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道德评价是道德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手段。道德的认识、教育、调节职能的发挥,仰仗道德评价。要改善社会道德风气,必须加强道德的扬善抑恶的社会评价机制。新与旧道德规范体系转换,导致了人们无规可循和一定程度上的道德滑坡;对生产力标准的不恰当理解,导致了道德评价的失真;只偏重效果,轻视动机的片面评价方式的泛滥,纵容了不道德行为的滋长。社会道德风尚的根本好转和道德环境的优化,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多方面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高校要通过构筑合理的知识体系、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底蕴、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增加校内有关传统文化图书的藏书量等措施来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大力普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提升大学生的判断力和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3.
安舒畅 《教育探索》2007,(11):127-128
当前,大学生信息道德失范的现象较为严重.从思想品德教育、信息道德宣传、信息道德规范、校园道德氛围等几个方面构建大学生信息道德失范的调控体系,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家庭道德的困境表现为家庭道德评价的失范性,家庭道德选择的矛盾性和家庭道德调控的弱化,针对以上困境,我们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是:大力宣传家庭道德的意义与价值;建构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家庭道德规范,完善家庭道德调控机制,有效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新芬 《江苏高教》2008,(2):117-118
大学生道德发展除了要激发大学生内在动能外,应同时从道德规范、道德价值及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新路径。一是确立科学的道德规范内容和道德价值引导;二是道德规范、道德价值机制化;三是努力营造道德发展的有利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职院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观念上认同并在实践中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但是,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给大学生道德选择和确立带来了巨大冲击,具体表现为:道德评价错位、道德信仰偏离、道德行为失范以及道德情感冷漠.文章从核心价值引领、传统文化熏陶、培养道德意志和重视道德践履等角度对高职学生道德体系的重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网络拓宽了大学生的道德视野,也为大学生的道德异化提供了温床。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主要体现在道德主体异化、道德情感异化、道德规范异化和道德行为异化等方面。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有网络、高校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矫正或治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异化问题既要开展自律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能力,又要加强网络技术与道德规范建设,净化大学生网络道德环境,同时,还应加强网络法律建设,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文化。  相似文献   

8.
道德范畴在道德规范体系中,虽然居于从属的地位,但不是可有可无 的。因为它是过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体系确立的前提条件;它是实现道德调节的根 本途径;它还是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的标志,所以只有认清道德范畴的独特意义,才 能克服在道德建设中,只重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研究,轻道德范畴研究的片面 性,从而使二者真正聚合成强大的道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道德信仰是道德主体对于一定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价值理想的极度推崇和信服。大学生树立道德信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大学生对道德的信奉虔诚度,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引导大学生的道德选择,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规范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高校在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对于道德信仰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致使高校部分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高校如何构建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信仰,以弥补现有道德教育的不足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道德框架体系的角度,深刻认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主流道德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并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在社会道德评价标准上所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改变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现状。  相似文献   

11.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科德育是教书育人的本质反映。学科德育,它有利于教师对其在学校德育主渠道地位的认识,有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书育人这一教育本质和师德核心的认识,从而自觉地履行育人的职责;有利于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相似文献   

12.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本文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提出了一些看法,德育教育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适时地安排在导语设计、课文背景介绍、人物形象分析、情境创设等不同环节中,使学生在感悟与体验中提高品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13.
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于解决道德教育本身的道德问题,道德的道德教育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1,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为道德教育的目标;2.以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目的性为道德教育的内容;3.以加强与学生生活伯联系为道德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归根地底,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为学生的道德发展提供一种和谐的教育氛围和环境。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历来重视德育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充实德育的内涵,调整德育工作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5.
弘扬人的主体性,既是培育和谐社会主体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德育的明智选择。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素质为培养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主体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活动,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和积极实践来培养自主德育意识,掌握自主德育方法,养成自主德育习惯,提高自主德育能力,逐步形成主体的现代道德素质,让学生的主体之光在德育中闪烁。  相似文献   

16.
美育和德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德育中实施审美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意志和品质,是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简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实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是大学课堂德育的必要补充,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这已为绝大多数学者认同并被各高校普遍接受。但是,要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深入发展,让社会实践真正成为大学生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就必须要正确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重要地位,高度重视其德育实效,不断探索提高其德育实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德育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我们必须摆脱传统的工作思路和落后的工作手段,必须研究大学生思想活动的新特点、新规律,必须在德育工的内容、方法、队伍等方面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努力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如:对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冲击;对功利与价值关系的冲击;对自我和社会关系的冲击等,针对这些情况,应开放德育教育;应从理论的教育转向主体实际行为的培养训练;以培养学生自律素质和能力为主。  相似文献   

20.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伦理道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伦理道德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渗透式的伦理道德教育是完善专业教育内容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必要手段。从确立与专业相关的伦理教育目标、开设职业伦理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基本伦理准则的确立和应用性伦理道德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