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人的一生中有乳牙和恒牙的交替。乳牙在出生后4~8个月开始萌出,到两岁左右出齐,共20个。大约在6岁后,乳牙逐渐脱落,陆续换上恒牙。一般到25岁左右恒牙才全部出齐,共32个。从唇系带开始由中线往外侧,切牙(门牙)2个、尖牙(犬牙)1个、双尖牙(前磨牙)2个、磨牙(臼齿)3个。第3磨牙(臼齿)萌出较晚,也有终生不长的。在中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牙齿,一般为28个。 龋齿俗称蛀牙或虫牙,是牙齿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常见病。龋齿大都发生在牙齿的窝、沟(如图Ⅰ)和两牙相连的面上。我国中、小学生的龋患率一般在50%以上,临床上把龋齿分为  相似文献   

2.
宝宝出生后6~10个月开始萌出乳牙,等到2岁半~3周岁时,乳牙将全部出齐。这期间直至乳牙全部脱落换上满口恒牙,宝宝的牙齿很容易患上龋齿(俗称的蛀牙)。乳牙龋齿得不到及时治疗将影响宝宝的一生。但是,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乳牙反正要全部换掉,“蛀”掉了也没有关系,因此对乳牙龋齿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导致幼儿乳牙龋齿现象呈上升趋势。一年一度的爱牙日又来到了,让我们和专家一起共同探讨一下关于幼儿乳牙龋齿防治的问题吧。乳牙龋齿的致病因素要懂得如何防治,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引起幼儿龋齿的三个主要原因:首先是细菌因素。在每个人的口腔里都…  相似文献   

3.
临床工作中,常见2~5岁幼儿就有多颗乳牙不同程度龋坏,甚至牙龈反复肿痛、溢脓,最终导致乳牙残缺或早失。而众多家长认为乳牙坏了不要紧,以后会有新的牙齿替换,投资乳牙病的防治不值得,所以不带孩子到医院治疗。人的一生有乳牙与恒牙两副牙齿。乳牙从出生后6~8个月开始萌发出,到5~6岁的时候开始脱落,恒牙开始萌出,直到12、13岁的时候乳牙才完全替换为恒牙。但替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乳牙尤其是后牙在嘴里待的时间有好几年。乳牙由于其自身的解剖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以及儿童饮食和口腔清洁的特点,很容易发生龋齿,而且龋病的发展较快。乳牙…  相似文献   

4.
当宝宝长出了第一颗牙齿时,妈妈一定很兴奋,然而,您知道如何保护宝宝的小乳牙吗?可别让小白牙长成为小黑牙啊!乳牙龋病的危害龋齿俗称蛀牙,是发生在小儿20颗乳牙和儿童新萌出的年轻恒牙上的牙体疾病。为什么说龋齿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大敌呢?因为龋齿如同蛀虫一样,蛀蚀、蚕食小宝宝洁白的小乳牙和儿童时期年轻的恒牙。龋齿是婴幼儿时期口腔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相似文献   

5.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是乳牙,共20颗;另一副叫恒牙,是乳牙脱落后又长出来的,共32颗。人的乳牙为什么要换掉呢?原来,当人还在胎儿的时候,上下牙床就已经有了两副牙板:一副是乳牙牙板,另一副是恒牙牙板。后者在前者的深面,两者之间隔着一层薄薄的骨板。人出生以后,这两副牙板就开始生长,但乳牙牙板长得比恒牙牙板快,大约在6~8个月就可长出牙床,2岁左右20颗乳牙就出齐了。在乳牙出齐以后,恒牙的牙板也在慢慢地生长,到6岁以后,向上生长的恒牙先顶破了两副牙齿间的隔骨板,然后去挤磨乳牙的牙根,最后乳牙的牙根被向上生长…  相似文献   

6.
乳牙保卫战     
正自然养育,从宝宝第一颗牙萌出开始孩子的乳牙还没有萌出孩子的乳牙缝隙太大孩子出牙需要注意什么孩子的恒牙迟迟没换孩子的乳牙东倒西歪孩子长龋齿啦引起龋齿的原因,你知道吗?与恒牙相比,乳牙更容易患龋齿。这与乳牙的牙釉质、牙本质很薄,矿化度低,抗酸力弱有关。人的口腔里有大量的细菌,许多细菌堆积起来,混合着唾液,就会在牙齿表面形成一种稠密的、没有一定形状的细菌团块——牙菌斑。牙菌斑中的细菌以糖为养料,  相似文献   

7.
很多家长认为小孩的乳牙迟早要掉,没有什么重要作用,患了龋齿也不需要及时治疗,等换完牙就没事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乳牙龋齿不仅使孩子遭受疼痛之苦,更重要的是影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乳牙是乳儿期、幼儿期和学龄期儿童咀嚼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正常恒牙列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儿童龋齿发病率高,发病时间早,有的龋齿在牙齿刚萌出不久就可以出现,而且发展迅速,儿童自觉症状不明显。儿童患龋齿往往容易被忽略,常常是出现牙髓病或根尖病时才去就诊。这样龋齿的危害性就大了,既影响局部,也影响全身,有时比恒牙龋…  相似文献   

8.
种牙得牙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把这句话的含义推而广之,那么就是种什么得什么,连牙齿也可以种出来。人的一生有两付牙齿:乳牙和恒牙。婴儿从六七个月开始长出门牙,到两岁半长全,共有乳牙26个,又名奶牙。六岁到八岁时乳牙开始脱落,逐渐被恒牙所代替,恒牙与主人“白头偕老”,伴随人的  相似文献   

9.
再谈"牙齿"     
初二《生物》教材简述了牙齿的结构以及龋齿的发生和预防 ,这里 ,笔者再来谈谈“牙齿”。婴儿在出生半岁左右开始萌出乳牙 ,于两岁半左右出齐 ,若超过此时间 ,家长应注意孩子是否缺钙、磷。儿童在 6~ 12岁 ,乳牙应逐个脱落而替以恒牙 ,若已过12岁 ,乳牙仍滞留 (其中主要原因是无恒牙胚或恒牙错位 ) ,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当牙齿患病时 ,除可牵累邻近组织 ,还可作为远位器官的疾病病因之一 (由于口腔中病原及其代谢产物或毒素 ,可随血液循环或淋巴管带至其他部位 )。现代医学提醒患牙周炎的妇女应治好牙病后才能怀孕。牙周炎致病菌可产…  相似文献   

10.
要想让宝宝的乳牙完好地坚守岗位,从宝宝的第一颗小乳牙冒头,就要注意口腔卫生!宝宝出生后几个月,小乳牙就开始冒头了。如果在喂养和口腔保健方面不够在意,有可能会影响宝宝的牙齿健康,使宝宝出现龋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虫牙"、"蛀牙"。那么,怎样才能让宝宝的小乳牙健康地坚守岗位,直到顺利与恒牙交接呢?现在,就跟着我们一步步来做个了解吧。  相似文献   

11.
有些家长对幼儿晚期孩子的牙齿发育存在着一种偏见:常常错误地认为换牙前孩子的牙齿出现一些问题(如龋齿等)无所谓,反正换了牙就万事大吉了。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学龄前儿童的牙齿出现龋病,既不美观,也给孩子带来一些痛苦,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将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生活。我们一生是有两副牙齿的,即一副乳牙和一副恒牙(乳牙20颗,恒牙32颗)。它们的生长发育情况是这样的:婴儿在六个月左右时开始出牙,它们按照下中切牙,上切牙,下侧切牙,第一乳磨牙,尖牙,第二乳磨牙的顺序萌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长芥。然后到了七、八岁时按长出的顺序逐个脱落代之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乳牙是我们的第一副牙齿,到6岁左右,小朋友开始换牙了,替换的恒牙将会陪伴我们一生。现在,我们就来聊聊乳牙萌出和恒牙替换的那些事吧!小刘这段时间都在为孩子们的牙齿发愁,大宝正在换牙,长出来的牙齿又黄又歪,二宝快8个月了,乳牙完全没有冒头的迹象,她盘算着哪天带上两个孩子一起去看儿童牙科,两个孩子的出牙、换牙问题,她有好多问题要问医生。  相似文献   

13.
正"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家长都不陌生。虽然很多时候,这句话并不妥当,但用在孩子的牙齿上面,却很是贴切,要想孩子有一口好牙齿,确实要从"起跑线"上做起,甚至还要更早,早到他还没有出世时!胎儿期,为好牙齿打下好基础牙齿发育,从胎儿期就开始了通常情况下,孩子出生后6个月左右才开始长牙。但牙齿的发育时间可远远早于出牙时间。在孕妈妈怀孕的第2个月左右,胎宝宝的乳牙胚就已经开始发育了。到了怀孕4个月时,胎宝宝的恒牙胚也开始发育了。可见,孩子的乳牙和恒  相似文献   

14.
徐玉兰 《早期教育》2004,(11):32-32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婴儿八个月时最初萌生的叫乳牙,到六岁左右,乳牙便逐步脱落而换成恒牙。  相似文献   

15.
孩子到六七岁左右,开始陆续萌出恒牙,替换原有的乳牙。有些孩子恒牙虽已萌出,但乳牙却迟迟不肯“让位”,迫使恒牙不得不从乳牙的一侧长出,形成“双层牙”,造成恒牙排列不整齐。引起乳牙迟脱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孩子进食过于精细,不能对牙齿产生充分的生理刺激。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咀嚼食物能促进乳牙牙根的生长发育以及自然吸收、脱落。因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让孩子多吃些海蛰、花生、甘蔗、五香豆等耐嚼食物,以对乳牙有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当孩子门牙和臼齿都已萌出,可给其增加些芹菜、玉米、苹…  相似文献   

16.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婴儿在妈妈的腹中时他的牙齿就已经开始发育了。当宝宝诞生时,所有的牙齿都附在颌骨表层。从出生的第6个月起,第一批乳牙会陆续破牙龈而出。这时虽然在口腔中已经可以看到这些牙齿,但它们还没有完全长好,因为这些牙根的发育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这对宝宝们来说,可真是一段充满不安的岁月啊!  相似文献   

17.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婴儿的牙齿叫乳牙,一般在出生6—8个月时开始出牙,两岁左右基本出齐,共20个。到六七岁时乳牙开始松动,先后脱落,逐渐换上恒牙,13岁左右换牙完毕。换牙期的口腔保健对于牙和颌面部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积极防治龋病,注意口腔卫生。要培养幼儿早、晚刷牙,饭后或吃零食后漱口的好习惯。教育幼儿少吃零食,临睡前不要吃糖果、点心。儿童的饮食不能过冷、过热或过硬。定期给幼儿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治  相似文献   

18.
肚子里的小牙牙萌芽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乳牙和恒牙。宝宝出生时口腔里虽没有牙,但是在他们的颌骨内却已藏着20枚乳牙牙孢,出生时已钙化。宝宝的乳牙由上下各4颗切牙(门牙)、2颗尖牙、4颗磨牙组成,共20颗。 当妈妈怀孕6周时,胎宝宝的口腔黏膜细胞在未来牙齿形成的地方迅速增生,形成上下两个弧形牙板。随后,口腔黏膜细胞继续增生,在上下弧形牙板形成10个球形隆起,这就是日后生长发育成的20个乳牙胚。  相似文献   

19.
幼儿牙齿长得好与合理的营养是分不开的。如果在牙齿发育期间缺少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乳牙就长得不好,牙槽骨也长得不好,这样乳齿长出来就会有凹陷式白色斑点,牙也长得不整齐,歪歪扭扭。 维生素对牙齿的影响很大,维生素A可以增强牙床粘膜的抗菌能力,若维生素A缺乏会使牙釉质发育不全。什么是牙釉质?就是牙齿表面那层白的光滑的物质,要是牙釉质发育不好,牙齿表面就不光滑,坑坑洼洼,这不仅难看,且容易得龋齿──就是平时讲的龋齿。维生素B6缺乏时,引起龋齿的细菌就会很活跃,容易患虫牙。若维生素C缺乏,影响牙肉的健…  相似文献   

20.
来自全国牙防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80% 的成年人有牙龈萎缩、牙根暴露问题;儿童乳牙龋齿率为76%,成年人牙周不健康者高达97%;每10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人全口没有一颗牙。与高居不下的牙病发病率相对的是,我国60%以上的人从未看过牙医,仅有不到2%的居民有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的习惯。过去人们错误地认为只有到老年才会受到牙病的影响。事实上,从5岁开始,牙齿的问题就开始侵蚀我们的健康了。现在,有些人关注牙齿,为了美观而去矫正牙齿。但是,仅仅意识到这一点是不够的,牙齿的健康和人体整个的生命质量息息相关。由于牙周病的致病菌及其代谢所产生的毒性物质可以随血液循环进入身体的各个部位,如果停留在心脏部位,会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医学上称为“病灶感染”。另外,据新的研究发现,造成牙周病发炎的细菌和它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进入血液里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