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制度化是极其必要的现实途径,公民道德制度化是公民社会的必然要求。制度公正就是使每个人的正当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保障的制度规范体系,它是一种底线伦理,而底线伦理主要适用于公共领域,用于那些严重影响到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制度公正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石和公民社会的道德基础。制度公正通过有效调节公民的善恶行为、公私行为和道德与幸福关系,从而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和实现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关于道德建设中的制度问题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重要的是要加强制度建设。道德建设要求制度建设的政治、经济目标与伦理道德目标相统一;道德建设要求尽可能使道德规范成为一种可操作的“制度”,有效强化惩恶扬善机制;道德建设要求在制度建设上与利益挂钩,促使社会成员有正确的道德取向。  相似文献   

3.
德育的低效与高校制度伦理建设有着紧密关系,一方面,德育理念、内容、方法等问题都与制度伦理的缺失相关,制度伦理的缺失间接导致德育的低效.另一方面,学生个体德行养成与高校制度安排而造就的高校文化环境直接相关,制度伦理的缺失成为德育低效的直接诱因.因此,提升德育效果需要高校加强制度伦理建设:制度内容中应蕴涵道德理念、道德原则,渗透时代伦理精神,制度运行中切实贯彻制度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4.
制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均涉及伦理问题。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从伦理性角度分析,具有突出的追求并体现社会公正的合理性,以救助形式出现的伦理关怀特性;从伦理功能角度分析,表现出对借款学生个人的伦理要求和行为约束作用,对社会道德建设,特别是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意义。加强政府职责、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等措施将有助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赵红全 《红领巾》2004,(2):110-114,128
中国道德制度的现代转型势所必然,其必然性缘于现象、物质、观念三个层面.在道德建设的方向上虽然面临着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之争,制度伦理无疑是未来道德建设的重要一面,价值关怀与社会伦理是其两个向度.在中国道德制度的现代转型中必须坚持公正、人道、普遍性、历史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6.
社会生活的现代转型深刻地改变了制度与道德这二者的伦理基础、关系形态和作用机制。制度与道德的合法性基础不再是传统的形而上学预设,而是世俗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合理化,从而更加清晰地凸显了二者的伦理本质。制度和道德从传统社会的泛伦理化状态中分化出来,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边界和作用机制,但同时又更加紧密地相互依存。厘清制度与道德在现代社会的伦理基础、关系形态和作用机制,是当代中国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政治领域中的权力失范现象是我国现行有关权力制度中的伦理缺失的必然结果;制度伦理是制度中蕴含的道德价值和伦理要求,它对制度行为主体规范行为意义重大。要对当前的权力失范现象进行纠偏,加强制度伦理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道德制度化、法律化,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行性,是制度伦理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强制度伦理建设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加强各个领域的道德规章和法律建设,同时又必须将道德的制度化、法律化保持在适当的限度内。  相似文献   

9.
道德建设是促使道德进步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道德的理论建设是前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基础,职业道德建设是主体.道德建设系统的开放性特点要求经济、政治、法制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要实现这个要求就必须建立健全的伦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论考试制度伦理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制度的根本价值在于正义。考试制度的伦理公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考试制度伦理目标公正、考试制度伦理结构公正和考试制度伦理基础公正。应以诚信考试和平等参与作为考试制度的伦理基础,同时加强考试制度设定和执行的公正性,实现考试制度伦理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从而达到考试制度伦理的正义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一个健康的社会,应有两套规范系统相辅相成:健全完备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整个社会的道德教化系统,前者指制度道德性,后者指公民德性。在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特别是公民德性伦理建设中,必须立足传统的道德根基,否则在要求公民养成德性和承担义务上的任何努力,往往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必须传承民族的主体价值,否则就会极大地限制我们承续民族文化和伦理的范围,导致在世界文明冲突剧烈、社会生活普遍商业化的条件下,难以确立国家和社会的合理文化认同,难以避免信仰危机和道德真空。至于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主要是一种特殊的整体性终极关怀,即深刻的、自觉的义务感,它相应于充分保障公民权利的"制度道德性",在构成提高"公民德性"的共同性伦理背景的同时,也必然对整个社会生活的道德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发展对伦理道德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以新的科技伦理精神丰富一定时代伦理道德的内容,以新的科技手段推动伦理道德建设,对伦理道德的进步产生积极效应;也可能引发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导致伦理道德的败坏,产生负面效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该受到伦理道德的规范。以正确的伦理道德引导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是要科学认识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辩证关系,同时赋予科学技术发展与时俱进的伦理道德视野。  相似文献   

13.
道德国情论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道德国情是指一国之中实际存在的一切与道德有关的社会现象,包含道德社会意识形式、道德社会风尚和国民的风俗习惯,通常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需要。它与道德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不同概念。道德国情是道德历史演进的沉积物,在整体上表现出逻辑性、独立性和稳定性的特产、;。道德国情是在社会的经济政治结构\区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的产物。道德建设需要从道德国情的实际出发,研究道德国情对于加强道德和伦理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伦理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生态伦理学以研究生态学和保护生态环境、对人类经济建设行为进行伦理评价为主旨。生态伦理学把道德的对象范围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生命和自然界的领域。生态伦理的哲学内涵就是:自然界是第一性的,人及其思想是第二性的;应在宇宙观、社会观、人生观的基础上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和发展;人是实践的主体,不仅对社会负有道德责任,而且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是自然生命系统最终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熟人社会必须走向现代公民社会,熟人道德必须提升到以民主、平等为基点的公民道德。公民道德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有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公民人格的养成;社会私德与公德的和谐接轨;法治国家构建的基础;社会公共精神的养成;促进国际理解和世界和谐等方面。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当前需要注意在国家政策法律层面构建公平正义,建立国家道德荣誉体系,建立国家层面的道德维护保险措施,重视推进健康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6.
会计伦理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组成部分。企业既要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安排和执行,通过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等措施来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又要重视会计伦理建设,依靠伦理道德的力量,"以制度控制"与"以德控制"相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传统师德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中“诲人不倦、为人师表、有教无类、交以为师”等优秀传统基本成为社会和教师认同的道德规范。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当代师德建设要在传承师德传统的同时,不断丰富其内涵,树立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不断创新等师德观念,并通过加强领导机制、教育机制、管理以及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建设,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来抓。  相似文献   

18.
纵观伦理学史,对道德的研究始终未能超越自身的体系,未能从另一个学科角度进行探究。从政治哲学角度,以个体和群体的复杂互动关系为核心,可以对作为社会基础的道德问题进行新的解析。善作为道德的核心概念,是内化于个人自身的符合合群性要求、实践可使个人获取幸福的系列规则。而规则是变化的,据此可以将人类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封闭性道德阶段、多元化道德阶段和开放式道德阶段,三个阶段各有其政治学特征。还需要提出生命轮回的观念,希望扩大道德效用边界,消弭人类社会的道德危机和道德冲突,建立一个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9.
刍议后现代道德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道德主张挣脱道德形而上学的纠缠,在一个没有伦理的社会中实行道德抉择.回到道德生活的真实。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有序地存在和发展,一个重要的动因是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控制系统在起作用,它们维系和调节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传统的、稳定发展的社会中,道德规范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十分明显和有效;在现代的稳定发展的社会中,也应不断加强道德教育以提升儿童的道德水准,而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成熟的一个标志,对儿童的德育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