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性自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从人性视角对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审视,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过于重视人的社会属性而忽视人的自然属性的问题。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大人性教育的力度,故有必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性教育的关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路径等问题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价值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进人的人性的丰富和完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本质意义,也是它最重要的价值所在。人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主体性的确立、创造性的发挥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人的主体性就要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培养人的主体精神、开发人的主体能力、塑造人的主体人格;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人的创造性体现在价值观念的引导、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意志品质的锤炼;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人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挖掘人的各种潜能、优化和协调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对人性的充分认识和理解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根本。马克思提出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统一;马斯洛的人性论是以“似本能”为基础的需要层次理论。马克思-马斯洛的人性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受教育者的物质需要,重视受教育者的社会属性,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人性差异,激发其潜能与主观能动性,促进受教育者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4.
胡沫 《思想教育研究》2006,42(10):25-28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生命线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人在个体精神和思想政治素质领域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就是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贫穷和富有的经济学背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人性在经济学意义上的跃迁,成为人全面发展的欲求,最终成为主体的自我生成能力,达到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人性具有双重性:实然性和应然性;三维度: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精神属性.人性和教育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人性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教育的价值在于使学生成为人性丰满的社会个体,成为追求崇高的人,自成目的的人,具备能力的人,快乐幸福的人,和谐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教育实践的本质、社会意识的基本功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及理想的本质等基本理论为依据,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属性、社会政治属性、第二生产力属性、现代管理和理想属性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中颇有新意。  相似文献   

7.
试论主体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教育的哲学依据主要体现为 :人性———人是社会存在物 ;人的本质———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主体性———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 ;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然属性、社会本质、心理素质和综合作用基础上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的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变得越来越复杂。人文精神的弘扬、心理素质的健全、精神家园的营造等已是关系到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突出问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问题意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人性认定方面重新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以精神造就品质的能力,真正担负起建构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品质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促进人的人性丰富和完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意义之所在。准确认识和把握人的完整特征,既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又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根本目的。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观的转变、人的精神失落呼唤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共同呼唤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而人的实践活动及其生成性、发展性、开放性和可塑性的特性,则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双方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本质上具有精神交往的普遍属性,并体现为价值导向的精神交往和核心价值导向的精神交往,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的本质呈现出层次性。深刻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的精神交往本质,始终以核心价值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对于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的正确价值导向,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的深化发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作用的实际成效,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在其创新过程中,有正确理论的引领,才会发展和创新,否则就会遭受挫折和倒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塑造人,使人得以全面发展,彰显人文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精神为依托,处理好科学性和政治性的关系,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保持鲜活生命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和集团所共同具有的,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时代性。当前全球化经济、科技的发展,对我国思想领域造成了很大影响,迫切要求顺应时代形势改革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三个本质层次,揭示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路向,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育过程也应呈现个体意识的培育到公民意识,再上升到中国共产党政党意识培育的阶梯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为培育新时代的新中国人提供了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所以有必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基础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人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因素,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存在理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人学意蕴,可以得出人的存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基点的结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以人的存在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为前提,从人的物质性和精神性、个人和社会、社会交往角度出发,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平台和依据。从人的存在的实然性和应然性出发,以主体的受动性和能动性为起点,实现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规律与合目的性。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都是有思想、有主见、有实践能力的社会的人。马克思的人性观是从哲学的高度对人本质所做最高的理论概括,它为我们科学的认识人、教育人、发展人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简要阐述,并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点为基础,分析了人性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及对“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性假设不仅以某种本体论为基础,而且预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论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建立在彻底的唯物主义本体论之上,不仅回答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问题,而且预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任务就是建构和谐人性,推动人从自由个体走向历史主体。  相似文献   

16.
人性假设是教育管理思想发展的基本理论之源。教育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具有以预成性人性观为逻辑基础,以生成性人性观为演绎前提,以人性自由为终极目的的基本特征。教育管理思想的演进与人们对人性认识的深化相伴而生,在西方教育管理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等人性假设。经由哲学反思可以发现,它们都存在强调片面人性,忽视整体人性;重视预成人性,轻视人性生成;偏重人性"管理",忽略人性"教育"等认识弊端。实现教育管理思想的当代变迁,应首先完成教育管理人性观念从还原论到整体论,从预成论到生成论,从本体论到实践论的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要为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强调教育对人的发展和塑造功能,强调教育对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重大作用,强调教育的人本性,大力倡导人文精神教育,这不仅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更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一、政治课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现实价值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这种精神形成于人类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以及自我需…  相似文献   

18.
人性假设不仅以某种本体论为基础,而且预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论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建立在彻底的唯物主义本体论之上,不仅回答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问题,而且预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任务就是建构和谐人性,推动人从自由个体走向历史主体。  相似文献   

19.
公共意识是当代生活世界中使用较频繁的一个词汇,培育现代公共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既是改善公共生活、建构公共秩序的基础和关键,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其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新时期,作为中国社会所特有的社会化模式,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育当代中国公民的公共意识,促进人的社会化,夯实社会和谐发展的人学基础,基于此,分析和探讨文章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意识培育中的价值、应把握的原则及应然路径是亟待探讨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以“人”为出发点,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归宿,其实质是尊重人、塑造人、培养人、提升人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视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它应该是人性的塑造、发展、解放与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