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贺建成 《钓鱼》2010,(23):46-46
三、热淡冷浓原则 炎热天的水温高,水底的微生物生长、发酵快,水质变浑变坏,在多数养殖水中,鱼的趋温本能和耐肥能力直接影响到鱼的摄食习惯,高温下的养殖水中。它们会对淡味饵更感兴趣,人们也会选择淡香淡腥之类饵料诱鱼钓鱼。比如热天钓鲫鱼、鲤鱼。就可以用糠饼粉、豆粉之类淡香饵打窝或用作卤饵钓鱼。  相似文献   

2.
马建华  刘少才 《钓鱼》2007,(8S):24-25
(三)饵料的物理状态。掌握了上述配饵原则,还需要知道采取什么方式改变饵料的状态。好的饵料状态是有利于形成诱鱼区诱鱼、鱼吞饵进嘴时不挡嘴、扬竿时不挡钩。具体讲,它包括饵料的软硬、黏度、化散速度、比重大小、内含成分的颗粒粗细、钩上的残留物多少等方面。在不同的鱼情下对上述指标有不同的要求,钓底层大鱼时,要求饵的比重大,  相似文献   

3.
秦犁 《钓鱼》2006,(23):24-25
莫之光又中彩了。4场混合鱼得两个1分,一个2分,一个3分,以积7分在家门口拿了“06激情“红健杯”杭州站”的冠军。有人这么说,钓混养鱼和钓鲫是两种不同的技术,用钓鲫技术钓混合鱼是不行的。理由如下:1.混养鱼杂,食性、吃口不同,很难用钓鲫鱼的钓组和一种钓饵将它们一钩收尽;2.混养鱼有排它性,大鱼聚窝了,鲫鱼挤不进去;3.中草鱼或鲤鱼后窝就搅了,耽误时间鱼。由此引伸出的理由还有很多,比如大鱼习惯吃“死”饵,鲫鱼嗜好动态饵,在钓术取舍上是有所区别的  相似文献   

4.
无味料     
张炎冰 《钓鱼》2013,(16):11-11
钓鱼,浓引淡钓,竞技钓鱼更甚。用浓腥浓香饵招鱼、引鱼,可是一段时间后鱼浮躁了,嗅觉迟钝了,用浓腥浓香不如淡腥淡香,再后来淡味也不行了,要用无味的米饭粒和不加任何调料的面团。诱钓分离的传统钓时代,钓鲫鱼、鲤鱼用米饭粒、面团、煮熟的红薯块、蛆或蚯蚓。其中红薯是香甜饵,蛆、蚯蚓是腥膻饵,米饭粒、面团除了色白什么味都没有。商品饵中的尺上、  相似文献   

5.
杨毅 《钓鱼》2009,(18):16-17
河道中的鲫鱼与养殖鱼最大的不同,就是天气开始炎热时,它们的喜好也会有些偏腥香。在京杭运河的垂钓经验告诉我:即便是野生鱼,对于商品钓饵的状态和味感也是能够认同的。有些钓手回避腥饵、虫饵的主要原因,就是它会闹小鱼。人工合成的纯香味道的钓饵,对于河道内的野生鱼来说,接受需要有一个认知的过程,而加速这个认知过程的方法,就是饵料使用时做到诱钓合一。  相似文献   

6.
马建华 《钓鱼》2005,(24):28-29
悬坠钓的战术 1悬坠钓的诱鱼 悬坠钓的诱鱼就是钓手采用对鱼的味觉、视觉有强烈诱惑力的饵料,通过钓手的技术动作对钓点附近的鱼进行反复刺激,使其被诱集到钓点并产生强烈的索饵欲望的行为。为达成诱鱼的目的,首先要求诱鱼的饵料必须是鱼非常喜欢吃的饵料,饵料的味道可以比钓饵的味道更重一些,以便于尽快将就近的鱼诱集到窝内。  相似文献   

7.
杨传昕 《钓鱼》2012,(10):47-47
我认为,如能利用一些自然材料,配制出诱鱼效果好的饵料来,是一件极大的乐事。近些年来,我利用一些经济的花草、庄稼、粮食等配制了十几种诱钓鲤、鲫、草等鱼的饵料。现把我用油菜花配制的钓鲫、鲤的饵料介绍给广大钓友,大家不妨一试,看看效果如何。一、碎油菜花混合钓鲤饵诱饵原料:碎油菜花、药酒、豆饼、麦麸、玉米、蜂蜜。准备工作:泡制药酒,在500毫升白酒里,放入丁香12~15粒、白芷一元钱量的1/2,泡20天左右即成药酒;把豆饼碾碎成小米大小颗粒,用文火炒熟;把麦麸用文火炒熟(切忌炒焦);  相似文献   

8.
刘定龙 《垂钓》2009,(8):30-32
一、鱼窝是钓位、饵料、用饵的正确结合 “三分钓技七分钓位”,在鱼不能去的地方,饵料再好也没法钓。钓位对整个垂钓结果一票否决,这就叫“七分钓位”。从饵料方面看,饵是诱鱼的,也是钓鱼的。在同一水域、类似的钓位,饵料的味型、状态和用法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味型决定了鱼会不会被饵吸引,状态和用法决定了鱼在窝子中的数量多少和位置(是在上层、中层还是在下层)。  相似文献   

9.
春钓八要素     
一、钓法。春季钓鱼要灵活,不能死守在一个钓位上,要勤挪动,找鱼钓。选择不同深度,不同离岸距离之处,多打几个窝钓,哪个窝先发,钓哪个窝,哪个窝有鱼钓哪个窝。二、饵料。天冷水凉,饵料的味道散发慢了,距离远了,自然诱鱼的效果也就差了。根据以上原因,建议改夏、秋季的香甜味为腥  相似文献   

10.
疯钓鲫问答     
《钓鱼》2006,(4):62-62
自钓鱼王公司推出“疯钓鲫”以来,的。广大钓友使用后均取得了巨大的收获,反问:请将疯钓鲫与其它品牌的饵料响强烈,惊叹效果神奇。但也有部分钓友进行对比,以说明它的优势好吗?对此提出疑问,下面就结合普通钓友的实答:疯系列产品除具备其它台钓饵例来解释部分钓友的疑问。雾化快、手感好的基本要求外,还添加了问:我是一名从传统钓刚转向悬坠独特的诱鱼物质,具有诱鱼快、上钩率高钓的钓友,由许多钓友那里得知,他们用的特点。产品可搓可拉,不返潮。另外一般疯钓鲫在钓鱼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我想使用竞技饵时,像抓中药一样,这加一点,请问贵公司…  相似文献   

11.
李世新 《垂钓》2006,6(10):21-22
休闲钓鱼同样要根据所钓对象鱼来配制钓饵,配制饵料的要点有二:一是饵料的味型;二是饵料的物理状态。钓饵的味型大致分为清香饵和腥香饵两大类(针对鲢鳙的酸臭饵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习惯上人们称为香饵和腥饵。有些人又将钓饵进一步细化,分为清香型、浓香型和腥香型和浓腥型。香饵以农作物、植物为主,如马铃薯、红薯、玉米等;添加剂如:蛋奶香精、草莓香精、风梨香精、香虎等。腥饵是在香型饵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动物干粉制品,如鸡、鸭、鱼的内脏及虾粉、鱼骨粉等,人的嗅觉表现为腥;添加剂如:蚕蛹液、红虫粉、蚯蚓粉等。  相似文献   

12.
贺建成 《钓鱼》2007,(8X):41-43
诱鱼也叫引鱼,诱鱼而钓就是引鱼而钓,或叫诱钓和引钓。是钓鱼技术中的一种主要手段,要想钓好鱼,多钓鱼,必须诱好鱼。不同的钓鱼方法有不同的诱鱼方法,使用哪一种诱钓方法,是由鱼情来决定的。诱鱼的方法有如下一些:先诱后钓,先钓后诱,边诱边钓,长诱久钓以及诱钓合一和钓饵诱钓等方面。现分别介绍如下,供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纯香饵     
张炎冰 《钓鱼》2013,(9):25-25
商品饵出现后,诱钓合一了,但主诱和主钓还是有区别的。例如钓鲫鱼浓香招鱼快,纯香留鱼久:钓鲤鱼先用纯香饵招鱼,后用腥香饵或腥饵钓。  相似文献   

14.
饵料小见识     
河塘之水随季节的变化、季节自然饵料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素有春腥、夏臭、秋香、冬甜之说。 春腥。春天气温转暖,各种水生动物从蛰眠中而出,浮游生物也渐渐增多,各种鱼类出游觅食活动量加大,加之发情产卵都将带来不同的气味。这些特殊气味混合水中总之谓腥。因而在惊蛰后到夏初一段时间,多用带腥味的饵料撒窝施钓,钓获量会有明显提高。我在平时打窝的饵料中掺入搓碎的鲜鸡蛋壳或鲜鸭蛋壳效果颇佳。多年来在这个季节钓鲫,钓饵使用  相似文献   

15.
夏雨龙 《钓鱼》2008,(17):34-34
用拉饵的方法垂钓宜遵从“三适”。常见的适宜于用拉饵的方法垂钓的水体是多小鲫鱼的肥水体。拉饵垂钓的最大优点是诱钓合一,能有针对性地配制各种腥香饵料,能因地制宜地钓底钓浮,上饵速率快、扬竿频率高、中鱼几率大。而小鲫鱼的特点是好集群、摄食积极,虽为底栖鱼但有时也会上浮,  相似文献   

16.
马建华 《钓鱼》2007,(7X):22-23
对悬坠野钓饵料的要求既不同于传统钓对饵料的要求,也有别于竞技钓鱼比赛时对饵料的要求。说它不同于传统钓饵料是指悬坠野钓的饵料除了注重饵的味道和营养成分搭配外,还更加侧重饵的物理状态,对于饵的雾化、溶散、附钩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传统钓的饵料只注重饵料是否对鱼的口味,利用饵料的物理状态诱鱼的作用却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邹卫平 《钓鱼》2006,(14):37-37
商城钓友因为多为野钓.搓饵与拉饵用得较少,最普遍用的是包饵。原因是野钓环境中,水面积大,鱼的密度小,守钓为诱鱼中的一个明显特点。以高频率的扬竿来养窝的方法。在野钓的环境下可能多数是无意义的.甚至适得其反——容易招引杂鱼。同时也容易惊扰大鱼。因此。每一钩入水.保持“钩上有饵”与“钩在饵中”这两种状态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有时真的需要鱼不咬饵,我不动钩。另一方面,野钓的对象鱼多数情况下是不确定的,可大可小,有鲫有草。饵的大小与状态也要尽量以一当十。大小兼顾。这对于专为池钓设计的商品鱼饵的使用.带来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钓鱼不钓鲫,不能吹牛皮;钓鲫钓得好,其它不用急。”由于我偏爱的鲫,所以在长期钓鲫实践中发现一种诱鲫良方,在我们这里各水域屡试均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它不仅集鱼快而且续窝时间长,对鲫鱼有一种特有的吸引力,基本上达到了诱钓专项鱼的目的。现介绍给广大钓友:原料:麸皮500克(细一些为好),大米200克,红糖100克,椰蓉酒(用椰蓉粉泡制的酒)50克。制作方法:红糖用开水  相似文献   

19.
郅辽 《钓鱼》2007,(3X):12-13
关注结合部是因为这样一些原因:锅状水底,浅则少鱼,深又不达,竿长莫及,只能钓不深不浅;就一支浮标,鱼情复杂,信号不规范,调灵了不行,钓钝了也不行,只能钓不灵不钝;窝子里有鱼是肯定的,但不咬钩,远处有鱼不知道何时进窝,钓这种鱼就是窝里窝外,钓饵区边缘;雾化诱鱼,可是上有白鲦下有小鱼,钓鲢鳙就是半水,钓不上不下;鱼情难测,有吃腥的,有贪香的,哪一种饵都有偏颇,所以有腥香型鱼饵,合二为一也是结合。  相似文献   

20.
所谓“捏饵钓法”,就是在手竿钓原有的钩、饵外面再捏上一小块沉底即化的饵料,以达到多诱鱼、增加钓获量的目的。一、捏饵钓法的优点1.诱鱼范围大,效果持久,密集度高。捏饵钓法每次投竿都相当于“补窝”,且钩饵入水轻,不会惊动水底鱼类,因而可以达到连续诱鱼的效果,不像常规投饵补窝需要发窝时间。另外,捏饵在每次入水下沉过程中都有少量散落,扩大了诱鱼的辐射范围,大多数饵料则散化在钓点周围很小范围内,能吸引鱼集中索食。所以,捏饵钓法能很好地统一扩大诱鱼区域和缩小鱼窝面积这对矛盾,事实上,从诱鱼角度而言,捏饵钓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