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浙江省地处中国的东部,处于南北文化交汇的中间地带。浙江的墓葬形制与中原墓葬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在浙江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地区,以馒头坟及目前存在的小房子坟等为主,钱塘江流域则与瓯江流域等有着鲜明的差异,大约有九类不同的墓葬形制。同时,浙江的墓葬形制有一个可以描述的大致分布,但各种墓葬形制之间,却并不是绝对不相容,一些不同的墓葬形制甚至在同一个区域交错地出现。这些墓葬同时被赋予不同的文化意义或象征。  相似文献   

2.
药方:公丁香(未开放的花蕾)1~2粒。制用法:将公丁香含于口中(时时含之)。功用:芳香除秽,适用于口臭。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服装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双重属性.从服装的起源和功用开始探索了服装是艺术性和功用性合一的天然属性;对于服装的起源与功用的不同诠释,形成的诸多见解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服装作为一种生活传统和文化传统的积累所蕴含的多种作用,并且探讨了在服装设计中如何将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谭景晖 《职业圈》2007,(8S):118-118,145
文章论述了服装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双重属性。从服装的起源和功用开始探索了服装是艺术性和功用性合一的天然属性;对于服装的起源与功用的不同诠释,形成的诸多见解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服装作为一种生活传统和文化传统的积累所蕴含的多种作用,并且探讨了在服装设计中如何将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吴苏洋 《文化学刊》2023,(3):252-255
余嘉锡先生是著名目录学家、古文献学家,在特殊历史时期余嘉锡感时而发,以史治小说,发挥考据之学的妙用撰写《杨家将考信录》。书中根据史传、地志、文集、笔记等,考校人物的确切事迹和他们在历史中可称述的业绩,考据经世之法予以积极推动。对于历史小说存在的社会价值与功用进行阐释,进一步说明杨家将的时代内涵历久弥新,其中人物形象、历史流变往往能够真实地表现当时民心所向。余嘉锡考信方法于历史小说、戏剧之中广征博引、严谨清晰,同时兼备时代内涵与经世功用,值得深思与探析。  相似文献   

6.
汉画像石中共有"嫦娥奔月"图四幅,皆出土于河南南阳汉画像石墓。四图在构图内容与造型艺术上呈现出各自的风格和特征;但通过对其在墓葬中出土位置及与其它画像石组合关系的考察,则四图又具有着相同的现实功用与宗教品质。  相似文献   

7.
志勇 《生态文化》2011,(4):64-64
方1:公英二草汤 药方:蒲公英、车前草、金钱草各30克 制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清热解毒,利湿通淋。适用于膀胱湿热型肾盂肾炎。  相似文献   

8.
燕继墓志是传世稀少的北齐志石,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和书法艺术价值,而且文物考古价值尤其不菲。该墓志形制独特,为以往考古发现所不见,是我国古代墓志中的新样式,对于探讨墓志形制演变情况提供了一件极其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填补空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期语萃     
正韩非强调"夫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彀者也",判断一把剑的优与劣必须将它实实在在地用于宰杀,评价一匹马的良与差也必须将它实实在在地用于驾车,只有观察一位射手能否射中预定的目标才能知道他是否出色,也只有在一个人清醒时令其观看,向其提问才能识别他究竟是不是盲人或者哑巴。具体到治国方面,君主必须把功利之有无和大小作为实行赏罚的重要标准,即"赏有功,罚有罪""计功而行赏",使"功多者受多,功少者受少"。  相似文献   

10.
谢赫“六法”论浅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法’论是一个完整的绘画美学体系,涉及到绘画美学中创作,鉴赏的审美精神、情趣、技法、传达等一系列问题,谢赫认为绘画具有“明劝戒,著生沉.干载寂寥.披图可鉴”的社会功用,继承了儒家关于艺术的以识,教化的功用,但在绘画的内在特征阐释和揭示上,却是审美的。  相似文献   

11.
于秦 《生态文化》2012,(3):63-64
方一:兔肉汤药方:兔肉200~250克,调料适量。制用法:按常法煮汤服食,每日1剂。功用:补中益气,凉血解毒。适用于脂肪肝。方二:龙井茶药方:龙井茶(或乌龙茶)适量。制用法:可随个人习惯取茶叶适量,  相似文献   

12.
从文体互参的角度看,重表意是曹操诗歌与散文创作的重要特征。曹操的诗、文并不执着于用典修辞精练、博雅的文学功用,在叙述时还表现出主客观表达方式之间的不平衡。突破形式限制,完成表意目标是曹操的写作宗旨,其文章的通脱之风也因此产生。  相似文献   

13.
蓝衫在客家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客家人的典型符号和图腾象征,尤其在客家人开荒垦地的年岁中,吸汗、不怕脏的蓝衫,正是客家人坚毅、勇敢、奋发、吃苦精神的最佳诠释者。蓝衫在其形制、工艺,甚至是穿着形态上,都透露着客家人对生活特有的态度及讲究机能、崇尚精简的服饰美学。本文通过对客家蓝衫的形制、色彩及其文化内涵进行梳理、分析,挖掘客家服饰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以期把客家服饰文化带向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4.
北朝辞赋论     
与南朝辞赋描写风花雪月,表现贵族化情趣不同,北朝辞赋主要承汉魏传统而来,其内容集中在描写宫苑山水、表达幽玄之思、感怀自身命运、借咏物以刺世等传统题材方面,从而呈现出大异于南朝辞赋的题材趣味。又由于地域、政治、文化的差异,南朝辞赋在形制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跳过两晋,直承汉魏古朴之风,而摹仿南朝赋风的作品,只是偶尔出现,并非主流。  相似文献   

15.
《文化博览》2007,(12):65-67
岩葬在中国南方分布的地域十分广阔,延续的时间也很长。因而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代,这些岩葬的安葬场所、它们的形制、它们的丧葬礼仪习俗、以及使用这些葬俗的民族集团本身的文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24岁的新疆库车县(古西域龟兹地区)维吾尔族农民阿不来提·买买提,在县城以北60公里的一条峡谷崖壁上采药时,意外发现了一座盛唐时代的佛教石窟。 阿不来提·买买提深深惊叹于洞窟内精美绝伦的壁画,并迅速向当地政府报告了他的重大发现。得知情况后,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的文物工作者20多人立即赶到现场,对石窟进行了全面清理:测量了洞窟形制和大小,临摹了保存的壁画,并对石窟全貌进行了拍照。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有很多学者都对辽东半岛石棚墓与大石盖墓做过调查研究,但比较其年代关系者却很少。一部分学者认为石棚墓是由大石盖墓发展而来的,而另一部分学者却认为大石盖墓是石棚墓发展的结果。笔者认为,判定两种墓葬形制的年代关系不能只依据形态,将石棚墓与大石盖墓和辽东地区的石板墓放在一起进行交叉断代研究才可知大石盖墓确乎晚于石棚墓。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七套"搜寻天下"栏目组来宁波拍摄<宁波骨木镶嵌>,我们先陪去宁波博物馆看骨木镶嵌的经典之作"千工床".   "千工床"制作于清代,但并未随岁月流变而失去光彩.她依旧显得清丽素雅,精致工巧的镶嵌艺术楚楚动人.在场的每个人几乎都有心灵震悚,因为做到极致的艺术已不需夸张的赞美.……  相似文献   

19.
教学档案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是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和支撑,而教学评估又扩大了档案功用的影响,推动了档案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谈丽 《文化学刊》2008,(2):150-150
历史究竟有何功用,这是史学家常被问及的问题,也是每个具有责任感的史学家都必须加以回答,并在学术研究中时时将其置于脑海中的问题。对它的看法决定着史学家在学术研究中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从多数学者的相关论述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