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1.要先练好一种流派的太极拳,再练其他。有公园的太极拳辅导站里,众多太极拳爱好者跟着辅导员听着音乐打太极拳,而且是一个套路接着一个套路地练,简化24式太极拳、48式太极拳、杨式竞赛套路、吴式竞赛套路、陈式竞赛套路、孙式竞赛套路、32式太极剑等等,整个练完也差不多一小时了,满头大汗。我个人认为这只仅仅达到了锻炼身体的要求,而要想练好太极拳是绝对不能这样的。虽然各种流派太极拳的拳理相通,但每个流派太极拳的特点不同,练习的方法也不一样。如果在没有系统地掌握好一种流派的太极拳之前,每天每个流派的太极拳不断重复地打下来,一定会打成四不像的。  相似文献   

2.
盛杰  包云 《体育师友》2013,(1):17-18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是中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56年整理编排制定的太极拳基础套路。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又称"24式太极拳",它是在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简化、整理而成的大众入门普及套路。其动作结构和套路编排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便于掌握,是社会和学校初学者入门的基础学练套路。这套太极拳教法口令提示,是笔者在讲授太极拳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奥林匹克运动的丰富发展,现代竞技武术太极拳套路的难度加大,比赛竞技性增强,艺术价值的要求也更高,但量化精确化的结果会影响到太极拳作为表演类项目原有的丰富和多样性。因此,太极拳套路创编能力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太极拳创编水平的高低以及太极拳套路创编的本质特征和太极拳套路创编的依据和原则是发展太极拳的根源也是本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进行研究,发现太极拳自产生发展至今,经历了原始创新、继承创新和普及创新三个阶段.原始创新阶段,陈式太极拳得以形成;继承创新阶段,杨、武、吴、孙式太极拳显现于世;普及创新阶段,太极拳、剑普及套路,太极拳、剑竞赛套路、段位太极拳、械套路相继问世.  相似文献   

5.
周英南 《武当》2006,(6):11-12
简化太极拳(24式)和88式太极拳是原国家体委运动司分别于1950 年代中期和后期,根据杨式太极拳(杨澄甫大架)组织编写的。这两套拳编写修改后即向全国普及推广。自此,太极拳运动开展日益广泛,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体育活动。1993 年5月,中国武术研究院和中国武术协会在各派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了 42式太极拳,并作为国家规范化竞赛套路推广普及。上述套路,通常称为“国家套路”或“表演、竞赛套路”,以区别于传统套路。  相似文献   

6.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4,(8):56-57
两年前我开始学习太极拳竞赛套路,我每天坚持练习太极拳,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我深深地迷上了太极拳。最近我在练习太极拳竞赛套路的同时,也练习传统的陈式太极拳套路。可是不知是什么原因,这一段时间练完太极拳后,我总感觉膝关节酸胀,浑身疲乏、嗜睡。请问这种现象是练习太极拳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后出现的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7.
太极之美     
自娱和娱人,是太极拳套路运动的美学功能,也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功能。太极拳套路的运动美,不仅是历代套路创编者的艺术积累,而且是广大套路演练者的艺术发挥。太极拳运动不但有外显的手、眼、身、步的婉转运行和英武造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生理健康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研究太极拳套路、太极拳推手对大学生的影响效果,为进一步开展太极拳运动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实验组大学生进行太极拳套路与推手练习,并在实验前后测试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太极拳套路练习对大学生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影响显著(P≤0.05);太极拳推...  相似文献   

9.
仰东 《中华武术》2000,(9):33-33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体育的瑰宝,作为强身、防病和治病的方法在民间广泛流传,形成了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五大流派。44年前,为了更好地在人民群众中普及太极拳,有关专家创编了二十四式太极拳,以后又相继创编了四十八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它们都属于太极拳简化套路的范畴。如何正确认识传统套路与简化套路的关系,对我们研究发展太极拳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太极拳的训练体系中,套路技术训练是知己的功夫,推手技术训练是知人的功夫,也是检验太极拳技术水平的一种途径。在太极拳套路技术训练和推手  相似文献   

11.
原地太极拳系列套路,在几家武术杂志分别刊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教学录像,并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台湾大展出版社出版发行系列丛书及VCD光盘之后,关爱原地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一些爱好者来信提出,已推出的几个套路,某些动作难度较大,有碍于原地太极拳的普及。为此,作者从传统太极拳套路中挑选出最基本  相似文献   

12.
长拳与太极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在武术套路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流派繁多,百家争鸣,套路的归类也是众说纷纭。但普遍认为拳术有内家与外家之分,其中太极拳和长拳分别为这两家的代表项目,也是最为流行的套路。尤其是太极拳,近几年的发展更是有目共睹,不仅重新编排了五种不同的竞赛套路,并且专门设制了太极拳比赛大会,标志着套路的发展不断走向成熟。亦标志着这二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太极拳推手运动的普及与提高,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组织有关太极拳名家,共同研究、创编了《太极拳推手对练套路》,并与北京武术院联合摄制成教学录像片。 这个推手对练套路是以王宗岳《太极拳论》为理论根据,在传统太极拳推手法的基础上,综合各家之长创  相似文献   

14.
孙建国 《武当》2011,(4):14
太极拳推手是检验太极拳套路及身法正确与否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双方知己功夫和知彼功夫的一种习练手段。通过一段时间或几年的太极拳套路的演练后,一定要通过太极推手的方法来验证是否合乎太极拳内外三合之要领。  相似文献   

15.
汪新华 《中华武术》2001,(12):28-28
原国家体委运动司集多位太极拳专家之力于1956年创编了普及型太极拳,即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45年来这个套路为推动太极拳运动的发展、为全民健身立下了汗马功劳,真不愧为“经典套路”。我们安徽祁门县太极拳协会十年来致力于太极拳的推广,均从简化太极拳教起,此套成了每个热爱太极拳者应知应会的基础拳。  相似文献   

16.
周瑞萍 《精武》2009,(5):12-13
跟冷先锋师傅学习陈式太极拳及国家竞赛套路不觉已有一年了,早在2005年的夏天,一次大型的太极拳观摩表演中,他的徒弟们在表演太极拳(陈式56式竞赛套路,当时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套路,只知道是太极拳,是后来学习才知道的),是一项集体表演,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把一套太极拳表演得淋漓尽致,刚柔相济,快慢相间,  相似文献   

17.
我想请教如下几个问题。1、演练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108式和85式,是不是越慢越好?打一套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应该用多长时间合适?  相似文献   

18.
周:李老师,能不能请你谈谈太极拳用架与其他太极拳套路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特点?李琏:其实,太极拳用架的基本要求,如虚灵顶劲、涵胸拔背、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松腰松胯等与太极拳的其他套路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太极拳起式是引导太极拳练习进入意境和状态、由无极生太极的过程,对于统领太极拳整套套路、保证太极拳质量至关重要。起式动作不准确,套路练习的标准就会降低,质量就会下降,意念的走向和动作的规范性等就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 四、太极拳技术训练 太极拳的技术训练主要包括太极拳基本功、基本技术动作和套路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