的应用、关于AT理论的几种不同观点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跑速无氧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体育系部分学生的无氧阈测试 ,结果表明经过入学一年的学习与训练 ,总体跑速无氧阈及植物性机能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高原训练对机体无氧阈值的影响,系统观察了11名优秀游泳运动员进行3周高原训练前后无氧阈值的变化。结果提示:1)高原低氧能显降低机体的AT;2)高原训练能够使机体AT明显升高,而且这种效果在下高原后至少可保持3周。  相似文献   

15.
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无氧阈和阈上强度比例的训练负荷量,有利于改善有氧能力,提高100Km运动成绩;增加高强度训练比例,有利于发展专项速度耐力,提高1Km、4Km运动成绩。研究结果证明了训练控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本研究获国家体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个体无氧阈在皮划艇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阈值桨频和阈值心率在为期四周的训练周期中对皮划艇运动员训练强度的选择和控制进行了相关应用研究,并对训练效果进行了评定,初步探索出一些特异性训练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氧债”和“无氧阈”是运动与无氧代谢中的经典概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带动运动生理学的迅猛发展,这两个经典概念逐步受到挑战。本文就有关公认的科学事实对“氧债”和“无氧阚”这两个概念提出质疑,以期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采用一套准确、合理、恰当的概念.推动整个运动生理学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