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等学校举债的行为分析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举债是解决高校当前和今后发展资金紧缺的有效措施。本分析了高校举债的动因和目前高校举债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高校举债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问题,提出了用“恰当举债的数学模型”来控制举债规模以及应用其它防范措施减小高校举债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举债办学是高等教育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办学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是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举债办学是可行的,高校举债有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目前资本市场状况有利于高校举债,且高校具有相应的还贷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校最佳举债规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积极运用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决定,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各个高校抓住机遇扩大规模,但资金成为“瓶颈”,举债办学成为高校加速扩容的必然。有债务就有潜在的风险。举债过多,利息负担过重;举债太少,影响高校的发展。如何把握负债尺度、规避即确定最佳举债规模是一个关键。本文从偿债能力方面进行分析,探求高校的最佳举债规模。  相似文献   

4.
高校举债及其规模控制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高等学校要发展,就必须有足够的经费做保证。在政府财政性教育拨款不会大幅度增加,学生学费不宜再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高校只有通过举债,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本论述了高校举债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高校举债规模控制的数学模型,并举例说明了该数学模型在举债规模控制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防范财政风险、金融风险,必须加强政府举债管理,从举债规模、举债项目、举债资金管理等方面把举债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以保证市级财政的可持续性和地方政府的稳定运转。  相似文献   

6.
合并高校要实现融合发展,发挥资源重组优势,就必须有足够的建设经费作保证。在高校扩招,财政性教育拨款不会大幅度增加和学费不宜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举债办学不失为一条有效的发展途径。高校举债要经过充分论证,适时适度。  相似文献   

7.
高校扩张热中蕴涵的金融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98年到2003年这5年间,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跨越式发展,毛入学率从9.8%提高到17%,许多高校的规模有了显扩张。在此期间,由于财政投入有限,高校收费标准已涨至目前的“极限”,高校巨大的经费缺口主要靠举债来弥补,银行贷款成为主要投资渠道。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健全的形势下,高等院校举债加快自身发展本无可厚非,但有些高校靠过度举债来盲目扩张、追求“大而全”和层次“升格”,最终产生的是“规模不经济”,其中蕴涵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发展性负债的适度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举债发展的“适度性”被认为是高校经济规模与其财务状况之间的一种协调状态,前者决定了高校发展规模的目标定位,而后者则决定了实现目标过程中的财务安全性。衡量高校举债发展适度性的主要原则有:收益性原则、无财务危机原则、合理偿还期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以这些原则为基础设计的一系列财务指标,可以用来判断高校发展性负债的“适度性”。  相似文献   

9.
声音     
《陕西教育》2008,(9):5-5
公办小学初中严禁举债建设 教育部部长周济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8月25日布置东北地区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时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缩小城市学校之间的差距。严禁学校举债建设。周济要求,公办小学、初中校舍建设、维修改造所需资金由政府安排,严禁学校举债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不欠债很光荣吗?其实未必。如果负债是羞耻的,不体面的,那么,以给人贷款维生的金融组织都失去存在的理由,应该关门。事实上,能不能借到钱,能不能以低息借到钱,倒是衡量一个人,一个国家或政府的信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个人举债没有什么丢人的,同理,政府举债也没有什么可指摘的。问题不在于能否举债,而在于举债是否合理,是否受到监督,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银行贷款品种日益增多,如何灵活地控制每种贷款品种的利率浮动水平,以及针对每位客户科学、合理地给出贷款利率价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提出一种差别化的贷款利率定价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实现差别化的利率定价,而且可以严格控制各种贷款品种的最低及最高上浮比例.同时,在该模型中引入信用等级机制,可激励客户向优质客户转变.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贷款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高等学校业已存在的巨额贷款,阐述了高等学校贷款具有的投资周期长,贷款金额大,担保形式和还款渠道单一等特点;探讨了用建立贷款风险预警系统、合理确定贷款规模等方法来防范贷款风险的发生;并从贷款的预算管理、保证贷款资金的专款专用及加强对贷款投资项目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高校贷款管理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纷纷出台,学生贷款制已成为学生资助的主要形式,世界各国对高校学生的贷款政策略有不同.文章主要从各国高校贷款的对象、贷款的方式、贷款的管理与申请、贷款的用途与规模及贷款的偿还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求为我国学生贷款制度的发展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4.
借词的出现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汉语从英语中吸收了大量的借词,对汉语的丰富和发展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在对英语借词的历史来源与分类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主要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从而展现借词对汉语发展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In recent years, the Public Service Loan Forgiveness program has garnered more attention among student loan borrow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a potential source of loan relief. However—at least prior to the PSLF Program Overhaul introduced in October 2021—arduous eligibility criteria, opaque communication on the part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contracted loan servicers, and ongoing threats to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program made for a skittish and frustrated group of enrollees. This article leverages a mixed methods study to explore the meaning borrowers ascribe to prospective loan forgiveness and interrogates how magical thinking contributes to enrollees' perspectives on prospective loan forgiveness. With several of these sources of meaning standing in conflict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confidence in personal prospects of loan forgiveness fairly low, we argue that magical thinking overlays the meaning of potential loan forgiveness among some borrowers.  相似文献   

16.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一种新兴的信贷机构,在缓解弱势群体资金短缺、支持农村金融建设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但小额贷款公司在运行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对小额贷款公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监管、融资、利润与风险四个方面探讨了小额贷款公司在现有框架下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最后从转制的角度提出小额贷款公司...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近30年的高校贷款相关政策来看,高校贷款的产生和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近30年来,我国高校利用银行贷款支持学校发展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外资贷款为主的时期;校办产业贷款为主和少量基建贷款时期;校园建设贷款为主的时期。当前,我国高校校园建设贷款之所以由合理的历史选择演变成为一个"问题",是高校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政府政策鼓励而高校贷款制度设计缺失的影响不容忽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如果高校的融资渠道不能发生重大变化,银行贷款仍将是我国高校发展建设的重要经费来源。  相似文献   

18.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被公认为安全性较高的信贷业务,但同样存在风险。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抵押物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和购买力风险、银行经营管理风险、政策性风险等。对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可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9.
学生贷款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必要条件,然而就现实情况来看,学生贷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与商业目标的冲突、贷款总额的不足、贷款操作的不公平和对民办学校学生的贷款歧视等。这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因而有必要对现行大学生贷款制度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高校利用银行贷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刚亮 《高教论坛》2004,(1):120-122
利用银行贷款已成为高校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加强风险意识和效益观念是利用银行贷款应注意的基本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尝试分析在日益激烈的办学竞争环境下,高校如何利用银行贷款资金促进高校快速发展,提高办学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