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把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科学把握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以及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公有资产占优势不能简单地看公有制企业的绝对数量,还必须要看公有制企业在整个企业中的权重,更要看到公有资产所包含的内容。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的支配地位来体现的,是反映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为此,必须使国有经济在竞争性领域确立其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包括公有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据优势地位和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与对公有制主体地位变化的认识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发生了重要变化。从今后发展趋势看,随着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随着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估计会进一步得到提升,但国有经济的生存空间将会进一步收缩,国有资本投资方向也会有结构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使非公有制经济在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取得了应有的合法地位。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姓公姓私,关键在控股权。  相似文献   

5.
在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其总体效益高于其他所有制经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我们发展市场经济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新编高一《思想政治》教材在论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时 ,有这么一段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主要体现在 :第一 ,就全国而言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 ,又要有质的提高。第二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同一问题在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若干理论问题学习纲要》中却是这样讲的 :“十五大报告进一步强调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同时指出公有制…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必须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及其占主体的科学含义 ,正确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必须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如此 ,才能促进各种经济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客观规律,是由现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决定的.坚持基本经济制度,首要的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是"普照之光",决定着其他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发展.在现阶段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10.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改革开放30多年来,顺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推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社会上对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存在不少模糊、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既给人们带来了思想上的困扰,也对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产生了干扰。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如何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工作部署上来,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确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既是一  相似文献   

11.
十五大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是:首次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首次提出公有制有多种成分,其主体地位是质和量的统一,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首次提出公有制有多样化的实现形式,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首次阐明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兼容关系,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提出了更为系统、更加完善的国有企业改革新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成分的经济组织不断涌现,这是否会改变公有制的性质,改变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形成发展的实践过程以及对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不同表现的分析,说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不会改变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成分的经济组织不断涌现,这是否会改变公有制的性质,改变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形成发展的实践过程以及对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不同表现的分析,说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不会改变的.  相似文献   

14.
一切改革措施都必须按照宪法办事,经济改革的措施尤其要落实宪法第六条和第七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宪法的规定,削弱和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违背宪法的,必须予以批判。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保持我们社会社会主义性质的关键。经济改革应该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展国有经济,有利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依据十五大报告精神,对国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减少的科学依据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从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中国国有制经济的现实状况,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与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相统一等方面,阐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较大幅度地减少国有经济比重的客观必然性,并提出具体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反对和防止“和平演变”,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反对“私有化”。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的适当发展,既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搞私有化”。这里所讲的以公有制为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理论在含义上,主体地位上及主导作用上均有所突破;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在探索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过程,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和竞争力,巩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核心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如果公有制被否定,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基础)就必然被否定,被瓦解,整个社会主义大厦也必然倾坍.因此,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特别是全民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可是坚持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根本否定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竭力鼓吹变公有制为私有制,肆无忌惮地诋毁社会主义公有制.从几千年的历史来看,在同一社会中往往有两种以至两种以上经济成分并存,其社会经济制度则是由占统治地位或占主本为经济成分决定为.所谓占主体:一是指这种经济成分占主要部分;二是指它掌握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决定作用;三是指它对整个国民经济起导向作用和对其它经济成分起制约与影响作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主体,我国的现实情况正是这样,公有制经济所占为比重远远超过了其它经济成分.1998年全国固定资产原值中,全民所有制所占的比重为72%,城乡集体所有制占16%,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特征的农民占8%.1988年年末,在全社会劳动力总数中,全民所有制职工占18.4%,城乡集体所有制职工为19.3%,农民(从事农、林、牧、副、渔为农业劳  相似文献   

19.
本篇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国有企业改革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二是要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与组建企业集团有效结合起来.三是要完善各项配套改革,特别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追求的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构成体系,其含义是:(1)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指在全国范围内要从主体上保持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不排斥在某些特殊领域内和某些个别地方公有制不占主要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