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民族的文学,当其一开始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时候,都必然是诗歌与散文两大类。但诗歌与散文孰先孰后?自昔以来,极大多数文学史家都认为诗歌先于散文。首先明确提出这一问题的是沈约。他在《谢灵运传论》中说:“夫志动于中,则歌咏外发;六义所因,四始攸系,升降讴谣,纷披风什。虽虞夏以前,遗文不睹,禀气怀灵,理无或异。然则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章学诚、章太炎、闻一多、鲁迅先生都有诗歌先于散文的明确主张。当代的一些文学史家与文学史著作,如郭绍虞  相似文献   

2.
后代在文学领域内,流派众多,名家辈出,诗歌、散文、小说无不以摧璨的光芒照耀千古。唐代文学的成就不但使唐以后的文人墨客为之顶礼膜拜,而且也赢得了后世史家的一致肯定。不过,令人迷惑的是,在对有后一代文学的肯定中。史家们对初唐文学却是持否定态度的。游国恩先生等人所著的《中国文学史》称“唐初诗歌”“相反地齐梁诗风凭借帝王的势力还继续统治着诗坛”。①原中科院文学所编的《中国文学史》也认为唐初诗歌“仍是沿袭六朝的华艳风习”“唐初诗风不振”。②还有刘大杰先生所著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引清人叶奖《原诗》中语称:“…  相似文献   

3.
西晋女文学家左蕖,诗歌、词赋、散文,三者各具特色。诗歌高简质朴,感情真挚,其《啄木鸟》与陶渊明《时运》等作,被后人视为四言诗的代表;词赋则深婉迢递,个性独具,且数量之多,居先唐文学史诸女性作家之冠,并开启了辞赋史上“官怨赋”之先声;散文以宫廷应用体为主,词旨清丽,名播八蕃,影响深远。左棻的文学成就,在先唐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应引起当代文学史家们的足够注意。  相似文献   

4.
《老子》作为中国文学的经典文本,其文学史意义为许多文学史著作所“遮蔽”.《老子》“翻案”法具有创作论和文学史的双重意义。与此同时,《老子》“翻案”法开创了一个被后世创作主体广泛接受的,在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各类文体中普遍运用的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5.
通常而言,作为整体文学演变过程之记录的文学史,一般以诗歌、散文、小说等文体发展演变的形式表现出来。尽管不同文学体裁在其发展演变上有许多共同的或相近的规律可寻,但不同文体之间毕竟还有由于文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文学肇始阶段占据散文主流地位的《书》一类元典,是先于诸子散文,且对先秦语录体散文、政论散文、历史散文发生过重大影响的早期散文文体的代表。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其文学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国学大师陈寅恪生前曾呼吁编著文学编年史。他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苟今世之编著文学史者,能尽取当时诸文人之作品,考定时间先后,空间离合,而总汇于一书,如史家长编之所为,则其间必有启发,而得以知当时诸文士之各竭其才智,竞造胜境,为不可及也。”陈寅恪先生的这一期待,而今已成为现实。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傅璇琮主编的《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著《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刘跃进著《秦汉文学编年史》,相继出版问世。其他规模较小的断代或分体文学编年史,也偶有所见。而由陈文新主编的18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2006年9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则被学术界视为这一领域中最重要的建树,标志着中国文学编年史的编纂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随着中国文学编年史编纂与研究的兴盛,相关理论问题也进入了学术界的视野。比如:编年体文学史何以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渐趋兴盛?与纪传体文学史相比,编年体文学史有何长处?又有何短处?在编年体文学史的撰写中,如何既关注细节又关注“古今之变”?编年体文学史的兴盛将给中国文学研究带来哪些变化?凡此种种,都耐人寻味而又引人注目。本次发表的三篇文章,就学术界关心的部分问题做了探讨,期待学界同仁参与讨论并不吝指谬。  相似文献   

8.
国学大师陈寅恪生前曾呼吁编著文学编年史。他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苟今世之编著文学史者,能尽取当时诸文人之作品,考定时间先后,空间离合,而总汇于一书,如史家长编之所为,则其间必有启发,而得以知当时诸文士之各竭其才智,竞造胜境,为不可及也。”陈寅恪先生的这一期待,而今已成为现实。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傅璇琮主编的《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著《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刘跃进著《秦汉文学编年史》,相继出版问世。其他规模较小的断代或分体文学编年史,也偶有所见。而由陈文新主编的18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2006年9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则被学术界视为这一领域中最重要的建树,标志着中国文学编年史的编纂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随着中国文学编年史编纂与研究的兴盛,相关理论问题也进入了学术界的视野。比如:编年体文学史何以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渐趋兴盛?与纪传体文学史相比,编年体文学史有何长处?又有何短处?在编年体文学史的撰写中,如何既关注细节又关注“古今之变”?编年体文学史的兴盛将给中国文学研究带来哪些变化?凡此种种,都耐人寻味而又引人注目。本次发表的三篇文章,就学术界关心的部分问题做了探讨,期待学界同仁参与讨论并不吝指谬。  相似文献   

9.
国学大师陈寅恪生前曾呼吁编著文学编年史。他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苟今世之编著文学史者,能尽取当时诸文人之作品,考定时间先后,空间离合,而总汇于一书,如史家长编之所为,则其间必有启发,而得以知当时诸文士之各竭其才智,竞造胜境,为不可及也。”陈寅恪先生的这一期待,而今已成为现实。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傅璇琮主编的《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著《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刘跃进著《秦汉文学编年史》,相继出版问世。其他规模较小的断代或分体文学编年史,也偶有所见。而由陈文新主编的18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2006年9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则被学术界视为这一领域中最重要的建树,标志着中国文学编年史的编纂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随着中国文学编年史编纂与研究的兴盛,相关理论问题也进入了学术界的视野。比如:编年体文学史何以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渐趋兴盛?与纪传体文学史相比,编年体文学史有何长处?又有何短处?在编年体文学史的撰写中,如何既关注细节又关注“古今之变”?编年体文学史的兴盛将给中国文学研究带来哪些变化?凡此种种,都耐人寻味而又引人注目。本次发表的三篇文章,就学术界关心的部分问题做了探讨,期待学界同仁参与讨论并不吝指谬。  相似文献   

10.
金元之时,社会动荡,加上又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有些研究文学的人,囿于“唐诗、宋词、元曲”的成见,认为元诗成就不大。其实不然,一代有一代的文学。诗歌也是如此,每一个时代的诗歌也自有它的特色。吴梅在《辽金元文学史》中说:“飙流所始,同祖风  相似文献   

11.
汉魏六朝文学是先秦文学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国文学从自发走入自觉的关键性阶段,也是唐代文学大繁荣的必要准备,对后代文学发生过深远影响.按国家教委编定的"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考试"《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这一时期的文学,也应从文学史基本知识和重要作家作品两方面进行学习.文学史基本知识一、汉代文学汉代文学的主要样式,是辞赋、散文、乐府民  相似文献   

12.
体系·观念·语言——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经历了从白话文本体、社会-白话文本体、政治本体、社会-历史本体、"文学革命"本体,诸现代性本体,到现代汉语本体的变化.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回到语言载体本体.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采人文性、审美性、现代汉语文学性三者统一之标准,分为先导期、成形期、成熟期、转型期、繁荣期、多元期凡六期.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诸文体,中国现代汉语文学思潮流派,文学社团流派,都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中国现代汉语文学与西方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承传关系与源流关系.现代汉语是中国现代文学存在的语言载体,是中国现代文学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根本标志.回到现代语言本体,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命名,对时代歧见引起的分期争议等闸题的解决,对全球现代汉语热,均有意义.回到语言艺术本体的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可以科学、真实地把握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3.
王楠 《语文知识》2009,(2):93-94
史书有纪传与编年之分。20世纪以来,随着文学史撰著的兴盛,文学史撰著体例也逐渐形成近于史家纪传与史家编年相区别的传统。文学编年史侧重于文学史料、史实、史事的清理与把握,对文学发展进程进行动态的、立体的纪写,从而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学历史进程,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陈文新教授主编的十八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涵盖古今的文学编年史。赵伯陶先生分撰的《明末清初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以下简称赵著),以明末清初(1601——1700)这一风云动荡历史时期的文学为研究对象,采用编年的形式,纲目结合,全面而立体地展现了明末清初百年的文学史风貌。全书史观宏阔,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是诗歌?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与后来的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并列。诗歌在产生的初期,往往和音乐、舞蹈三者合一,不具独立的形式。《诗大序》中有一段话说得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说明了诗歌、音乐、舞蹈的密切关系,也说明了三者都是人们感情高度激动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茅盾是现代中国的文学巨匠,他的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林家铺子》、短篇小说《春蚕》、散文《白杨礼赞》等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篇《雷雨前》是茅盾1930年走出苦闷彷徨,从日本毅然返回祖国,重新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前线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林徽音的散文《纪念徐志摩去世四周年》和诗歌《别丢掉》在记事方式和表达情感方面不同,但都鲜明地再现了徐志摩与林徽音的关系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的林徽音情感世界的真实面貌,对于深入地认识和研究徐志摩和林徽音这两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先秦诸子的文章。历来有“庄孟苟韩”的称道。而其中庄子的文章,风格独特新奇,尤其引人注目。然仔细玩赏,竟不知其渊源听白,而一摊文学史对此亦鲜有涉及者,这成了我们读《庄子》的一大阈疑。且关于庄子的生卒年代,史家们的考证又前后参差,不得一致。本文拟从文章学的角度,谈谈与庄子的年代和文章有关的一些问题。在孟苟韩,庄居其首。若以年代先后论,则苟韩晚于庄孟,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庄、孟的轨先孰后。有的史家主张庄先于盘,有的则认为孟在庄先。为了始日,把手头见有几家不同意见列表于下:从上表可以看出,孟子的年代…  相似文献   

18.
柏铭久,1945年生,辽宁海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协全委会委员,万州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万州诗歌创委会主任。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校期间就与同学组织"狂飙诗社"。曾为四川省巴金文学院专业创作员,三峡文学院专业作家。曾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十月》、《青年文学》、《星星诗刊》、《诗选刊》、《中国诗人》、《绿风》、《诗潮》、《诗歌月刊》、《山花》、《中西诗歌》、《上海文学》、《萌芽》、《散文》、《人民日报》、台湾《笠》、美国《明报》等报刊发表大量诗歌、评论、散文等。出版散文诗集、诗集《沉思的风景》、《情感的边缘》、《黛水之光》、《神女峰背后》、《叙述中的抵达》、《时光之轮》、《红透的山谷》等9种。有散文诗、诗歌、散文选入《中国诗歌精选》、《中国年度最佳诗歌》、  相似文献   

19.
趣说散文     
陆文夫:真情实感是为文对散文也很难下什么定义,有些国家把诗歌和戏剧之外的文体都称之为散文,连小说也包括在内。中国人好像也是把诗歌和戏剧之外的文体归入散文,只是不把小说包括在内,但也认为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故事。我小时候读过《古文观止》,长大后便认定像《滕王阁序》那样的文章是散文。后来读冰心的《寄小读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认定这是白话散文。再后来读鲁迅的《秋夜》、《风筝》、《过客》,又觉得散文与小说,与短剧有些难分。《过客》虽是散文,却用了短剧的形式,那《风筝》可以发展成短篇,《过客》简直可以成…  相似文献   

20.
屈原,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用自己的生命铸成了不朽的诗篇.神话,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是中国文学史的瑰宝.屈原虽然没有系统的神话理论,但他在对神话的接触、理解、运用方面的造诣却是一般神话学者难以企及的.这最终决定了他在《楚辞》这一伟大诗歌巨著中,对神话的大量而精彩纷呈的文学表现,也决定了其对中国古代神话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