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也揪动撕痛了全国人民的心。几乎与此同时,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八方驰援,众志成城,演绎了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美诗篇,可谓山河为之动容,五洲为之悲歌。历史将铭记,中国人民遭受的巨大灾难和伤痛;历史将铭记,在灾难面前全民族坚韧不屈的英勇抗争;历史将铭记,所有为抗震救灾而奉献牺牲的人。抗震救灾的任务依然艰巨,但坚强团结的中国人民必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中国将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2.
一百年前发生的甲午战争,曾经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灾难和耻辱。但是,正如恩格斯在致丹尔逊的信中深刻指出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朴偿的。”甲午战争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觉醒和奋起,成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认真总结甲午战争以来的历史经验,以史为鉴,将有助于我们振奋民族精神,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强国。  相似文献   

3.
150年前,资本主义列强为夺取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基地,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列强的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回顾中华民族这一段不幸的历史,对我们认清资本主义侵略扩张的本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和表现。近代中国屡遭帝国主义侵略 ,使中华民族面临一次次民族危机 ,遭受着巨大的民族灾难。然而 ,中华民族历尽战乱而未分裂 ,屡遭侵略而终未亡国 ,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近代爱国主义精神 ,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促进改革开放 ,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和表现。近代中国屡遭帝国主义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一次次民族危机,遭受着巨大的民族灾难。 然而,中华民族历尽战乱而未分裂,屡遭侵略而终未亡国,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近代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改革开放,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2008,(Z1)
历史必将铭记2008年5月12日,一场强烈地震震撼了中国大地灾难面前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震天动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从那一刻起,中国进入了汶川时间。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地震,毁灭性的灾难从天而降,灾区的惨状让人触目惊心。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百折不挠,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谱写了一曲抗震救灾的伟大赞歌!  相似文献   

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千百年来哺育了勤劳勇敢的人民,孕育了历史悠久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黄河的波涛汹涌已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当然,这条母亲河历史上并不是一直惠及人民,她也多次泛滥成灾,给沿岸广大地区造成了巨大灾难。黄河的泛滥  相似文献   

9.
100年前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遭失败.对中华民族来说,这是一场创巨痛深的历史灾难,战争布下的阴霾曾长期笼罩在中国的上空.如今,阴霾已经成为过去,创伤已经抚平.中国正在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但我们没有理由忘记甲午战争这段屈辱的历史,它是中国人民应该永远铭记的国耻.本文试从民族灾难和民族觉醒等方面分析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从而鉴史知今,警策后人,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今年恰逢中共中央印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实施,结合重温百年前的这段历史,意义尤为深远.  相似文献   

10.
汶川大地震酿成了大灾难,大灾难激发了大抗争,大抗争显示了大精神。地坼天崩、楼塌屋毁,巍然矗立的是坚韧不拔、万众一心的中华民族,是聚沙成塔、患难与共的中国人民。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汶川的灾难重生,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和实例。  相似文献   

11.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70周年纪念日。为深入研究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更好地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拟于2015年7月在济南召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主题及具体议题(一)会议主题:抗日战争胜利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具体议题:  相似文献   

12.
看《大家》     
本期《大家》同大多数文学期刊步调一致,刊发了“情系汶川抗震救灾诗文辑”铭记五月那场巨大的灾难。本期杂志还恢复了封面人物介绍,选用的是今年刚过世的法国“新小说派”大师罗伯·格里耶。或许是巧合,本期的小说也颇具“先锋”气息。  相似文献   

13.
玉树发生了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铭记史实、警示后人,我国举办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纵观历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中华民族最大利益为主旨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并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所在。新时期,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支撑下的民族大义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黄晴 《老年教育》2008,(7):24-24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到处可见志愿者的活跃身影,有20万青年志愿者奋战在第一线,不少志愿者来自港澳台和海外。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精神洗礼和升华。  相似文献   

16.
设计思路"甲午中日战争"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二课内容。甲午中日战争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战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同时巨大的国殇也刺激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真正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光辉典范;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历史贡献.伟大的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中华民族重新奋起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8.
<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抗日战争,最终赢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灾难袭击了中国,震惊了世界,也牵动了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员工的心。消息传来,学院师生把巨大的伤痛化作拳拳爱心,关注地震灾情、关心灾区人民,采用各种力所能及的方式支援灾区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20.
田建国 《河南教育》2008,(10):41-43
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这次"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的过程不仅使当代青少年的精神和灵魂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激荡和洗礼,也直接检验了学校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