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文姬     
《中文自修》2010,(1):F0002-F0002
继去年推出十二位国内外童话作家后,今年,“文学长河”栏目推出另一个系列:女作家系列。我们将从古今中外的著名女作家中遴选出十二位,按照先国内后国外、先古后今的顺序推出。其中,国内女作家四位,国外女作家八位。敬请期待。  相似文献   

2.
京派女作家凌叔华、林徽因小说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派是上世纪30年代自觉追求文学的艺术性的一个文学流派,其中两位女作家凌叔华和林徽因对这个流派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本文以这两位女作家的小说为例,从结构、视角、意境方面分析其叙事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由某权威文学机构举办,近百万名文学票友参与的中国当代四大最有情调女作家评选结果正式揭晓。琼瑶、王安忆、简以宁、小妮子等老中青四位女作家高票当选,被认为是实至名归,而另外两位此前呼声颇高的女作家安妮宝贝和张悦然的最后落选,  相似文献   

4.
我们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学 30年历程 ,以不同时期女作家创作同鲁迅小说的相似处为起点 ,重点分析冯沅君、萧红、丁玲、罗淑及张爱玲等 5位女作家与鲁迅小说创作的联系 ,试图在文学精神和思想内涵上把握鲁迅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比较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施叔青的<愫细怨>和王安忆的<香港的情与爱>,发现三篇小说以香港为叙事背景设置了相似的人物文化身份和文化关系,但三位女作家在相似的文化语境中展开了不同的思考.香港文化隐喻了无限可能的文学意义,给予了三位女作家丰富的文学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妇女小说的先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澳大利亚有三位女作家在国际文坛上崭露头角,成为澳大利亚妇女小说发展的先驱。本文介绍了她们的创作基础,探讨了她们作品的主题以及三位女作家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地位。  相似文献   

7.
萧红被称为30年代文学洛神,鲁迅评价“她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可能取代丁玲”。而张爱玲的文学地位更是早已为人所知。可你也许还不知道,这两位天才女作家与武汉缘分都极深,尽管她们和武汉直接发生关联都只有短短九个月。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流散文学引起国内外学者高度重视。本文就从两位印裔女作家的作品入手进行分析,以文化视角对流散文学蕴含的思想观念进行分析,透过作品寻找流散文学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华裔美国文学首推女性作家.汤亭亭,谭恩美,任碧莲分别是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华裔美国文学的典型代表.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三位作家及其作品并将其置于华裔美国文学发展的背景之中,力图展示代表不同时代的三位华裔美国女作家对身份认同视角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孤独的哀歌——析卡森·麦卡勒斯笔下的典型人物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文学史上一位成就突出的南方女作家,在小说中,她刻画了许多典型人物形象来深化其孤独主题。  相似文献   

11.
自1909年的拉格洛夫到2009年的赫塔·米勒,共有12位女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们书写了以女性视角审视的历史、战争、流亡与寻根等多元主题。文章着重讨论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女作家中的两位德裔女作家——奈丽·萨克斯和赫塔·米勒亲历的流亡之旅及她们付诸笔端的流亡文学。萨克斯因希特勒对犹太民族的迫害而流亡,米勒因纳粹父辈犯下的罪恶而遭强权暴政的精神流放。总之,流亡成为两代女作家共同书写的主题,这不仅是流亡个体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写实,而且还是后现代人类生存状态的寓言。  相似文献   

12.
杨志强 《考试周刊》2014,(15):23-23
李清照是宋代首屈一指的女性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她是"女作家中唯一一位卓然立于男作家群中而毫不逊色的女作家",她以女性身份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20世纪宋词研究中仅次于苏轼的第二大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在《罗琳斯与格拉斯哥的非凡情谊》中,里尔以罗琳斯写给格拉斯哥的一封信为切入点,追溯了同为普利策奖获得者的两位美国南方女作家的友谊发展历程,揭示女性视角下的道德观察与社会反思,彰显文学领域"姐妹情谊"的特征与价值,突出了女性写作与自我身份建构的关系。该作对当今女作家文学友谊的研究以及20世纪上半叶美国南方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华美早期女作家艾迪丝&#183;茂德&#183;伊顿姐妹开始追溯,对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和任碧莲等女作家作品的文本策略作历时解读,充分显示华美女作家在以文学实现其性别、族裔身份重建过程中,文学场内、外动力机制对华裔女性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众多关于女作家创作的命名做一个简单的梳理,放弃传统意义上对"女性文学"的简单理解,并尝试对"女作家的创作"、"女性主义文学"、"女性写作"、"女性文学"四个命名做新的解释.认为这四个命名既是共同存在的同时也是递进发展的,而其中又以"女性文学"作为女作家创作的最高阶段.  相似文献   

16.
当代尼日利亚女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是该国文学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尼日利亚女作家并没有完全接受欧美女权主义的激进思想,而是对黑人妇女主义文学传统情有独钟.她们在小说、戏剧、诗歌等各种文学题材上都取得一定的成果,而且还成立属于妇女自己的作家组织、出版社,为女性写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女作家赢得尼日利亚国内外的文学奖项,引起世界的关注,她们的作品必将成为绽放于世界文学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以黑人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黑人文学成为美国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托妮.莫瑞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在其长篇小说《秀拉》中塑造了一个叛逆、勇敢、真实的美国黑人妇女形象,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相似文献   

18.
梅娘是活跃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一位优秀女作家。其小说创作以独特的文学视角和流利的文笔,为人们真实地再现了东北沦陷区的社会状貌及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与当时上海文坛上的女作家张爱玲享誉齐名,是“读者最喜欢的两位年轻女作家,”素有“南玲北梅”之称。然而时隔六十多年后的今日,张爱玲又重新在海内外红火起来,而关于梅娘及其创作的研究则寥寥无几。笔者认为,我们无论是从文学史研究的角度,还是从艺术创作的审美价值方面来看,都应该重新审视梅娘的小说创作,挖掘其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予其应有的文学地位。梅娘的…  相似文献   

19.
昭和时期,尤其是昭和战后时期,是日本女性文学史上的又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由于新宪法的颁布,女性得到了解放,女作家们开辟了自己的文学道路。富有教养及知性的女作家辈出。战后的女性作家无论在质还是在量的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绩。同时所涉猎的文学领域也很广泛,不仅是小说界,在短歌、俳句、随笔以及日记等方面都出现了许多女性作家。论文首先纵观战后动荡时期的女作家发展态势,然后从各个文学形式的角度分别介绍并典型分析女作家及作品。  相似文献   

20.
丁玲是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为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作出过自己独特的贡献。她说:“作为妇女,当然对妇女更了解,更熟悉她们的情况,她们的问题……所以女作家写妇女,也是很自然的事。”丁玲一大批小说就是描写妇女的生活、心灵与命运的。一女性文学是以女性的眼睛、女性的灵魂来审视人生,透视生活,表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的文学。这种女性主体意识总是与一定的时代意识、阶级意识、民族意识,交织、纠缠、联结在一起的。中国女性文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则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