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属国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素有山东四大企业之一的美称,是国家重点扶持的520家企业之一。到2004年底,总资产301亿元,在岗职工3.7万人, 2004年全年生产钢658.3万吨,钢产量在全国冶金行业的排名上升到第11位,2005年登上千万吨钢铁强企的台阶,钢产量增长速度连续三年名列全国前20位钢铁企业第一位,跨入全国十大钢铁企业行列。  相似文献   

2.
山东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属国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素有山东四大企业之一的美称,是国家重点扶持的520家企业之一.到2004年底,总资产301亿元,在岗职工3.7万人,2004年全年生产钢658.3万吨,钢产量在全国台金行业的排名上升到第11位,2005年登上千万吨钢铁强企的台阶,钢产量增长速度连续三年名列全国前20位钢铁企业第一位,跨入全国十大钢铁企业行列.  相似文献   

3.
凌源钢铁集团公司是辽宁省重点企业之一,拥有职工1.4万人,2003年钢产量154.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9.6亿元,利税8.4亿元。2004年计划钢产量为200万吨,销售收入50亿元。为了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凌钢集团不但设备要更新,技术要改进。而且职工的综合素质更需要进一步提高。多年来,公司高级管理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学习做为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济钢是1958年建厂的地方钢铁骨干企业,现已发展成为集科、工、贸于一体,跨行业、跨国家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特别是近五年来,创造的财富超过了前42年的总和。2005年钢产量一举突破千万吨大关,跨入全国10大钢行列。  相似文献   

5.
旧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缓慢,规模小,产量低,布局畸形,到1949年,产钢仅15.8万吨。建国以后,仅用了三年时间恢复和发展了鞍山、本溪、抚顺、大连、唐山、太原、重庆等老钢铁厂的生产。新建了齐齐哈尔钢厂、新疆八一钢厂、武钢和包钢。1957年,钢产量达到535万吨,三年间钢产量以年平均递增31.7%的高速度增长。1958年以后,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建投了马钢车轮轮箍厂和攀枝花钢铁联合企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钢铁工业开始走上持续、稳定的发展轨道。l刃8年fo“六五”末期,我国钢产量从2000多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左右,实现在…  相似文献   

6.
一、表 1  我国钢铁生产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中国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 每人每年平均炼 3 3 0吨每人每年平均炼 4 50吨平均能耗 2 0 0 % 1 0 0 %品种、质量 90 %的产品为粗钢 高档钢材、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多吨钢收入 3 0 0美元 /吨 50 0美元 /吨  注 :①我国钢铁企业 1 993年实现利润 2 0 0多亿元人民币 ,到 1 999年实现利润 2 5亿元人民币。②加入世贸组织后 ,发达国家钢铁企业将在我国市场展开平等竞争。表 2   我国钢铁企业规模及生产状况企业规模钢铁总产量产品积压率 生产能力利用率全国多达1 60 0多家 ,年产 60 0万吨以上的…  相似文献   

7.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当今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最具竞争力的特大型联合钢铁企业,目前已形成年产近4000万吨的生产能力,2008年钢产量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三,位列《财富》杂志全球500强第220位,已步入世界级钢铁企业前列。  相似文献   

8.
英国钢铁集团公司(British Steel Plc,简称BS)在20世纪90年代前是英国一家国有企业,于1995年实行私有化,现为上市公司。该公司为欧洲第一大钢铁企业,1997年钢年产量达1700万吨,相当于我国宝钢(860万吨)和鞍钢(830万吨)产量之和。BS是英国最大的综合性钢铁联合企业,拥有铁矿石、焦碳、炼铁、炼钢、轧钢、运输(港口、码头、专用铁道等)一条龙  相似文献   

9.
1990年我国产煤109000万吨,产量由1949年的世界第10位跃升到和1989年1990年连续两年的第一位。 1990年我国钢产量6600万吨,成为继美国、苏联、日本之后的第4产钢大国。而1949年我国钢产量仅有15.8万吨。我国钢铁工业发生了令世人嘱目的巨大变化。 我国原油1949年产量12万吨,1990年产量13800万吨,石油年产量41年增长1150倍,列世界产油大国第5位。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教育》2005,(12):F0003-F0003
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是天津市计划单列单位和授权国有资产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全国500强企业中列132位,在全国1000家大型工业企业中列66位,在天津百强企业中列第4位。个有年产生铁350万吨,钢350万吨,材25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资产总额136亿元,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职工26000多名。  相似文献   

11.
高考政治模拟测试题(四)本刊特约作者洪汉章程业超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1996年,我国钢产量突破吨,跃居世界。()A.9000万第二位B.8000万第二位C.1亿第一位D.9000万第一位2.1996年,我国外交令世界瞩目。其中...  相似文献   

12.
冶金工业作为国家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4年我国的钢产量达2.72亿吨,已连续9年钢产量居世界第一,2005年钢产量将超过3亿吨,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而不是钢铁强国。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选择,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过程中,以观念的转变为先导,大胆进行教育创新,努力培养高素质的适应21世纪钢铁工业发展的冶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一、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观从教师到广大学生,从教学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  相似文献   

13.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后,为钢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服务,由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的社团组织.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5年我国钢产量已近三亿吨,钢产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随着我国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加快技术进步,推进结构调整,对行业人才培养和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发展钢铁行业的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已成为我国钢铁企业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和十分迫切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钢)是有70年发展历史的国有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现有在岗职工4万余名。目前已形成年产50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其中不锈钢生产能力100万吨。2006年将形成300万吨不锈钢的生产能力,成为世界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进而实现世界不锈钢第一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便不会产生卓越的企业。始建于1899年的大连港集团公司发展到今天,一个长期的基础性的推动力量——多年来积淀的企业学习、文化力,促使大连港集团在建没发展、生产经营、改革管理及各项工作中与时俱进。秉承下来的企业学习、文化不仅提高了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实现了建设发展的根本性跨越。2004年,大连港集团公司完成货物吞土量10065万吨,比上年净增1333万吨;海铁联运量位居全国第一。截止2004年,集团总资产已达166亿元,是1996年的近3倍,  相似文献   

16.
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其中专门提出由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日本帝国主义者为什么看中了汉冶萍公司呢? 汉冶萍公司全称"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三部分组成,是中国第一代新式钢铁联合企业.1908年,盛宣怀奏请清政府批准合并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而成立.到辛亥革命前夕,该公司员工7000多人,年产钢近7万吨、铁矿50万吨、煤60万吨,占清政府全年钢产量90%以上.由于汉冶萍公司是清政府惟一的新式钢铁联合企业,控制该公司实际上等于控制了清政府的重工业.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都——山东招金集团大尹格庄矿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87年12月,1991年10月竣工投产。公司始终把职工技能培训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着力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目前,采矿实现机械化,选矿和办公实现了自动化.是全国黄金系统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企业之一。到2004年上半年.黄金产量累计将突破30万两。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推广该公司成功的人才培训经验。  相似文献   

18.
<正>本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钢集团”)为鞍钢集团控股二级子企业,是新中国最早恢复生产的大型钢铁企业之一,现有员工5.8万人,粗钢产能2000万吨。本钢是以钢铁和矿资源产业为基础,金融投资、贸易物流、装备制造、工业服务、城市服务等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世界著名的“人参铁”产地。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奖励》2008,(4):30-30
冶金渣是钢铁生产过程必然产生的一个副产品,包括高炉渣、转(电)炉渣、精炼渣、铸余渣等,2006年我国的钢产量已达4.5亿吨,仅高炉渣和转炉渣加起来就有1亿5千万吨,在高炉渣中金属铁含量以0.5%计算,钢渣中铁含量以5%计算,每年新产生的钢铁渣中有约750万吨的金属铁随渣排出,相当于新建7个百万吨级的大钢厂。  相似文献   

20.
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1969年“三线建设”时期经国家计划安排 ,由鞍钢援建的钢铁联合企业。设计能力为年产100万吨生铁、60万吨钢、55万吨钢材 ,主要产品有生铁、连铸坯、线材、螺纹钢、焦炭、化工产品、五金制品等。水钢建厂后于1983年开始盈利 ,1993年利润突破亿元大关 ,成为贵州省工交战线的利税大户。1994年下半年开始 ,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 ,效益大幅度滑坡 ,企业陷入了严重亏损境地 ,到1997年1至2月亏损呈急剧上升趋势 ,亏损额达3472万元 ,资金状况严重恶化 ,流动资金枯竭 ,企业生产难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