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青海同仁县年都乎乡年都乎村位于县城隆雾镇边缘,居民以土族为主,村内主要通行土族保安语和藏语安多方言,村民基本是双语或多语人.不同民族的居民均掌握藏语,本村出生居民均掌握保安语,大部分人不同程度掌握当地汉语和普通话,普通话程度较好的是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只会藏语的是外村嫁入的藏族女性.藏语和保安语分别是本族家庭及族内常用语;藏语和当地汉语是族际和社会交际用语.不同民族对藏语文、普通话和汉文的认同程度最高,行为倾向也最积极;对当地汉语、当地保安语和甘肃保安语的认同程度不高,行为倾向也比较消极.  相似文献   

2.
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东北部五屯地区的居民内部使用一种既不同于汉语,也不同于土族语、保安语的非常特殊的交际用语,当地的孩子甚至把它作为母语来加以学习,学术界称之为"五屯话"。通过对五屯话声韵调系统的调查和描写,以及对五屯话音节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五屯话的语言系统主要有藏语和汉语两个来源。其语音系统明显受藏语影响较深,声母、韵母的格局倾向于藏语,音节开头使用复辅音声母的词汇几乎全部源于藏语,而其音节结构却又趋向于汉语。由于长期受到安多藏语(没有声调)的影响,五屯话的声调逐渐退化,以重音来补偿。五屯话是西北民族地区语言深度接触的产物,其语音系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混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尚义县四台蒙古营是蒙古族为主的自然村,多数蒙古族最先学会蒙古语;村民均会尚义话①,半数以上的人会普通话,近七成的人会蒙古语。尚义话是当地主要交际语,在家庭内部和本民族之间,使用蒙古语的以中老年蒙古族为主,青少年和部分中年人主要使用尚义话。村民对普通话的社会地位评价最高,对蒙古语文社会地位的评价低于汉语文,对尚义话的实用功能评价最高。因语言环境、语言态度的变化,蒙古族的蒙古语程度出现明显的代际差异,蒙古语的使用逐渐衰微。  相似文献   

4.
语言认同,是语言学界目前较为关注的话题。论文从语言态度和语言行为两个方面分析上海维吾尔族居民的语言认同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上海维吾尔族居民的语言认同和各种语言功能的分化相一致,即在族内活动和家庭中倾向于认同维吾尔语;在社会公共场合倾向于认同普通话;在所有场合,对上海话的认同都不高。  相似文献   

5.
二十年前,国语和闽南话是台湾社会的强势语言,而闽南话较之国语又略占优势。当今台湾社会,国语和闽南话仍然是强势语言,但是国语的优势远远大于闽南语。闽南人只有在家庭内部,与祖父辈、父辈交谈时及在菜市场时使用闽南话的比例超过国语,其余在面对各类交际对象、交际话题和交际场合时,使用国语的比例均超过闽南话。外省人、客家人、少数民族的国语能力、使用、评价更是远远高于闽南话。客家人和少数民族的族群对应语言已经退到家庭内部使用,在家庭之外,闽南话在客家人中的优势比客家话明显,闽南话在少数民族中和少数民族语不相上下。客家话及少数民族语处于令人堪忧的弱势。  相似文献   

6.
云南是一个民族众多的省份,研究本土少数民族的语言态度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课题研究的重点问题是:1)在昆藏族大学生对藏语、汉语和英语的态度各是如何?2)影响他们语言态度的社会因素是什么?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大部分受试者从情感角度对藏语都持较为肯定的态度,而对汉语和英语在认知角度上的态度更为积极。此外,受试者们的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他们父母的婚姻类型(属于族内还是族外)是影响他们语言态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论文摘要     
五屯人聚居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人口总数二千左右,使用着一种以长期受到藏语或许还有保安语强烈影响的汉语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逐渐具有了独特内部规律的语言。在五屯话的词汇中,汉语词占绝对优势。根据五千个词的记音材料统计,汉语词占55%强。多数汉语词与汉语发音大体相同,少数汉语词语音有明显的变化。某些同源词的“值”,在现实的五屯话和汉语里不尽相同。有些词虽是汉语的,但其表达的词义或构成方式却似乎受到周围其它语言的很大影响。以汉语词为原料创造语词或赋以新的词义,是五屯话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充实自己的词汇的一种重要手段。这  相似文献   

8.
丹巴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地区。县境内各民族使用的语言有汉语、藏语、嘉绒语、尔龚语、羌语,藏语中又有康方言和安多方言两个方言系统。丹巴各民族语言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相互影响,形成融合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新疆蒙古师范学校是新疆唯一使用蒙古语授课的中等师范学校,其家属院是乌鲁木齐市唯一的蒙古族聚居社区.社区内居住的蒙古族均为双语或多语人,其中95.5%的人会蒙古语.蒙古语虽是蒙古族家庭主要用语,但三代之间使用的蒙古语频率不同;蒙汉通婚家庭则主要使用普通话.在不同交际场合,针对不同交际对象和话题,绝大多数蒙古族转换使用不同语言或方言.随时代变迁和观念变化,蒙古族内部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出现分化,主要表现在代际和同代内部差异两方面.  相似文献   

10.
语言态度直接影响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并最终影响语言发展方向。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从情感认知、价值评价和行为倾向三个方面分析辽东半岛庄河市区居民(以下简称“庄河人”)对普通话和庄河话的态度。研究发现,庄河人形成了复合性语言认同,即对庄河话的情感认同高于普通话,而对普通话的价值认同高于庄河话,且社会价值因素是庄河人语言学习倾向的首要因素。但同时庄河人也认为庄河话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且不会为普通话所取代。庄河人的语言态度也是一个多元的价值系统,存在着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等方面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穗的农民工数量大,来源广,调查他们的语言使用和对普通话的态度具有积极的意义。调查显示,粤语在广州公共场合是仅次于普通话的强势语言。在穗农民工对普通话的态度比较积极,认同感较强。在穗农民工对自身普通话水平要求较高,对子女会说普通话的愿望强烈。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就读保山学院的来自滇西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有关语言态度的调查研究。研究表明,滇西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积极,他们在情感上对本民族语言有着天然深厚的感情,同时也高度认同普通话和英语的有用性和社会地位,认识到学好普通话和英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选取79名闽南地区幼儿(年龄4-6岁)作为研究被试,采用"匹配伪装实验"调查他们对普通话、英语、闽南语三种语言的态度。研究表明:闽南地区幼儿对普通话和英语的评价明显高于闽南语,幼儿对普通话掌握水平高,对闽南语掌握水平低,闽南语的发展存在危机;不同类型的幼儿对普通话评价差异不大,对英语和闽南语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幼儿语言态度受到学校语言教育、家庭经济水平、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影响。幼儿对闽南语存在态度与行为上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新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双语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语言态度是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从调查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大部分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对所学第二语言-汉语抱肯定态度;近80%的学生对预主语持赞同的观点;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愿意用汉语回答问题,也希望教师用汉语授课,但课后学生语言交流却又恢复到母语状态;有80.70%的学生认为双语比单语更具优势,并对能够成语人才充满信心;对学习汉语和运用本民族语言,60.53%的学生认为应该“一视同仁,认真对待”;在专业课教学语言的选择上,倾向于汉语多于倾向于母语进。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讨论了语言态度的定义问题,总结近20年来现有文献中语言态度的研究概况并归纳为5类: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研究、汉语与外语的态度差异、共同语与方言的态度差异、不同群体语言变体的研究和其他研究,进一步讨论了这5类研究的贡献和不足,探讨了语言态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隆林各族自治县是个多语地区。调查发现:语的使用者有扩大的趋势;仡佬族多数已转用汉语;西南官话是隆林各族人民的共同交际语;偏苗话是苗族六个支系的“普通话”。隆林县双语者占全县总人口的98%,壮语使用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2%。隆林各民族在本族内使用自己的语言,在社会上通用西南官话,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主张在中小学使用汉语普通话教学。并且该县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都已经用普通话教学。因此,可以预测,隆林县说普通话的人口将在5~10年内达到98%以上,成为与西南官话使用人口相等的第二共同交际语。  相似文献   

17.
藏汉语言态度测验及其分析的结论认为,在语言态度上,西藏的藏族居民对于藏语和汉语都具有较高的倾向性,但比较而言,他们对藏语的倾向性更大。  相似文献   

18.
撒拉语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之一。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青海省撒拉族大学生的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目的在于揭示撒拉语目前在语言使用和态度方面存在的一些特点,为我国撒拉族语言文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浅谈"适当利用母语"的外语教学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语教学大纲指出"尽量使用外语,适当利用母语."这是外语教学中普遍被认同和采纳的教学原则.提出这个原则是有其历史依据和现实作用的,同时也符合心理学的规律.对于母语,不应摒弃,也不应全盘采用,而应把握有度地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