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还得讲究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美。本文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化学语言美,在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化学知识的严谨,让教师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教学怎样上出语文味?以《唐雎不辱使命》为例,我认为:一是读出语文味。通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读出语文味;二是说出语文味。可以结合背景,适当引导,说出语文味;也可以创造性复述,提高表达能力,体现语文味;还可以说出情感点,感受语文味。总之,文言文教学要上出语文味,要注重学生的语言功底培养,特别是语言的品味、情感的激发和意理的阐发,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一门魅力无穷的学科,表现在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情感美。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美,让语文的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课。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魅力无穷的学科,表现在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情感美。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美,让语文的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课。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呼唤审美化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渗透美育。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作品中的语言美、自然美、意境美、情感美等美育因素,把语文教学活动变成审美活动;让学生在浓郁的美育环境中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通过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给人以美的感受.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常为别人那优美生动的语言所陶醉,从中我们感受着浓浓的亲情,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着人间的真善美、假恶丑.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语言美就显得十分重要.语言美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之所在,并能自觉地在实际生活中知道如何驾驭运用美的语言,这将会让他们一生受用.  相似文献   

7.
王水丽 《考试周刊》2011,(64):37+33-37,33
浙江省特级教师唐懋龙曾这样描述时下一些语文课:“一个傻乎乎的老师带着一群傻乎乎的学生,在上着一堂傻乎乎的语文课……为分析而分析的语文课就是把课文中的一个个句号变成问号,再让学生把一个个问号变回句号。”犀利的观点道出了语文课的困境——教课文,不教语言;教知识,不教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所以,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表演、想象、作画等,紧紧围绕着诗歌挖掘文本资源、补充信息,让学生多方位地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趣美、意境美,享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科学》2004,(11):41-41
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这一观点早已成为汉语教学系统的共识,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的:“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但在实际教学中,大讲语言知识,语言理论,语言规律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一个比较典型的似是而非的认识是: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们要把汉语的规律告诉学生,他们才可能组成正确的句子。学生之所以说出“我们把饭吃在食堂了”,是因为我们对“把”字句的规律还缺乏正确的概括。按照这种说法,学生的错误产生于对汉语规律总结的偏芹。因此,要避免学生的错误,我们首先要把汉语的规律研究透,我们认为这种见解虽然含有正确的成分,但却是片面的。因为这岂不是说,在汉语的规律研究清楚之前,我们就不可能  相似文献   

10.
陈小淋 《新教师》2021,(3):72-73
汉语是一种充满审美内涵的语言,汉语之美,亦即语文之美。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拥有一双善于发现语文之美的眼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努力探索,力求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文的美丽,力求使语文课充满魅力。一、突现文本的精美,让学生在熏陶中感悟语文的美丽1.品读——享受文本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11.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新课程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大胆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在总结中追求更大的创新,就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活力,把它变成学生乐学、好学的场所,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课永远充满生命的涌动!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二)对改进教材、改进语言训练的几点思考1.弱化汉语语法知识,强化综合语言训练语言是由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组成的,它们各有特点和构成规律。蒋仲仁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掌握语言规律并运用于语言实践。”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文是可以当作艺术品来欣赏的。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感受、发现课文的语言美、艺术美。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文是可以当作艺术品来欣赏的.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感受、发现课文的语言美、艺术美.  相似文献   

15.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阅读教学中喜欢用简单朴实的手段,巧妙引导学生感受语言魅力,品味语言神韵,品读语言美,让人回味无穷。一、感知形象美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凭借联想、想像,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从而变语言的感知为形象的感受,理解语义,感受语境,赏析语言技巧,积累语言。在这方面,于永正老师确实是别具匠心。他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的语  相似文献   

16.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笔者认为:朗读教学是语文审美教学的一块极为重要的阵地。让我们走进书声琅琅的课堂,读出语文的美来吧!在朗读中增强语感,体悟文思,接受美的,陶。一、在朗读中感受美初中语文教材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能让你尽情享受。在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究竟要引导学生去体会什么样的美,笔者认为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三点:1、语言美汉语是一门极具节奏和音韵美感的语言,朗读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直观地体验到汉字铿锵有…  相似文献   

17.
陈小园 《现代语文》2009,(7):104-106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时所使用的语言。教学语言美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语言的运用艺术。教学语言美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教学‘语言美的水平,直接影响教育和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教学工作中努力追求教学语言美,自觉、深入地研究、探讨和把握语言美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影响及其规律,使教学语言更得体,更完善,更优美。研究和探索教学语言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美进行一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中,关于文言文教学,文中指出:"……立足民族文化,多让学生吸取本民族的文化营养,让学生体味文以载道的深刻内涵,在潜移默化中热爱祖国的文化传统,培养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责任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引导学生感受不同于现代文的文言文的语言美,是语文老师重要的责任。考试的形式让我们感受语言美这样的愿望渐行渐远。但文言文的语言之美这朵奇葩,岂能阻止我们探  相似文献   

19.
韦晓慧 《广西教育》2014,(13):65-65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语文第十册课文《草原》是一篇融自然美、人情美、语言美于一体的散文佳作,作者老舍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草原的景色美和人情美,充分展示了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意。二、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学习中感受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二)过程与方法:领悟课文描写景物的方法,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是一座永远开采不竭的宝藏。语言美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曾明确规定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部编中学语文课本的人选篇目,大多都是出自名家手笔、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这给语文课进行语言美的教和学提供了很好的材料。近些年来,我在进行语言美教学方面作了一些初步尝试,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驾驭祖国语言的能力.而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