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山东胶州一读者来电问:我的孩子自尊心特别强,容不得我们说他,可是如果孩子做了错事还是要批评、要教育的。请问,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既教育孩子,又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呢?主持:孩子虽然年龄小,也需要得到父母和周围人对他的尊重与信任,如果满足孩子的这种需要,会使他产生欢乐的情绪体验,使他愉快地接受和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怎样既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又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呢?我们看看下面几位家长是怎么做的吧!  相似文献   

2.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尊心,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教师应当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关心和爱护,注重尊重孩子的人格。重视培养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给幼儿一个申辩的机会,那么,孩子就会形成活泼向上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3.
许多家长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其实那主要是学校的事情。作为家长,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好习惯。这是孩子成长的六大核心。第一“自尊心”自尊心是孩子的精神人格的脊梁。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会在意别人怎样看他他不会用心去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则,也就不会寻求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由此也就没有了上进心。这时通过批评来教育孩子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不在乎你的看法。应该说,自尊心是孩子的生命之火,是孩子成长的原点。建立孩子自尊心的最好方法是尊重孩子,把孩子当…  相似文献   

4.
自尊心是个人的要求受到合理的、正当的尊重的一种情感。它是激发人积极向上的一种内在的动力,是人积极进取的源泉。人皆有之,孩子也不例外。当孩子不断得到家长和周围人对他的尊重和信任,会使他们产生一种喜悦、欢乐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反之,就会使他们产生失望、消极的情绪体验,会影响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孩子就会失去信心,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尤其是受到来自最可信赖的父母亲对孩子自尊心的损害,产生的打击是巨大的,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家长对孩子自尊心的损害,80%以上是产生于家长辅导孩子的功课过程中。因此,家长在辅导孩子做功课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保护好孩子积极进取  相似文献   

5.
一、惩罚孩子的时候,首先一定要注意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好的就是好的,错的就是错的,不要一错百错,全盘否定。即使是“走错一步,满盘皆输”的情况,也要着重指出错误的关键,不能让孩子的心理全面崩溃。  相似文献   

6.
自尊心是人类特有的情感,是人向上的内在动力。幼儿期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时期,这时,他们开始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保护自己的自尊心。日本宪章明确指出:“儿童应作为社会的一员受到尊重,应该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在我国,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已日益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广泛认同。然而这些大多还停留在观念上、口头上,在现实生活中,损害、挫伤幼儿自尊心的现象,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一些教师和家长身上表现出来,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观察,发现在幼儿园中损害、挫伤幼儿自尊心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相似文献   

7.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他们有自尊心,渴望得到他人或集体的尊重。教师应当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温暖他们幼小的心灵。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如果能处处注意尊重孩子的人格,重视培养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那么孩子就会形成活泼向上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一、尊重孩子的人格,不主观臆断每个到幼儿园来的孩子,内心都怀着当个“好孩子”的真诚愿望,希望得到老师的爱护和肯定。所以教师在评价孩子的行为时要慎重,不要武断。尤其是对少数缺点比较突出的孩子,更不能凭印象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8.
孩子的可塑性大,所以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潜移默化。当孩子犯错误时,若使用了不当的教育方式,就会招致不良后果,因此下面五个“不”是必须注意的。一、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因素,尊重孩子不仅能促进孩子自信心,自尊心的发展,而且能培养孩子的  相似文献   

9.
自尊心影响孩子的现在和将来,决定孩子的创造力、进取心及与他人的关系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巴巴拉·伯衣博士说:“要想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孩子必须感到自己既能讨人喜欢,又有足够的能力。他必须深信自己的价值,能够应付自己和周围的问题。”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呢?1.精心保护自尊心的火种父母要真诚地爱护和关心孩子,尊重他们的喜好、特长,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愿望。要善于联系具体的行为情境,向儿童揭示有关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对“是”和“善”的行为给予肯定,从而形成儿童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自信心。作为父母,应审视一下自己的价…  相似文献   

10.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到了3岁左右,便开始意识到自己。由于孩子有了“自我”,便需要别人承认他的人格,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孩子,这是培养孩子自尊心的关键。我的外孙女媛媛已满5岁。一天,我在搬运晒好的大白菜,媛媛见了也跑过来帮忙。她抱起一棵四、五公斤重的大白菜,“扑通”一声扔到堆放大白菜的地方。这时,老伴心痛地开了腔:“连4岁的洋洋(我的另一个外孙女)都……”我  相似文献   

11.
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自尊心理●绥化市第四中学王秀申自尊心理是一种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爱、自我尊重,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它不仅是道德情感的内容,更是直接推动每个人前进、向上的强大内在驱动力。如果一个人的自尊心理得到了应有的保护,他就会以饱满...  相似文献   

12.
幼儿和成人一样有自尊心,而家长往往忽略了这一问题,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不重视。幼儿的心理尚处于发展阶段,在各方面会暴露出不同的问题,这就需要针对幼儿的情况制订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问题,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为中心,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自信心和自尊心是人们积极向上,也是一个人努力克服缺点的内在动力。现在的孩子就缺乏自信的原因有很多,要想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必须正确对待孩子的观点,批评、责怪孩子只会适得其反,应该以尊重、信任和帮助为突破口,这样才能唤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那就是个人的自尊心。”自尊心理是一种由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爱、自我尊重并希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抓住契机,培养、保护差生的自尊心是转化差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从小尊重和培养幼儿的自尊心是非常重要的.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已日益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广泛认同.怎样才能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呢?用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懂得儿童".  相似文献   

16.
“双差生”的心理保护□四川毛兴芜转化“双差生”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在具体工作中如何能更有效地达到转化“双差生”的目的,是需要班主任老师认真研究的。这里介绍的尊重“双差生”,理解“双差生”的工作方法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保护“双差生”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2009,(11):10-11
宜宾一位读者来电说:“我的孩子经常犯一些小毛病。我看到这种情况时心里很生气,有时候心情不好,甚至动手打他。后来发现,孩子情绪低落了,和我疏远。有什么话也不愿意告诉我。虽然我有时候脾气不好。但我这都是为了孩子,难道小孩子的自尊心会因此受到伤害吗?”  相似文献   

18.
一、惩罚孩子的时候,首先一定要注意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好的就是好的,错的就是错的,不要一错百错,全盘否定。即使是走错一  相似文献   

19.
刘雯 《母婴世界》2014,(12):128-129
孩子也有自尊心吗?是的.而且孩子更敏感,更脆弱,一不小心,自尊心可就会受到伤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呢?  相似文献   

20.
说到“隐私”,人们总觉得是成人的事,与孩子不搭界。但加拿大人却认为,其实孩子也有隐私,成人社会理应作出尊重和保护。某些“丢人的毛病”。孩子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某些心理疾患。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孩子往往更为敏感。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即便疾病已痊癒,当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样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