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国忠 《辽宁教育》2002,(12):27-27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教室从来是与讲台共存的。今年,四川省成都市玉林小学的教师和学生走进教室,吃惊地发现三尺讲台不见了。老师们说:“讲台拆掉之后,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讲课讲到激动处,教师自然而然地就走近了学生。”“拆掉讲台,也就打破了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促成师生间真正的平等;扩大了教室的使用面积和活动范围,方便了活动课及合作学习的开展;拆掉了教室里一直存在的安全隐患,学生不用担心被讲台绊倒。”笔者认为,拆掉教室里有形的三尺讲台固然重要。但拆掉教师心理上无形的三尺讲台更为重要。因为,要让学生实现学…  相似文献   

2.
1987年6月,我从河南商丘师范专科学校物理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原油田供应处汤阴库学校。说句实在话,当时也谈不上对教师这个职业有多么热爱,只是心里想着“自己从农村出来,能找个工作不容易,既然上了师范院校,毕业后就要站讲台”;“教师的工作是一个良心活,教师的一言一行,关乎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不可不尽心尽力而为之”。就这样,从走上三尺讲台第一天起,  相似文献   

3.
韦瑞玲 《广西教育》2004,(1B):18-19
讲台,在传统的课堂里,它是教师的权威之地。教师总在用“固守三尺讲台”来阐述自己对事业的追求,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表达自己“固守贫寒”之心。学生们也大多会描述教师站在讲台上的孜孜不倦的形象,用以表达崇敬之情:然而今天,当我把讲台交给学生的时候,我才真正领略了站在讲台上的学生那种释放出来的亮丽色彩。  相似文献   

4.
三尺讲台竞风流──记武陟县乔庙乡宋陵学校教师张金夫薛金勇,宝宽富张金夫是武陟县乔庙乡宋陵学校一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他怀着对教育事业火热般的追求,27年来,在三尺讲台上,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壮歌。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  相似文献   

5.
写下这个题目,我无意反对老师的奉献精神。凡走上三尺讲台,就意味着少索取多付出,少回报多奉献。可以这么说,没有奉献精神的人,就不可能在教师这个岗位上长久站稳,即便是站在了讲台上也是勉强,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为教育是一个需要爱心的事业,是一个讲究奉献的行业。  相似文献   

6.
老师,别老!     
年复一年,我在学生一声声的“老师”中,从当年踌躇满志,立志要做影片《乡村女教师》中那个朝气蓬勃的瓦尔瓦拉,到如今,自己当年的学生中倒已经有不少成为了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我曾经数次提起粉笔写下《凡卡》《灯光》的课题,不知这些一遍又一遍重复的课文,有没有拉我走上“老师变老”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7.
郑明江 《山东教育》2005,(10):15-15
说起讲台,每个教师都充满了感情。初为人师者,把她当作培养自身素质的“练功台”;专心治学者,把她当作培育祖国花朵的“实验田”;追求超越者,把她当作放飞理想之舟的“发射台”。三尺讲台,是我们每个教师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大舞台,三尺讲台上写下了教师的青春与梦想,见证了教师的奉献与汗水。  相似文献   

8.
网络在拓宽人们视野的同时,也对三尺讲台的教学空间提出了质疑。可以这么说,网络使教师的语言魅力大打折扣;网络使学生不再局限于仰视教师的三尺讲台。网络时代的到来,正悄悄改变着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它要求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帮助者、促进者。无疑,一贯主宰课堂的教师也无法回避网络的冲击,必将  相似文献   

9.
三尺讲台是教师的舞台,是教师耕耘的阵地。在这三尺讲台上,千姿百态的教学智慧让学生的知识自然生成、潜能得以开发、品质得到提升,从而形成学生终生发展必备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0.
讲台,在传统的课堂里,它是教师的权威之地。教师总在用“固守三尺讲台”来阐述自己对事业的追求,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表达自己“固守贫寒”之心。学生们也大多会描述教师站在讲台上的孜孜不倦的形象,用以表达崇敬之情。然而今天,当我把讲台交给学生的时候,我才真正领略了站在讲台上的学生那种释放出来的亮丽色彩。其实,学生走上讲台并不希奇,因为我们常会让学生上黑板演算或答题,让学生上台演讲或朗诵。但是,倘若让学生登上讲台讲授课文,进行真正的语文教学,那是需要胆量的,也是难能可贵的。什么时候,我们敢于让学生的独特感受走进我们教师的…  相似文献   

11.
略议外语教师的“魅力”李晓光(吉林工业大学)“魅力”顾名思义是指能吸引人、打动人。征服人的一种功力。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魅力”。那么外语教师的魅力又何在呢?一个站在三尺讲台上的外语教师又用什么去吸引学生,感召学生,征服学生呢?如何能成为成百上千个学生...  相似文献   

12.
施伟 《江西教育》2003,(16):30-30
众所周知,教室里的讲台是供教师摆放教学用品用的,教师讲课一般在讲台前进行,讲台比学生的课桌要高出许多,无形之间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分水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被这讲台隔远了。因此,笔者认为教室里的讲台可以挪走。把讲台挪走,就是挪走了师生间的距离与隔阂。教师不  相似文献   

13.
光阴似箭,转眼间在教师这条工作战线上我已快度过五个春秋。回首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酸甜苦辣各显其问,也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提高,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现代师德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好一名教师呢?裴认为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曾经憧憬着做一名快乐的“播种者”,不用整天板着面孔、空洞的说教;也曾经幻想能有这么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和学生成为亲密的朋友,属于教师的地盘不再仅仅是那三尺见方的讲台。可日复一日,我在疲惫和厌倦中熬过了十多个年头。尤其对于数学这个学科,知识连贯性强,受学生学习基础的影响大,在教学中的无奈真是难以言表。  相似文献   

15.
《四川教育》2020,(5):80-80
做教师难,做“名师”更是难上加难。踏上三尺讲台,每个教师都曾有过梦想,梦想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可是,若干年后,有人成功了,成为专家型、智慧型的教师;而有人变得平庸,成为一般型、经验型的教师……为什么教师的发展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你又如何成为一名“学生喜爱、家长放心、同行佩服、社会敬重”的“名师”?  相似文献   

16.
斗转星移,时事变迁,在新课程改革搞得轰轰烈烈的今天,三尺讲台,早已不该是教师的“专利品”了。新时代的孩子,见多识广,思维活跃,早已不满足于只接爱知识的守成状态,不满足于只在课堂上坐着当听众了。教师又何必死赖着这三尺讲台?何不让让位。让孩子也大胆地走上讲台,尝尝站在讲台  相似文献   

17.
做一名光荣的首都人民教师北京二中李奕三尺讲台,已陪伴告别大学的我度过三个春秋。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我没有动摇,我安心地留在了首都人民教师的岗位上。三年里,是学校,是老师,是家长,是学生,让我真正认识了教师职业,也重新认识了自己。记得第一次家长会,...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 感表达能力,对于小学生未来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 以,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从“三尺讲台”上走下 来,来到课桌之间,师生共同讨论和理解文本的深刻主题,让学 生真正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本文就从 小学语文教师怎样从“三尺讲台”走进学生的“人生舞台”进行 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02年,当我第一次接触“跨越式”试验时,已是一位有着9年教龄的教师了。9年的执教生涯,让我有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我已经习惯了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地侃侃而谈,习惯了我的学生们对我的喜爱,习惯了我恣意挥洒的创意……总之,我习惯了小学英语教师的“习惯”,不肯也不屑于去改变。就在此时,我被学校委以重任,承担我校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工作,并担任学校《网络环境下教师教学行为及学生学习行为变革研究》课题组组长。  相似文献   

20.
于黎黎 《学苑教育》2019,(12):67-67
忙忙碌碌,我已在三尺讲台做了十几年的英语教师,我也从一个活力四射的新大学生变成了一个中年教师。每天重复地备课上课,学校学生,我发现如果不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状态,那么我很快就会进入“职业倦怠期”。因此我努力钻研,勤奋创新,争取每节课都有新意,每节课都让学生有新鲜感,用新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