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黄牛     
老黄牛使尽了最后一口力气,微笑着倒在犁头边,躺在用汗水和心血耕耘的大地上。老黄牛为农民辛劳一生,累死以后,农民十分怀念它,就给老黄牛建了一座纪念碑。碑上的老黄牛雕像依旧是老样子:埋头拉犁,耕耘大地。碑上隽刻着八个金  相似文献   

2.
<正>(1)“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诗人笔下的老黄牛一生深耕细作,一步一个脚印,永远低头前行。“老黄牛”成为埋头苦干、吃苦耐劳的代名词。“老黄牛”精神需要传承和发扬,只有不让“老黄牛”吃苦又吃亏,保护关心好“老黄牛”式的干部,才能够激发培养出更多的“老黄牛”。  相似文献   

3.
宝宝屋     
老黄牛下岗了,天天呆在家里真难受。小喜鹊和红蝴蝶决定去看看老黄牛,他们一边走,一边议论:“老黄牛年轻时力气挺大,工作起来也很卖力,现在下岗了,也真够难受的。”“是啊,老黄牛怎么会闲得住呢?难怪他心情不好,要是有活让他干那该多好啊!”……  相似文献   

4.
小马择友     
小马有一天问见多识广的老黄牛爷爷:“老黄牛爷爷,在茫茫大草原,谁能成为我的好朋友呢?  相似文献   

5.
我看到了这样一篇小小说——《老黄牛》,大概意思如下:老师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题目叫“老黄牛”。晚饭后,云云就趴在桌子上写开了。她是这样开篇的:“我不喜欢老黄牛,身上脏兮兮的,不讲卫生,走起路来慢腾腾的,很笨……”这时,站在背后的妈妈大声说:“走题了。”云云认真地说:“我还没写完呢,我还要帮老黄牛改正缺点,让它天天洗澡,养成好习惯。”  相似文献   

6.
在评选先进教师和市教师代表大会代表时,五十中学的教职工们不约而同地说“老黄牛”再合适不过了。大家一致赞成的“老黄牛”就是该校化学教研组组长、越南归国华侨黄兴老师。  相似文献   

7.
对牛弹琴     
<正>春天来了,音乐发烧友豹豹总喜欢在晴天的时候到野外弹琴,自娱自乐。一天,他又来到桃红柳绿的河堤上弹琴,看见老黄牛独自在一边吃草。于是豹豹就想弹支曲子给老黄牛助助兴。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没想到老黄牛根本就不理不睬,自顾自地吃草。豹豹把最拿手的曲子都弹出来了,黄牛还是像没听到一样。  相似文献   

8.
老黄牛     
“这次习作,咱们写一种比较熟悉的动物,这种动物在我们农村随处可见,它就是老黄牛!”姜老师话音刚落,张帆就学老黄牛的叫声:“哞——哞——”秦天瞪着眼睛,手扒着眼皮,也发出“哞哞”声。  相似文献   

9.
小猫种鱼     
有一天,小猫去看望奶奶。走到半路上, 他看见一头老黄牛在耕地,  相似文献   

10.
一只瘸腿的狐狸做生意赔了本,没有钱买吃的,饿得肚子咕咕叫,走起路来直晃悠.老黄牛走过来,问:“狐狸,你这是怎么啦?”狐狸看了老黄牛一眼说:“饿的,都三天没吃东西了!”。老黄牛劝道:“要想有饭吃,就得参加劳动!”说完,就干活儿去了,“哼,劳动?劳动多累呀!”狐狸眼珠子一转,“嗯,我有个好主意.”  相似文献   

11.
诗人臧克家晚年写过一首《老黄牛》:"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短,不待扬鞭自奋蹄。"诗人以"老黄牛"自喻,珍惜年华,自警自策,意境特高。在他85岁寿辰时又题《自勉诗》:"同志众  相似文献   

12.
我姥爷家养了一头老黄牛,耕田,拉车,样样都少不了它。大家都很喜欢它,可它就是太倔了。一个夏日的傍晚,老黄牛一头挣开绳索,趁大家不注意,溜了。待大家反应过来时,它早已跑出十米开外  相似文献   

13.
小牛犊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去爷爷家。刚到爷爷家,我就听见“哞——”的声音,转身一看,原来是一头老黄牛,我友好地和它打招呼,它也友好地朝我甩甩尾巴。在我和老黄牛玩的时候,爷爷笑眯眯地说:“老黄牛呀,快生小牛了。”我听了,乐得一蹦三尺高,高兴地说:“太好了!”这几天,我天天都盼着小牛犊快快出生,好让我看到它长什么样子。所以,我几乎天天都去看老牛的肚子,有时还送点青草给它。和它熟悉了以后,我还能摸摸它的肚子呢!过了一个星期,小牛犊终于出生了。早晨的阳光照到它们母子身上:小牛犊依偎在它妈妈的脚边,老黄牛那亮亮的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  相似文献   

14.
望归     
正从山上下来,我赶着牛羊,一头老黄牛和两只羊。老黄牛已经很老,但对于农活熟门熟路,尚存的力气还能勉强对付板结的田土。两只羊都是白羊,母子俩。老黄牛温顺地沿路而行,两只羊时而跳入路边的菜园,仓促地啃上一口青菜,又迅疾地回到路上。看到小羊调皮,我就捡起小石子扔它。它咩一声窜出菜地,有时候菜地里藏匿着一些不知名的小鸟,被突如其来的小石子惊吓,扑棱而起,划破逐渐厚起来的晚岚。我朝山脚下望去,平时  相似文献   

15.
教师过多的讲解,过多的包办替代,给予学生过多的依赖机会,极有可能导致他们能力萎缩。因而闷头苦干的老黄牛传统做法显然已不适合时代的潮流,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要学会从“苦干”走向“巧干”,教师要学会懒一点,要敢于放手,明确“学生主体”。概言之:莫做“老黄牛”,学当“懒老师”。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有的学生喜欢长颈鹿,有的学生喜欢乌龟,这些便是他们的独特感受,也是生活经验使然。老黄牛的谦虚、诚实,默默地为人类服务,绝对是一种美德,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必须具备的美德之一。文以载道,让学生接受或理解老黄牛的这种精神,是学习《比脖子》一文的主要目标。如果说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是强调发展个性,那么学习老黄牛的谦虚、为人类服务的精神便是所有学生都应接受的共性。在这里既要保护学生的个性,更不应忽视这个共性。所谓鱼和熊掌必须兼得。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黄牛啃木     
陈步华  李萍 《现代语文》2005,(10):40-40
在牧场里生活着一只老黄牛,而在牧场旁边的 老鼠洞里生活着一只爱磨牙的大老鼠。 一天,老鼠偷粮回来,吃了一顿饱饭。接着, 他照例拿起木头磨牙,把牙齿磨得又光又亮。可 是,真不巧,老鼠磨牙的声音竟被牧场里的那只老 黄牛听见了,那只老黄牛脾气古怪,也不知什么原 因,最不爱听用木头磨牙的声音了。  相似文献   

18.
可敬的老黄牛──孙述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舞台,通渭县二中教师孙述尧,选择了三尺讲台。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不计名利,不畏辛劳,象老黄牛一样默默奉献。37年没有请过一天事假,没有缺过一节课,带了35个班,教了三千多名学生。他多次受到表彰奖励,1993...  相似文献   

19.
老黄牛是叹着气走进牛棚的,步伐比平时显得更沉重。“嗯?”他突然不相信地睁大眼睛,“千里马,你怎么来了?”“等你好久啦,老兄。刚出趟远门回来,看看老朋友。”千里马的声音是兴高采烈的。“我还以为你又被……唉,不说啦,那段日子真是……”老黄牛顿了好半天。“千里马养在牛棚里,你不知你那时瘦得多厉害。运货了,  相似文献   

20.
最近,读了一篇《我们的课堂不需要“老黄牛”》,感触很深。文章说:陈老师,是某学校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之一。她向来以教学认真负责、教而不厌著称。因此,教学成绩一直不错,是年轻教师学习的楷模。但在期末的学生“打分评教”中,学校主管领导却意外地发现,陈老师的分数都不高。还有许多学生在陈老师的“评价建议”一栏里醒目地写着:我们的课堂不需要“老黄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