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体育》2009,(1):79-79
“2008年国际体联体操世界杯总决赛”中国体操队出征新闻发布会在国家体操馆新闻发布厅隆重举行。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国家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先生、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国家体操队女从教练组组长陆善真先生、中国国家体操队唯一主赞助商三星电子市场部总监金莲男女士、中国国家体操队领队张佩文先生及部分教练员、运动员共同出席了发布会。  相似文献   

2.
分析认为,国家体操队训练场馆中体育标语内容主要分为技能要求类、激励类、警示类,国家体操队训练场馆标语对运动员心理动机和训练行为起到动员的同时,并以可视化载体形式对运动员起到微观管理作用,体育标语设置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体现在近几年国家体操队所获的成绩以及在适应新规则要求方面,体育标语体现了备战策略和运动项目的发展方向,实现体育精神到运动项目的发展理念的回归,实现从制度文化到追求人本思想内涵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在《新体育》短期实习的机会,我有缘见到了一些我平时想见也见不到的“朋友”…… 七月流火,北京闷热得仿佛能把空气挤出水来,在这样的日子里我要去看望国家体操队的姑娘们。走在体育馆路上,绿荫浓浓却挡不住骄阳送来的炎热,汗水不一会儿就浸透了我的衣服。听说训练馆里有空调,我于是安慰自己,想着一会儿训练我能钻进去凉快凉快。  相似文献   

4.
国家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著名体操教练员高健和国家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等曾作客中国奥委会网、中华全国体总网和华奥星空体育娱乐网,体操名将邢傲伟在回答主持  相似文献   

5.
春雪热线     
莫文 《新体育》2005,(11):61-61
在国家体操队的一次班会上,体操管理中心主任高健举着一张泛黄的信什说“希望教练经常和运动员的家长写信沟通,告诉家长,孩子在这里有进步,一切都好。”  相似文献   

6.
沈剑,1975年4月出生,1983年底调来我队集训,1986年转正,1988年8月输送到国家体操队;技术水平提高较快,尤其是单杠,动作的难度、质量、规格都比较好。现将沈剑在省队时单杠基础训练简介如下: 沈剑单杠的基础训练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84年初到1985年底,以基本技术练习为主;第二阶段从1986年初到1988年8月调入国家体操队止,其间以单杠  相似文献   

7.
本以国家体操队李小鹏和八一体操队白云鹏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三维录像分析的方法对跳马踏板和搓板两种上板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其差异的内在规律和运动学特征,为跳马不同类型技术动作的创新提供定量的数据和理论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心扉     
《新体育》2005,(6):62-62
“五一”劳动节那天,国家体操队里的情形和往日一样,队员们早早来到体操大馆按部就班的训练,奥运会冠军滕海滨说:“训练计划从来没有被节假日打断过。”  相似文献   

9.
玛丽·雷顿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女子体操全能冠军。此文还谈到了关于美国国家体操队队员的文化学习、技术训练及心理训练等问題,可供教练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底,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国家体操队送来一份伤情报告,伤者的名字让人一惊:杨威。这是体操队男团主力,还是个人全能项目的顶尖高手。一看他的病名,心头又一紧:跟腱病。  相似文献   

11.
新闻角     
黎庆  天心 《新体育》2005,(7):62-62
国家体操队队员训练艰苦,但国家保障衣食,他们生活中经历的磨难还是不多。“我们的队员缺什么,为什么练得好好的,一到大赛上动作就会变了形?就承受不住压力呢?这个问题困扰着体操队的教练,包括体操管理中心主任高健。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对国家体操队训练资料的分析,概述了训练负荷的原理及现代运动训练负荷调控的特征,论述了体操训练中对高水平运动员训练负荷进行科学调控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我自幼酷爱音乐,喜欢美术,如果没有国家体操队1958年赴云南边陲的巡回表演,也许我会在艺术的殿堂里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但是我国第一代体操国手们的精彩表演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力,把我领进了体操这个全新的天地,从此便与体操结下了不解  相似文献   

14.
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竞技体操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阐述了体操各专项素质对体操运动水平的影响,比较了国家体操队部分主力队员与广州体育学院体操专修班的专项身体素质与竞技水平的差异,指出身体素质对竞技体操的影响。建议在体操教学中重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在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时,中国乒乓球队是第一支访问美国的体育运动队,国家体操队是第二支队伍,武术代表团则是中国第三支取出访美国的体育代表队。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说:“这次访问是我们两国之间从1972年开始的一系列互访中的一次。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最,这是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深厚友谊的又一明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体操队备战奥运会期间的训练课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跟踪观察、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国家体操队备战第27届悉尼奥运会前4个多月的训练课特征,进行跟踪研究。内容涉及训练课计划的制定、训练课的结构、训练内容的选择、训练负荷的控制、教练员的执教艺术性等方面。结果表明,中国体操队大赛前训练课的有效实施,是该队夺得悉尼奥运会男子团体及双杠、平衡木冠军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航空城—西雅图举行的友好运动会的体操比赛中,我国年仅17岁的新秀国林跃,不畏强手,奋力拼搏,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了第一块金牌。了解他的人都高兴地说:“国家体操队里又出了一颗新星”。国歌声在西雅图回荡  相似文献   

18.
潇洒毕文静     
今年年初,国家体操队里号称“毕神”的快乐女孩儿毕文静终于如愿把笑容印在了“世界冠军金榜”上。文静看着金榜上的自己,开心极了:“这么多年,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我的照片也上去了……”她至今记得自己当初刚来国家体操队时的心中所想:如果有一天我的照片能贴上那个金榜,我这体操就不白练! 现在看来,文静的确没有白练体操一遭。如果她5岁那年,不是被姐姐的教练慧眼看中,从小就活泼开朗、喜欢蹦蹦跳跳的她真不知到哪儿去发泄那份能量了。文静5岁那年的一天,她跟着爸爸开着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竞技体操从五十年代初组建国家体操队,迄今已近三十五个春秋,其间经过几代教练员、运动员历尽艰辛、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已攀登上世界高峰,并成为我国的优势项目之一。我体操健儿,在奥运会,世界杯,世界体操锦标赛等大赛中,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极大的振奋了民族精神。但随  相似文献   

20.
弹网训练对竞技体操运动发展的独特辅助功能,目前已经被世界先进体操强国的训练实践所证明,苏联国家体操队被国际体操人士公认为是难与美高度结合的典范,被视为较好地把握住竞技体操训练规律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