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他们很想认识你们,谁能向老师们简单介绍自己? 生:我叫王峥,今年7岁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徐凯 《江西教育》2002,(12):31-31
“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是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第六册的内容,它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拿出一张20cm×15cm规格的照片,将照片的反面对着学生):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生1:一张纸。生2:一张长方形的纸。师:从外表看,它是一张长方形的纸,(将照片的正面对着学生)实际上这是1974年老师小学毕业时全班同学的一张合影,距今已有20多年了,同学们看到这张照片,想说些什么?生3: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老师你是怎样保存的?师:老师是怎样将它保存的,大家猜猜看?生4:用白纸把它包起来。生5:压…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想数师:数,同学们都十分熟悉。下面就请同学们想一个你喜欢的数。2.交流师: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想的是什么数?(生报数,师写数)3.分类师:请同学们把这些数分分类。4.揭题师:同学们想的数有整数、分数、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小数的知识。(板书课题)二、整理知识1.构建材料同学们,用两个2和一个0你能写出多少个小数,看谁写得又快又多。2.交流我们来交流一下:0.222.0220.22.2022.03.补充材料师:如果老师在“20.2”的十分位上点上一个点,这是什么小…  相似文献   

4.
一、导入师:同学们,明天下午我们班将开一个联欢会,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听到这个消息,你们高兴吗?生:(很兴奋的样子)高兴。师:联欢会上每个小组肯定要准备许多好吃的东西。你们觉得应准备哪些食品?生:糖、瓜籽、花生、香蕉……师:的确需要准备的食品有很多种。首先,我们以糖为例来研究一下。每个小组大约要准备多少糖?生1:要准备1斤。生2:准备80块。师:我们买糖的时候不论块,一般按重量买,每个小组大约要买多少千克?生1:1千克。生2:0.5千克。生3:2千克。(师在黑板上板书2…  相似文献   

5.
师 :认识了量角器 ,你知道如何使用吗?生1 :可以看说明书。生2 :可以请教老师。生3 :可以查资料、翻书师 :同学们想的方法真好 ,可以从不同途径学到使用量角器的方法 ,但你现在有量角器的说明书吗?找一找。生1 :没有说明书。生2 :老师 ,买了量角器为什么会没有说明书 ,这不规范 ,现在买家电之类的东西都有说明书的。师 :同学们讲得也有道理 ,那我们可以自己来设计一份量角器的说明书呀?生1 :我们还不会使用量角器 ,怎么设计量角器的说明书呢?师 :同学们刚才不是想了好多方法去学习使用量角器。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查资料、翻书 ;也…  相似文献   

6.
赵华 《湖南教育》2003,(3):50-51
师:同学们,仔细听听,你听到什么声音了?(CAI课件音频:播放潮来时的声音)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生齐读;师板书:天下奇观)师:“奇观”是什么意思?生:“奇观”就是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师:你们想去看看这“天下奇观”吗?请你告诉老师,你最想看什么?生:我想看潮来时涌起的波浪。生:我想看潮来时人的活动。生:我想听听涨潮的声音。师:好,大家看看画面,听听声音,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CAI课件播放潮来的过程)(生不断发出赞叹)师:看了钱塘江大潮,你有什么感…  相似文献   

7.
师:(将课桌排成U形,课前不上课起立,直接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有谁到过张家界吗?(媒体显示:迷人的张家界)张家界好玩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张家界非常好玩,我爸爸带我去过,我都玩得不想回来了。生2:我一看课题就知道张家界十分迷人,读完课文觉得果然如此。师:你可真会读书,一看题目就抓住了题眼。生2:张家界十分美丽,我是从影碟里看到的。生3:我从课外查找的资料上知道张家界很好玩。师:不管从哪儿得到的信息,我都觉得你们是非常善于学习的孩子。今天,杨老师就请你们给我当导游,让大家尽情地说个够,好不好…  相似文献   

8.
[教学流程] 师: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个谜语想让大家猜一猜。 生:什么谜语呀? 师:航空公司开业,打一个成语。 生:什么叫“航空公司”? 师:谁来帮个忙,有谁知道什么叫“航空公司”? 生:“航空公司”与乘飞机有关。 师:可以这么说吧。谜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张营 《山东教育》2002,(16):37-37,38
一、情境导入电话铃响。师:对不起。电话铃响了,我去接一下电话,请稍等。师:喂。您好。请问找哪位?啊。是李老师呀,我就是。您找我有什么事吗?今天下午到教委参加班主任培训,是这样吗?好的,我知道啦,谢谢您。再见。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接了个电话,你听到老师说什么了吗?生:我听到老师说今天下午要到教委参加班主任培训。师:你听得真仔细。那在老师打电话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老师很有礼貌。师:那我说了什么,你觉得很有礼貌?生1:开头说了“您好”,最后还说“再见”。师:你听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明白。…  相似文献   

10.
张美霞 《山东教育》2002,(16):36-36
一、谈话导入意图:通过师生亲切自然的交流,初步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出话题。1.同学们,张老师对大家的课余生活特别感兴趣,想知道你们在课余时间喜欢干什么?2.学生汇报。生:我在课余时间喜欢摄影。(师:有机会给我拍张照好吗?)生:我在课余时间喜欢弹电子琴。(师:你还是小音乐人呢。)生:我在课余时间喜欢朗诵。(师:著名播音员赵忠祥老师是你的偶像吗?)3.小结。师:大家看过中央电视台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吗?生:看过。师:崔永元叔叔以他那幽默、朴实的主持风格赢得全国观众的好评。今天,咱们就采用《实话…  相似文献   

11.
……师:同学们,老师说长方形的这四条边是都相等的,你们同意吗?(手指长方形的四条边)生齐:不同意。师:为什么?生1:上下两条边看上去比左右两条边长。生2:其中两条边明显长一些,另两条边要短一些。师:那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这些边之间到底会有什么关系呢?生1:四条边的长度是不相等的,它们有长有短。生2: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两条边也一样长。生3:我猜想这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师:同学们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去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4人一组互相讨论,然后用你们自己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教例〕把2.953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 ,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师 :同学们对这个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生1 :我不知道“保留”是什么意思?生2 :我知道“保留”就是留下来的意思。生3 :那么“保留两位小数”又是什么意思呢?生4上讲台) :保留两位小数就是把小数部分要留下来两位。师(待学生真明白了)老师考一考你们。“保留一位小数”是什么意思呢?生1 :保留一位小数就是把小数部分要留下来一位。师 :保留整数”呢?生2 :就是把这个数小数点左面的数留下。师 :看来同学们真明白了。下面请同学们尝试解答例1 ,并让三个…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口算练习并做完教材中的准备题之后教师进行新知教学。) 师:通过复习,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老师想出一道题考考你,看谁更聪明一些。(教师板书11-9=) 师:谁知道11减9得多少? 生:11减9等于2。 师: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 生:我把11分成10和1,10减9得1,l加1得2,所以11减9等于2。 (教师板书 想:10-9=1 1+l=2)。 师: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我把9分成1和8,11减1得10,10再减8得2,所以11减9得2。(教师板书 想:11-1=10 10-8…  相似文献   

14.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查阅关于小数产生的资料,谁来汇报一下?甲:自从产生小数之后,计数就更加方便了。乙:小数是中国最早发明和使用的。师:小数是中国首先发明和使用的。有了小数以后记数就更方便了。你们还想知道关于小数的什么知识?甲:小数怎样读、怎样写?乙:小数是谁最早发明的?丙:小数表示什么意思?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这么多,这些问题谁会解答?甲:0.1元就表示1角。乙:小数读作几点几。师:剩下的问题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解决,好吗?犤评析:先让学生查阅有关小数产生的资料,这样既渗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知道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和这些奇石的样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14,黄山奇石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 生1:我觉得黄山石很奇特。 生2:我觉得黄山石有趣极了。 生3:我觉得黄山石很特别。 [评:引导学生说出对黄山石的总体印象,既可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又为下一步从整体上提出中心问题做了铺垫。] 师:大家说得真好,老师用“奇特、有趣极了”来概括大家的发言,你们看怎么样? 生:行。 [评:教师以商量的口气小结,体现了…  相似文献   

16.
(教师通过复习旧知、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内容,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大家都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那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学到这些知识呢?生:我想像上节课一样看书自学,掌握这节课的内容。生:我看到我们桌上有学具,我们想做实验,通过实际操作看看能不能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每组课桌上都有一组推导圆锥体积的学具)师:刚才这两名同学选择的学习方法都可以,那么同学们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生:老师,我想把前面两名同学的方法结合起来,既看书还操作,可以吗?师:当然可以啦,你很聪明,想得很好…  相似文献   

17.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在学生认识了“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内容后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我们知道了1平方厘米的大小,现在请同学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图片量一量练习纸上的图1好吗多媒体出示长为2厘米、高为3厘米的长方形生:好学生各自在课前教师发给的练习纸上操作师:谁能先来告诉老师,这个图形有几个这样的小正方形生1:我量得这个图形有6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师:也就是说……生1:这个图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师:谁又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量…  相似文献   

18.
胡宏伟 《江西教育》2002,(23):31-31
“9的认识”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试用修订本)第一册的内容,其中“9的分解”教学片段为:教师用课件出示右图。师:老师知道小朋友喜欢机器人。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图形宝宝组成的机器人。大家数数,这个机器人由几个图形组成?生1:这个机器人由9个图形组成。师: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把这9个图形分成两类,你们准备怎么分呢?生2:我把它们分成3个正方形和6个三角形。师:根据你对图形的分类,能得出9可以分成几和几呢?生2:9可以分成3和6。(师板书)师:机器人身上的图形除了根据生2的分类,能得出9可以…  相似文献   

19.
余莉 《江西教育》2002,(8):31-3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几百几十的加减法(2)”例9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当你看到这样的广告牌后(投影展示出下图),你首先知道的信息有哪些?又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约几秒钟后,学生纷纷举手)生1:我首先知道了这几种商品的价格。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买一台复读机和一只书包一共要花多少钱?生2:我想到的问题是买一台复读机比买一台计算器要多花多少钱?生3:我想到的问题是买这三种物品一共要花多少钱?生4:我的问题是买一只书包比买一台复读机要少花多少钱?生5:我很想知道买一台计算器…  相似文献   

20.
师 :同学们 ,我们相处这么久了 ,你们了解我吗?(同学们不作声)那么你们想了解我吗?生 :想!师 :好!这节课 ,同学们就来当一回崔永元 ,采访采访老师。(用笔作话筒 ,注意作记录)你们向老师提问 ,问什么问题都行 ,老师保证实话实说。(学生交头接耳 ,准备提问题)生 :老师 ,您今年几岁了?是哪里人?师 :我今年31岁。我就是本地人 ,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不过 ,现在316国道就在我家门前经过 ,交通很方便。生 :老师 ,您结婚了吗?有小孩吗?师 :你看我结婚了吗?(学生笑)我的孩子和你们一样 ,也是一名小学生 ,她很聪明 ,学习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