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大多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完美产物。《双城记》揭露了社会上层和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卑琐和凶残,以及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开始觉醒的劳苦大众的呼喊。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购买的书籍中,有一些涉及新文学版本的,书名中均含有"风景"二字.如唐文一、沐定胜编著的《消逝的风景——新文学版本录》、谢其章著录的《创刊号风景》,还有就是于润琦编著的这本《唐弢藏书:签名本风景》.另外,张泽贤的《书之五叶:民国版本知见录》《民国书影过眼录》《民国书影过眼录续集》等,虽然没有以"风景"名之,但也是图文并茂,风景独好.  相似文献   

3.
(于润琦编著,中华书局2006年12月出版)近几年购买的书籍中,有一些涉及新文学版本的,书名中均含有"风景"二字。如唐文一、沐定胜编著的《消逝的风景——新文学版本录》、谢其章著录的《创刊号风景》,还有就是于润琦编著的这本《唐弢藏书:签名本风景》。另外,张泽贤的《书之五叶:民国版本知见录》《民国书影过眼录》《民国书影过眼录续集》等,虽然没有以"风景"名之,但也是图文并茂,风景独好。于是,鉴赏新文学版本的过程,就好像是游览风景名胜。在笔者看来,新文学版本中最亮丽的三道风景,莫过于毛边本、初版本(创刊号)和签名本了。新文学版本的第一收藏大家唐弢先生,藏书4万册,其中就有签名本600余种。《唐弢藏书:签名本风景》选收105种。一般而言,签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76):17-18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二十世纪英国小说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两个典型人物的分析,探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发育不良的心"的主题,并且说明福斯特的本意是拯救英国中产阶级"发育不良的心"。  相似文献   

5.
<正>《在烈日和暴雨下》是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精彩片段,我以此文为例,共享一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名著微读"。作家茅盾在《试谈短篇小说》里谈道:"环境描写怎样的为主题服务呢?如以风景描写为例,一小段的风景描写甚至少到只有几句的风景描写,其目的不是为风景而写风景,即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为渲染或衬托故事发生时的气氛,或者为了加强故事发生时人物的情绪。"这席话至少告诉我们两点:一是环境描写为主题服务;二是环境描写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为了"渲染"或"衬托"气氛,是为了"加强人物的情绪"。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78):12-13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爱德华·摩根·福斯特优美、清新的自由爱情篇章,同时是女主人公觉醒、成长的故事。本文通过对"房间"和"风景"象征意义的挖掘,解读题目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7.
《风景》是中国当代文坛上具有特殊地位的一部新写实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新时期写实类小说的创作。本文主要谈《风景》的叙述魅力,从叙述视角、陌生化写作、隐含作者与叙述者这三个方面来探讨这部以亡灵口吻"我"来抒写的人生风景。  相似文献   

8.
《等待戈多》被称为"《圣经》的注释",荒诞不经的现代文本隐含着晦暗古老的《圣经》原型,许多来自《圣经》的语汇曲折地表达了罪恶-救赎主题。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的卑琐、虚空与现代人精神的虚弱和罪恶对应,戈多的显性缺席隐喻着现代人与传统宗教的疏离,而波卓和幸运儿的出场也已预演了上帝和耶稣在现代社会中的失败。但是在灵魂的救赎中贝克特仍有深情的期待,那是对宗教回归的渴望。  相似文献   

9.
康拉德被公认为承上启下具有现代启示意义的小说家。本文用后现代阐释学理论对他的《进步前哨》作个案分析 ,探讨其中的颠覆性、卑琐性、反讽和象征的多义性等后现代属性 ,以挖掘康拉德作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以新  马敏 《山东教育》2011,(10):26-28
【教材解读】"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是本组教材的主题。四篇主体课文《乡村人家》《古诗词三首》《牧场之国》《麦哨》和"阅读链接"中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运用不同的色调,展现了如诗如画的乡村田园风景,表达了作者对乡  相似文献   

11.
《商洛学院学报》2017,(4):91-96
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电影《沉默》依据日本天主教作家远藤周作的同名宗教主题小说改编。在小说与电影中,创作者均用大量笔墨书写、呈现神甫洛特里哥视野中的神圣风景——大海,将"海的沉默"视为"神的沉默"回应主题。结合基督教在日传播史、"文学—电影"改编中的神圣风景与殉教,以及人本主义地理学视角下艺术作品中风景的分析可以看出,被建构的神圣风景承担着异质文化间沟通媒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曾经现场亲耳聆听过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关于《教育的力量》一文的激情朗诵,至今仍记得当时肖川教授朗诵完毕激动得热泪盈眶的情景,而我更是将其最后一段话永恒地定格于我个人的教育辞典里:"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  相似文献   

13.
方方作为"新写实小说"的当家花旦之一,她的作品自始至终呈现给人们的都是一种冷峻客观的姿态,展现出其浓重的文人情怀.其特点在中篇小说《风景》中尤为凸显,强调突出生存现状的不可逆性,发掘其生存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意义而不对此做出价值评价,是《风景》的重要取向.相同的生存环境下主人公们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描绘出了一道道绮丽的人生风景,寄予了作家对于现实及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一次听某青年语文教师讲茅盾先生的《风景谈》(中等师范学校语文课本《文选与写作》第四册),教师对标题是这样解说的:题目《风景谈》,意思是谈谈风景。风景,指自然风光和景色。如  相似文献   

15.
张玉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作品曾获冰心图书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少年文艺》"好作品奖",《东方少年》系列文学大奖赛科幻作品一等奖,《儿童文学》童话擂台赛金奖。2005年被评为第二届河北省"十佳青年作家"。其作品《小百合》《风景》《有一个  相似文献   

16.
一口气读完陈惠芳的《触摸教育的风景》,让我在教育的风景中触摸到了内心极大的震撼与羞愧.感谢陈老师带来这么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读完这本凝结了作者教育教学活动经验与智慧的佳作,感受着她"智慧资本"与"文化资本"的成功,沉甸甸的心中感到无比的爽快.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约定     
吴红花 《教师博览》2011,(11):38-39
昨天,刚买到3本雪野老师主编的"中国最美的童诗"——林良的《蜗牛的风景》、金波的《花朵开放的声音》、王宜振的《春天很大又很小》,太喜欢了,早上心血来潮,兴致勃勃地带了其中一本跟孩子们分享。走进教室,我在黑板上写了5个大字——美丽  相似文献   

18.
《小石潭记》作为柳宗元的意外收获,不论是放在"永州八记"中考察,还是他复杂身份叠合下解读,都绕不开"风景"与"情绪"的二重变奏.还原他的多重身份,回归到"永州八记"系列文章之中,深入创作主体的内心挣扎,才能探求出风景背后的心理机制,从而解释了关键的"乐""忧"之变.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倾城之恋》里的范柳原以及《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振保两个男性形象的分析,探讨张爱玲个人对当时社会中男性的懦弱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与变态心理的认识和谴责。这些人物的素材与张爱玲的人生经历有一定的关联,虽然为数不多,但是形象丰满且更具血肉,具有一定的社会隐射性和代表性,也代表了一个时代觉醒的女性对性别的重新认知。  相似文献   

20.
孙犁的《荷花淀》是传统名篇,被誉为"诗体小说"。《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景作背景,读来清新淡雅、诗情盎然。文本文学审美角度独辟蹊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在沉醉于诗词的韵味之余,还赏析了一幅幅充满"诗情"的优美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