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语言的社交属性既包含语言的交际功能,又兼具独特的网络对话和参与功能,群体传播为语言提供了更为复杂和多变的语境,放大了符号的联想功能。网络语言发展20年至今,经历了三种形态的演变,社交属性自始至终都是贯穿其中的重要功能,而这又为网络语言带来仪式感、想象的共同体、超链接和联想场等独特的群体传播特征。网络语言的快速流行和迅速消亡都离不开社交功能这个根本属性,因此只有靠强大的社交功能才能维持强符号效果。  相似文献   

2.
调查的背景 首先,就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情况看,国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不过八九年的时间。尽管已经发现和总结出网络语言的一些特点,并逐步将这种研究引向深入,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等特点,对网络语言全方位的跟踪、量化研究还远没有做到位。网络语言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现实的语言,又给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了多大的冲击,这些问题还仅仅停留在表层的、局部的、主观的认识上。其次,青少年群体是网民群体的主体(有资料显示,网民年龄在18岁至24岁之间的人群,占网民总人数的38.9%,是第一大网民群体),是网络语言的主要创造者和使用者。虽然有如此庞大的写作与阅读群体,但目前社会对他们了解、调研得却不够。再次,随着网络语言的风行,一些专家、学者担忧它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最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专业的3名在校大学生所做的相关调查,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更坚定了我们做此项调研的决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群体是组织基础,群体传播的心理机制也就是组织传播心理机制的基础。本文讨论群体传播的诸问题:群体意识、群体思维、群体压力、集合行为及其心理机制,以便为进一步的组织传播研究奠定铺平道路。作者认为,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应该对群体的情绪宣泄保持警惕,因为这类宣泄往往不可预测性,极不稳定。理性的社会需要民众从群体思维转向公民意识,而这一转变需要道德和法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受制于技术门槛和教育水平而未能充分接近、使用媒体,这与社会转型时期受众对新媒体赋权要求形成张力.本研究从手机传播的特质和影响力出发,深入实地考察底层群体的情感心理现状,并探寻底层群体的手机使用与群体情感之间的关系.经研究发现,底层群体情感缺失带来心理风险,并容易酝酿“浮层抗争”情绪.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手机传播对底层群体的抗争情绪具有疏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伟娜 《东南传播》2012,(12):133-134
在新浪微博的平台上产生的群体心理和新浪微博的品牌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品牌传播活动,新浪微博形成了群体心理,而这些群体心理又作用于新浪微博的品牌传播,这些作用有的能正面、积极地促进其品牌传播,但是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估自己、低估他人,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心理机制拓展到传播学中,就产生了第三人效果.在媒介传播中,人们普遍感到,新闻信息尤其是广告等说服性信息或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对“他人”(第三人)的影响远远大于自身.第三人效果在群体传播中更为明显.“发现”第三人,从而实现在群体中的自我评价、自我满足和自我炫耀,是群体传播的动机之一.改变文本类型或叙事以“适应”第三人,则带来了群体传播中的文本差异与变异.心理上对第三人“排斥”,行动上对第三人的“隔离”,是产生群体极化现象的重要原因.根据群体传播中的信息,预测第三人的反应,调整自身策略与行为,是群体传播的一种效果机制.事实上,当我们担心第三人受媒介支配而采取相应措施时,我们己成为第三人.所以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第三人,都可能成为第三人.  相似文献   

7.
人类通过互联网在现实与虚拟的融合中实现了“我”和“我们”的平衡,并在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变革中构建了一个新型的人类共同体.互联网群体传播环境中的虚拟社群成为新的人类共同体一网络共同体.网络共同体以强烈的情感和意识、共同的利益和需求为基础,虚拟社群是人类社会交往史的一场革命,是一种人类社会交往实践中前所未有的新体验.网络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便捷地加入多个群体,体验并满足多种角色和身份认同,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社交媒体提供共享空间,使用户可以自主地创建群组、圈子和社区来分享和交流,成为建构网络共同体的重要平台.网络用户参与传播和交流的过程,建立关系并寻求认同感和归属感.伴随互联网的兴起,媒介能增强身份认同感,同时也带来变异.在互联网群体传播时代的“语言技术化”运动中,网民们凭借强大创作力和创作热情生产出各式各样的网络语言,使之在共同体中大范围传播和使用,增强了共同体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网络共同体通过移动互联平台组织更快速的行动,并为自身的权利发声,积极参与社会变革都依赖并助益于网络语言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9,(7):25-36
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描述了青少年群体中网络语言传播的"圈层"现象及其常见类型,并通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网络语言圈层传播机制的路径分析,提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网络语言圈层化传播的背后其实是其认同或建构的生活方式,青少年网络语言的圈层传播实现了一种跨空间的远距离交往和超时空的近距离聚合,这既是新媒介技术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模式的革新,也是青少年生活方式日趋圈层化的表征。  相似文献   

9.
所谓弹幕,就是指视频播放器上方飘过的评论文字,由观看视频的观众边看边发评论而形成。弹幕传播现象是一个典型的群体传播案例。弹幕传播涉及到用户的自恋情结、消除孤独感欲望、打破传统规则的快感以及游戏的心理,由此可以进一步认识群体传播的特性,从传播主体的角度来认识与理解群体传播时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网络群体事件频繁发生,并且呈现出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和复杂性高等特点。在网络传播的情境下,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多元化,参与到事件当中的可能性也大幅增加,受众的心理也产生了一些变化。本文以近几年发生的网络群体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探讨受众心理的影响因素,并从受众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认知的角度出发,为引导受众正确合理地面对网络群体事件提出一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网络群体传播特点分析——以“家乐福事件”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群体传播一直是传播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群体具有独特的特征及传播机制,其特殊的传播特性也给当今社会带来了一些危害。本文主要以"家乐福事件"为例,围绕网络群体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传销活动作为一种传播现象加以透视,从组织传播视角分析传销组织构成和运行的基本特征,从心理控制、心理暗示、心理气候层面展开对传销组织控制手段的分析,并从群体心理方面入手对传销参与者的心理效应进行初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3.
王娜 《今传媒》2013,(11):59-60
谣言,古而有之,新媒体的出现,加速了谣言的传播速度和规模,从而危害更大。在谣言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会迅速地集结成具有相同心理特质的心理群体,这些心理特质主要体现为群体极化心理、刻板印象心理、沉默的螺旋效应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等,研究这些社会心理,对有效防范和控制谣言的传播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卡普费雷说:"谣言是最古老的大众传播媒介。"谣言这个媒介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大隐患,对谣言的传播学研究日益增多。谣言传播必须要有人,所以受众心理研究就颇为重要,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没有看到受众个人与受众群体的心理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本文以河北"神收童男童女"放鞭炮吃黄桃辟邪谣言为例,着重分析了谣言传播中的受众群体心理和影响受众群体心理的因素并提出了谣言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凭借其新颖独特的特点及趣味性,赋予传统词汇以崭新的意义,在人们日常交际中的应用日益普遍.但是随着新的网络语言的不断涌现,网络语言在丰富人们交际的同时,也给当下社会带来一系列语言障碍,并不断冲击着现代社会既有的语言体系.为了能够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环境,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语言的传播机制,聚焦网络语言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探寻推动网络语言良性发展的方法,以期提高网络语言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黄莉菁 《出版广角》2015,(10):92-93
网络语言的使用,一方面丰富了媒体报道的语言风格,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接地气儿的网络新词,为广大读者所接受.但由于报刊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因素,如果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把关不严、滥用网络新词,就会给读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因此,本文就报刊在网络词语的使用对青少年的知识建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根据论述的内容提出个人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7.
网民群体心理与一般群体心理既相似又不同。网络群体事件中,网民群体心理突出表现为从众、掌握话语权和满足道德批判优势等7种心理,并具有特定的运行机制。依据网络群体心理基本特征和机制,构建网络群体事件舆论引导,需要用事实说话,设置报道议程,培养网络舆论盟友等引导技巧,通过社会、新闻业者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盘敏 《新闻世界》2014,(1):81-83
当前,我国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日趋显著,它影响政府决策、司法公正、社会文化风气及社会治理,成为社会深度转型期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深度转型期的社会文化根源、高度发达的网络传播技术动因及网络群体心理规制下的受众心理渊源,是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动力机制,需要深入分析,以寻求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电视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一传媒,其影响力和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是较高的。心理学认为,眼和耳是人们感知外界事物的两个最重要的器官。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电视正是适应了人们的这种生理特点,因此,它能够最生动、最直接地带给人们信息和心理感受,也正是因为这种特点,人们心理因素的变化也就对电视的传播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受众的心理主要包括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群体心理是指大多数公众所共有的心理,而个体心理因不同个人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层次等因素而不同。在电视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个体心理的变化将直接影…  相似文献   

20.
要实现群体性事件新闻传播效能的最大化,就应当正确把握不同受众群体的角色定位,深入研究和分析受众心理需求及社会行为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