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构游戏作为幼儿期的一种典型游戏形式,对幼儿的发展有独特的价值。在中班"爱家乡"主题建构游戏中,教师以深入观察了解幼儿为前提,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玩玩等方式让幼儿充分与环境互动,丰富主题建构经验;通过收集、自制、组合等方式让幼儿与材料有效互动,激发建构兴趣;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多元互动策略的运用,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幼儿建构水平,有效推进建构游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1,(17):167-168
建构游戏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积极、童趣、形象的游戏环境,并投放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适合幼儿建构游戏的多样性材料,让他们在建构中积极快乐探索,并以材料游戏互动。  相似文献   

3.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以自主的、多样化的游戏活动方式,通过和游戏材料互动自发进行的无意性学习。幼儿在操作、摆弄材料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幼儿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通过操作材料实现其娱乐功能的同时实现了其教育功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创设一个吸引幼儿、引导幼儿、支持幼儿活动的区域环境,投放适宜的材料,采取不同的有效策略,让幼儿充分活动,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莉 《考试周刊》2014,(99):190-191
作为幼儿学习和探索的桥梁,材料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众多幼儿园游戏当中,建构游戏属于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开展一系列建构游戏,能够对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使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协商与合作能力得以提升。要想使建构游戏的最大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必须针对建构游戏进行有效的低结构材料投放。  相似文献   

5.
陈青 《教师》2019,(12):127-128
在幼儿园中,区域游戏扮演着建构新经验、引导幼儿参与互动,满足幼儿游戏需求的角色,是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幼儿教育形式。尤其是"共享区域游戏",是在两份文件的指导下所产生的区域游戏新理念。教师加以科学创设与指导,有利于幼儿在游戏空间、游戏材料与游戏经验等方面的共享与互动。  相似文献   

6.
积木是幼儿喜欢的游戏材料之一,丰富的积木建构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与发展的机会,比如探究数与量,发展儿童空间技能,运用象征符号,以及发展社会情感技能等。一、积木区现状研究分析几乎每个班级都会在班级内创设一个积木建构区,老师们往往会用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去对待它。偶尔更换材料,很少在区域里与幼儿互动,很少与幼儿讨论如...  相似文献   

7.
姜雪萍 《教师》2013,(10):52-5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材料是幼儿游戏的物质支柱,幼儿是在游戏中通过与玩具材料的互动中学习和发展的。自主性游戏是深受幼儿喜欢的游戏类型,它对培养其创造力、想象力、交往能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如何为自主性游戏提供适宜的材料,发挥材料的作用,提高游戏质量呢?一、材料投放要适合不同  相似文献   

8.
<正>游戏是幼儿的基本生活方式,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工具,是教师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认知结构。如果游戏中对游戏材料投放得当,便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游戏活动兴趣,使游戏材料和幼儿的游戏活动真正互动起来。那么游戏活动的材料跟着孩子什么走?怎么走呢?教师该如何投放?一、跟着孩子的兴趣走——趣味性投放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的关键因素是游戏材料的投放。  相似文献   

9.
利红宇 《教师》2019,(16):115-116
沙水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地与空间、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情境性活动,教师创设开放的、动态、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与循环互动的支持策略有利于大班幼儿在沙水游戏中利用旧经验建构新经验自主发展。文章就创设沙水游戏环境及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指导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促进大班幼儿自主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在幼儿园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是各种人际关系的核心,贯穿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等各个场景。在游戏过程中,很多教师在与幼儿互动时,过多地干涉、限制幼儿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不能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交流,达不到有效的师生互动。在游戏活动中如何来实现师生有效互动呢?一、观察幼儿与环境互动反应,不断调整游戏环境1.关注幼儿的反应,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与环境互动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幼教改革不断深入,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在不断更新,教育行为在不断改善。只有当教师与幼儿在游戏中形成积极、有效的互动,游戏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独特教育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作者在幼儿游戏中如何进行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建构进行讨论,通过积极互动提高游戏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幼儿建构游戏是幼儿园区域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习惯养成、动手操作、思维发展及多元智能开发等具有重要教育价值,其核心是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投放。要从生活与发展,增强幼儿教师建构游戏材料意识;类型与层次,总结幼儿教师建构材料选择方法;适切与时机,精练幼儿教师建构材料投放策略;迭代与升级,建立建构游戏材料持续更新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材料选择与投放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正>《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明确指出,教师要“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创建多样化的活动区域,支持幼儿建构、探索、阅读,确保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开展,创建适合幼儿探索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与材料互动,已经成为幼教人的共识。中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初步发展,虽然对排列、垒高等建构技能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但其建构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仍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14.
建构游戏是通过操作各种建构材料,运用思维、想象和动作操作,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为一体。建构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和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在协商、谦让、轮流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幼儿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作为幼儿自主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成长有深刻的影响。在区域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与教师的互动对幼儿的成长、发育以及身心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通过深入分析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特点,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区角游戏环境,投放适宜的区角游戏材料,在游戏中体现富有亲和力的平等的师幼互动关系,确立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的结构游戏经常存在着这样的现象:班级配备了各种各样的建构材料,但幼儿却唯独喜欢拼插花片,那些价钱高且同样美观的建构材料,则往往成为班级里的一种昂贵摆设.怎样才能亮出建构的风采,使班上的建构材料"活"起来,让这些材料与幼儿充分地互动起来呢?下面就结合本人所组织的一个大班结构游戏的案例,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合作是孩子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素质,培养幼儿的合作品质至关重要。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品质未尝不是一条有效途径。建构游戏离不开建构材料,本文以“主体建筑物”这种材料为媒介,对中班幼儿建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进行有效性分析,并结合实例论证“主体建筑物”投放对幼儿合作品质培养的合理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程英 《福建教育》2011,(4):24-28
建构游戏是指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玩具以及建构材料,构造物体形象、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建构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搭建、拆除,不断探索各种建构玩具与材料的操作方式,这能很好地满足幼儿活动的心理需要,增强手指的力度与大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增强幼儿对物体物理特性的感性认识,形成基本数概念,提高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发展幼儿创造性与审美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张蕊  侯霞珍 《辽宁教育》2012,(21):24-26
合作是孩子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素质,培养幼儿的合作品质至关重要。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品质未尝不是一条有效途径。建构游戏离不开建构材料,本文以"主体建筑物"这种材料为媒介,对中班幼儿建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进行有效性分析,并结合实例论证"主体建筑物"投放对幼儿合作品质培养的合理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周婷婷  盖玉泽 《天津教育》2023,(28):162-164
<正>自主游戏分享是指教师通过对幼儿游戏中表现的观察和解读,使幼儿游戏中建构的个性化经验辐射到集体范围,为下次游戏的开展做好经验和材料等方面的准备,而组织幼儿就其开展的自主游戏进行讲述、交流和分析的活动过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教师要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由此可见,自主游戏分享环节是提升游戏质量、促进有效师幼互动的关键环节,组织好此环节是一件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