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要读懂她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5岁的明明被妈妈确认为有“多动症”,根据是妈妈用计时方法测量他能否在沙发上静坐五分钟,而结果是“他竟连一分钟都坐不住”。聪明、乖巧的芳芳一向惹人喜爱,但李老师突然发现她也开始“说谎”了,根据是她和小朋友...  相似文献   

2.
该不该扶     
户外活动时,明明不小心摔倒了,站在一旁的芳芳无动于衷。老师走过来说:“芳芳,咱们一起把明明扶起来吧。”芳芳却说:“您不是说,好孩子要勇敢,摔倒了要自己站起来吗?”老师愣在那里,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如果您遇到这种情况,您会怎样解决呢?来稿在800字以内...  相似文献   

3.
“妈妈,我不想吃了!”看着孩子不愿意吃早饭的样子,明明的妈妈真是急的不得了。明明平时不爱吃饭,特别是早饭,无论妈妈怎么哄她、劝她都不管用。本来应该是健康的“小公主”,现在却变成了“小豆芽菜”。这怎么能叫家长  相似文献   

4.
让妹妹来分     
妈妈给七岁的米洛一块蛋糕,让他和妹妹分着吃。“记住,分蛋糕时要像一个好孩子。”妈妈轻声嘱咐他。“怎样才算好孩子呢?”米洛问。“当然是把大的分给妹妹,自己留小的,不是吗?”米洛想了一下:“那就让妹妹来分吧。”让妹妹来分  相似文献   

5.
该不该扶     
户外活动时,明明不小心摔倒了,站在一旁的芳芳无动于衷。老师走过来说:"芳芳,咱们一起把明明扶起来吧。"芳芳却说:"您不是说好孩子要勇敢,摔倒了要自己站起来吗?"老师愣在那里,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您会怎样解决呢?助人与自助"摔倒了,自己站起来"是多年来教师、家长在教育孩子自己战胜困难时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不仅可以使孩子经受住挫折的考验,也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的意志更加坚强。但这句话主要是表达自我激励的一种方式。由于"芳芳们"的思维是具体、直观的,他们对…  相似文献   

6.
我在与一年级的小朋友聊天时问到:“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今年几岁?”结果得到的答案让人啼笑皆非。“老师今年99岁。”真的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完全是乱猜的吗?还是在他的小脑袋里存在自己猜测的标准?在经过仔细的了解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老师比他妈妈高好多,妈妈30岁,那老师就应该有99岁了。天啊!什么时候身高跟年龄那么密切了,原来他们想“长高了就是大人了。”我又问道:“可是老师都还没有小孩,你妈妈都有你这么大的孩子了啊?”这个小朋友想了会儿说“那老师应该17岁。”我狂晕,怎么我一下子从99岁的老奶奶跳到了17岁的小女孩?  相似文献   

7.
暑假里,8岁的女孩芳芳被妈妈带来咨询室,芳芳妈妈在跟我诉说的时候,芳芳一言不发坐在旁边的沙发上啃指甲,芳芳妈妈显得很着急:“也不知怎么搞的,这孩子现在变得怪怪的,放寒假前还好好的,很高兴,说终于可以睡睡懒觉了,可是现在动不动就发脾气,不做作业,饭也不好好吃,说家里不好玩,这两天晚上,连睡觉也不好好睡了,昨天夜里两点钟我起来上洗手间,发现她就站在阳台上,问她,说是想跟星星交朋友……,我们家长平时上班已经很累了,唉!真是烦心!”  相似文献   

8.
周周 《家庭教育》2006,(4X):60-61
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准备早餐,房里传来丁丁的哭声和爸爸的斥责:“都5岁了,还尿床,真是好意思,告诉你们老师,看你脸往哪放!”丁丁又尿床了,妈妈眉头紧皱,心里疑虑又上来了,我们丁丁身体有什么问题吗?该不该去看医生?多大的孩子尿床才算不正常?丁丁尿床还会持续多久?[编按]  相似文献   

9.
贝贝妈妈问:教育孩子真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技巧。都说父母要给孩子讲道理,可是这条原则在贝贝这里行不通,让我们感到很吃力。贝贝现在3岁,到晚上该睡觉了,贝贝磨磨蹭蹭不愿意上床:“妈妈,为什么要睡觉啊?”“因为到晚上了人必须要睡觉啊。”“为什么人必需啊?”“睡觉是人的生理规律啊。”“什么是生理规律啊?”“就是白天工作,晚上休息,养精蓄锐才能更好地工作啊。”“可是我就是不想睡觉怎么办呢?”……但凡贝贝不愿意做的事情,要想说服他,我们真是绞尽脑汁,几个回合下来,  相似文献   

10.
画面一:点点(系化名)对正在盛菜的老师说:“老师,我要吃瘦肉。”老师问:“那肥肉谁吃呢?”点点说:“我妈妈爱吃肥肉。”点点还告诉老师,妈妈不爱吃好东西,好东西都是他吃。画面二:80高龄的张奶奶住院了,子女们端来了她爱吃的鱼头。望着鱼头,张奶奶流下了苦涩的泪:“我吃了一辈子鱼头,还没吃过鱼肉呢。”以上两幅画面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不少孩子的父母认为这是在爱孩子,好东西让给孩子吃,让孩子生活得幸福是天经地义的事。孰不知这样溺爱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到头来这种“甜蜜的爱”只会结下像张奶奶这样“苦…  相似文献   

11.
郭丽华 《父母必读》2014,(7):118-118
2-3岁 喜欢执着地跟随在比自己大的孩子后面,对同龄或比自己小的孩子却急于摆脱、置之不理,这又是为何?小家伙开始拥有“追随者”了,原以为这可以让他享受带领的乐趣,玩出更多的花样。可他似乎瞧不上这些小小宝宝们,真是大大出乎妈妈的预料。  相似文献   

12.
二年级的贝贝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说话慢条斯理,动作不紧不慢。有时看着妈妈着急的样子,还会嘟哝:“有什么好急的啊,真是的。”一天,贝贝拿回来考试卷子给妈妈签字,妈妈看着看着,气就来了:“你看什么呢?这里明明写着‘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你为什么就写一个呢?”贝贝说:“没看见呀。”妈妈急了,瞪着眼睛:“你的眼睛干什么用的……”贝贝嘟嘟囔囔地说:“就是没有看见嘛!”妈妈很无奈,因为听到孩子说的最多的就是“没有看见”。  相似文献   

13.
考试轶闻     
明明平时挺贪玩的,成绩自然不太好。临近期末考试了,他才想起要抓紧时间“抱佛脚”,可心里总觉得没底、不踏实,于是整天寝食不安。 妈妈平时对占卦颇感兴趣,硬要带明明去找“大仙”问卦,看这次考试能不能考出好成绩。明明一百个不愿意,可经不住妈妈死缠硬磨。 妈妈拉着明明找到了一位打着“小神仙”招牌的中年人,他问明其来意后,看了看明明的面相,又拿过明明的手瞧一瞧,笑着对妈妈说:“你的儿子面相,手相都不错,不过……”,“不过什么?”妈妈忙问。“不过他考试这几天火不好,可能成绩不太好,搞不好还要留级。”“那…  相似文献   

14.
情景设计四岁的芳芳吃完早饭后意外地发现了一件东西,于是好奇地拿起来反复欣赏,还不停地向妈妈问这问那。妈妈笑嘻嘻地作了回答。不料芳芳惊慌失色,她大声说:“什么?妈妈,你把我吃掉了吗?”请你根据上面提供的素材,设计出一个合理的情景,对此作出解释:芳芳究竟在欣赏什么东西?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为什么芳芳会如此吃惊?般般发问:海鸥为什么喜欢追着轮船飞?限 时 回 答 一 分 半 浙江省衢州市陈燕平:别看蚂蚁小,但它们团结起来就力量大,因此它们组建的昆虫保镖公司生意兴隆。蚜虫是它们的客户之一。 …  相似文献   

15.
童年趣事     
那是在我5岁的时候,我老看见妈妈坐在床头上,对着镜子,画嘴唇,抹这霜那粉的,心中无比羡慕。有一次,我也学她的样子,给自己画唇涂粉。谁知让妈妈发现后,挨了一顿训:“妈妈的东西,小孩不许动,搞那么乱,谁给收拾?”“哼,她明明怕我比她美嘛!”我心想,“真是的……”忽然,我想起了她那句“玩自己的”,眼睛一亮,一个念头很快地从脑海中闪过。那一天,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我从阳台外面搬出了我的大宝物匣,一边拿出一盒蜡笔,一边嘟哝:“我这可是玩自己的,你这下该没法说我了吧。”“鼻子是绿色的。”我一边说,一边用蜡笔…  相似文献   

16.
王老师家。一个年轻的妈妈带个小女孩进门来。“王老师,我看您来了。”王老师:是田英啊!十几年没见你了。这是你的孩子吧?田英:是。娇娇,快叫爷爷!娇娇:爷爷好!王老师:好!好!真是好孩子!几岁了?娇娇:5岁。田英:上幼儿园了。王老师:怎么样?田英皱眉,刚要说话,被王老师制止。王老师(递给孩子吃的和玩具):娇娇好孩子,到那屋去玩,好吗?爷爷跟你妈妈说会儿话。娇娇走了。田英:这孩子不好好学习,就爱臭美。看电视里面的时装模特儿上瘾着呢,老在屋里来回扭,把枕巾、床单披在身上……王老师:这孩子真漂亮。田英:可…  相似文献   

17.
盖的被子不是很厚,宝宝怎么那么多汗;没做什么剧烈运动,为什么宝宝的汗却哗哗地出?看着宝宝汗湿的头发和衣服,妈妈心里总会嘀咕:这种情况是不是不正常?孩子不会得了什么病吧!  相似文献   

18.
清晨入园,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紧紧抓住大人的衣襟,哭着说:“妈妈,我今天不想上幼儿园。”妈妈急着上班,一把扯下孩子的手,“不许哭!再哭,妈妈就不来接你。”孩子虽然勉强止住了哭声,但他的眼泪还在流。 游戏时,明明一不小心撞到了玲玲,玲玲大哭起来、明明连忙把她扶起来,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但玲玲还在哭。明明理直气壮地说:“我都向你道歉了,你还哭什么?再哭,我就告老师去。”玲玲的哭声比刚才小了些,但她仍在抽泣。 上述现象,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只要有孩子的地方,就难免会有哭声。哭,是孩子…  相似文献   

19.
诚信     
提起“诚信”,我总会想起一个古老的故事。 那还是许多年前,有个孩子跟上帝学本领。有一次,上帝对孩子说:“我教你点石成金的本领,好吗?”孩子问:“明明是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子呢?”上帝回答他:。三个月之后,那金子还会变回来的。”那孩子听了立刻说:“明明给了人一块金子,  相似文献   

20.
下课后,明明嗔怪道:“亮亮,老师又没叫你回答问题,你怎么举手呢?真是多此一举。”亮亮解释说:“我想举一反三。”明明奇怪地问:“你这话什么意思?”亮亮说:“因为已有三个同学举手了,我想举手把他们‘反’下去。”“那你怎么又把手放下来了呢?”“我举了好半天,老师也不喊我,我的手都举酸了,举不胜举了。”“看来你这一举还蛮举足轻重的嘛!”“我可没举‘足’,脚怎么能举呢?”亮亮反驳说。明明笑着说:“你一定听过‘举国上下’这个词,‘国’都能举,何况是脚呢?”这时,灿灿正好走来,听到他俩的谈话,感到好笑,就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