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需要有创造型教师来培养.师范院校要培养创造型教师,首先要树立创造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随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而发展的,创造教育思想的提出旨在克服以往教育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创造能力.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培养创造型教师的起点是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改革现行师范院校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培养创造型教师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创造型教师是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教育履行自身责任的需要,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但是,师范院校培养创造型教师还面临着诸多理念、制度和机制方面的障碍。为此,师范院校应当加强教师教育者专业培训、完善学校内部治理机制、建设创造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以及搭建创造型教师教育实践平台,为创造型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更适宜的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3.
一、调查说明 (一)促进创造型教师成长的意义 著名的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最重要的活动更需要创造,而创造教育的实施首要的是必须有一大批创造型教师.当前,对于创造型教师的概念虽然还未能取得一致意见,但是国内外教育界对于创造型教师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资料,关于创造型教师的基本特征已经有了不少共识.  相似文献   

4.
何水长 《考试》2009,(6):37-37,42
推行创造教育,首先应有高素质创造型教师。只有高素质创造型教师,才能承担起培养大批创造人才的时代重任。本文从认识创造型教师论述概述中,结合自身周边的实际情况,认为创造型教师应具备:一、要具有开放的科学文化专业知识结构;二、要具有先进的创造教育理念;三、要具有高尚完美的人格魅力;四、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国际教育界不少关于教师类型与创造教育关系的研究都证实,教师在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创造型教师就难以造就创造型学生,其原因就在于教师类型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从而影响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其一,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受教育观念支配的,创造型教师自然具有创造教育观点,喜欢营造有利于创造的环境氛围,实施创造性的教育。这样的环境与教育正好适合创造型学生的需要,可以使创造型学生如鱼得水。  相似文献   

6.
创造型教师是指那些具有创造性教育观念、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积极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境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师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现代教育,刨造型教师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他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至关重要,他能够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需要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要从小培养,从创造教育抓起。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开发学生创造力,提高学生创造素质而实施的一种教育。创造教育不是要让学生搞什么重大发明创造,重在激发学生创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创造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创造教育,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呼唤学生的创造本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形成学生的创造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时代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教育需要创造型教师来支撑。本从创造型教师的素质构成及培养两个方面,阐述创造型教师应该是具备了各种创造性素质并能够胜任创造教育任务的教师,创造型教师的培养,既有主观方面的自我培养,又有 客观方面的环境培养,从而使得教师符合新世纪新教师的角色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举国上下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创造教育似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涌向学校,重视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创造教育,只有通过创造型教师的培养才能催生出一批又一批创造型人才。因此,怎样培养创造型教师是目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