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引起世界关注,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成为我国抗疫的重要举措。除了中国居民,在华外籍人士也是重要发布对象。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国际防控工作日益重要,及时发布涉外疫情信息有助于外籍人士参与防控行动,信息滞后或缺失则易引发谣言甚至恐慌。  相似文献   

2.
2020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从事件烈度上讲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的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不过在这次事件中,我们经受住了考验,新闻发布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如果说2003年的非典促进了新闻发布制度的大规模推进,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则标志着中国特色的新闻发布制度初步成型。总结这次新闻发布的得与失,评估新闻发布的未来发展,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3.
郭颖 《对外大传播》2020,(10):29-31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的科技力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为中国的科技抗疫指明了方向。中国坚持以科学为先导,充分运用近年来科技创新成果,组织协调全国优势科研力量,坚持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对于对外传播工作者来说,中国如何进行科技抗疫、疫情防控中涌现出哪些中国科技的“硬核”力量、科技抗疫如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实力和底蕴,都是极具价值的对外传播选题。  相似文献   

4.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暴发,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了全球传播生态,并呈现出了一些新变化,这主要包括:全球疫情舆论场形成并在全球抗疫报道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西方媒体固有意识形态偏见破环了疫情信息的有效传播;传统主流新闻媒体价值回归,网络新媒体平台遭遇"信息疫情";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人工智能等加持下的疫情舆论场传播力增强;疫情下媒体商业化服务被削弱,公共服务型新闻复兴。面对疫情下全球传播生态的新变化,全球媒体应对需要强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新闻发布已经成为政府信息公开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从"新闻发布"这个术语出发,容易让人误解这一传播过程是政府主导的单向传播过程。实质上,新闻发布的制度设计是一种双向传播机制,即政府和大众传媒以新闻发布会等为平台,通过博弈手段实现政府信息传播的互动。本文认为,站在道德高度,期待政府、大众传媒中的任何一方在新闻发布过程中发挥"一枝独秀"的作用只能是泛道德主义的幻想,在双方的复杂互动中去把握真实的新闻发布传播图景,才是更具现实意义的选择。有鉴于此,本文从互动框架考察新闻发布制度中的政府-媒体关系,探讨双方在新闻发布过程中的互动策略,以供实务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6.
三年前《对外大传播》改版,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的指示.开办了《新闻发言人》栏目,密切追踪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进程.以推进中国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的建设。如今只要在网上搜索“新闻发言人”。就能看到本刊发表的《在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谈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国新闻发言人新年发出第一声春雷》《三部委新闻发言人畅谈新闻发布》《新闻发言人的追求——快、准、稳》《美国新闻发言人:“半杯水”的两种表达》《地方政府新闻发育人制度渐入佳境——广东省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纪实》等文章.这些文章被很多网站转载。本刊还收到了读者的大量反馈信息。 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象征,是中国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周的支持下.《对外大传播》时刻感知着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程。外国媒体对中国政府的新闻发布会日益关注.其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闻发布会更是吸引了路透社、法新社、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BBC、《澳大利亚人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许多外国媒体驻京记者更是场场不落地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这成为他们采写新闻的权威来源之一。 通过2006年的58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与各国的理解越来越多.误解越来越少。向世界说明中国、倾听世界的声音、沟通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来推进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对话。 2006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内座无虚席.中外媒体记者一百余人参加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举行的最后一场新?  相似文献   

7.
2020年4月,一部《国有界,爱无疆!韩国青年助力中国社区抗疫》的韩语短视频节目在韩国的社交媒体和网络上广泛传播,受到韩国网友的极大关注。该视频节目在人民画报社韩文《中国》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布后,被韩国《中央日报》《亚洲日报》、CBS媒体集团、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韩中友好协会等多家主流媒体和机构转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许多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外国人选择留在中国,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对中国抗疫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自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1月30日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以来,相关舆论持续发酵,给中国和国际社会的抗疫行动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其背后所蕴藏的话语逻辑。就问题量级来说,此次疫情已经超过了2003年的"非典",中国媒体在疫情中所扮演的角色亦发生转变:不仅需要做好国内的报道,也要面向海外。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尝试回答以下问题:国外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在有关中国抗疫的报道和讨论中呈现出怎样的话语特征?其话语建构的逻辑是什么?对中国未来在突发性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对外传播工作有何启发?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的两会,政协新发言人、被媒体称为"发言人老师"的国新办副主任郭卫民的精彩亮相,外交部长王毅"金句迭出、信息密布"的发布会,部长通道、委员通道和代表通道三大通道的推出,以及代表和委员们在不同的场合被拦访、追问,在这个"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全媒体时代,发布者的表现瞬间被全方位无死角地推送在想知欲知的所有受众面前,使得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2020年2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创新研究会上,将"信息疫情"(infodemic)列入优先研究议题之中,指出了此次疫情中比疫情传播更快的虚假新闻的严重性。(1)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集中暴发时,不少国外主流媒体在没有任何科学证据的前提下,将新冠肺炎病毒直称为"武汉病毒""中国病毒",(2)暗示中国是病毒的发源  相似文献   

11.
正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天灾,中国首先迎战,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决心,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条。全体中国人民同心战疫、守望相助,这是何等磅薄的抗疫力量!作为这场疫情的经历者,也是抗疫的参与者,我们对外传播工作者有责任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相似文献   

12.
美军实施以新闻发言人为核心的新闻发布机制,新闻发布被视为面向军外进行公共信息传播的公关手段之一,在美军特有的军事实力、国家体制、公关理念和媒体环境下实现传播,体现出以我为主、全盘擘划、公关表现和媒介操纵的策略意识,使其话语显得相对大度公开、自信透明、及时快捷。  相似文献   

13.
三年前《对外大传播》改版,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的指示,开办了《新闻发言人》栏目,密切追踪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进程,以推进中国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的建设。如今只要在网上搜索“新闻发言人”,就能看到本刊发表的《在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谈新闻发言人制度》《中国新闻发言人新年发出第一声春雷》《三部委新闻发言人畅谈新闻发布》《新闻发言人的追求——快、准、稳》《美国新闻发言人:“半杯水”的两种表达》《地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渐入佳境——广东省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纪实》等文章,这些文章被很多网站转载,本刊还收到了读者的大量反馈信息。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象征,是中国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的支持下,《对外大传播》时刻感知着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进程。外国媒体对中国政府的新闻发布会日益关注,其中“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闻发布会更是吸引了路透社、法新社、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BBC、《澳大利亚人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许多外国媒体驻京记者更是场场不落地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这成为他们采写新闻的权威来源之一。通过2006年的58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与各国的理解越来越多,误解越来越少。向世界说明中国、倾听世界的声音、沟通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来推进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进一步加强沟通和对话。2006年1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内座无虚席,中外媒体记者一百余人参加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举行的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担当发言人的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这是他自2005年8月上任后第二次在这里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工作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推进,向中外记者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对外大传播》记者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感受了蔡武主任与中外记者近距离展开的答问和交流。记者们尤其是境外记者提问踊跃,会场气氛如同2005年年终蔡武主任履新后第一次亮相新闻发布会时一样热烈和活跃。在用了8分钟左右的时间简要作了介绍后,他将一个多小时留给记者提问。散会后他还在台下与上前围住的记者们继续交流了10分钟,他说:“能够有更多机会和媒体更直接地沟通,也是我的愿望,我一直在推动。”记者们都笑了。  相似文献   

14.
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拉丁美洲八个主要经济体的主流媒体对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跟踪研究和定量定性分析显示,拉美主流媒体对中国的高效防控和对外驰援积极肯定,但是信息渠道匮乏、自身利益受损和历史的惯性影响了其报道的客观性。中国在危机传播中应加强舆论引导,提升国际话语权,同时中拉应深化媒体合作和抗疫合作。  相似文献   

15.
杨颖  贺立佳 《对外大传播》2020,(5):20-21,27
重视民间对外传播的力量和渠道对我国当下的对外传播工作而言,尤为重要。其中,在华外国人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和视角等,在此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独特作用。在此次疫情中,许多在华外国人通过短视频记录和社交媒体传播的形式,①主动与世界分享中国的抗疫历程。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聚焦"凝聚在华外国人的力量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这一议题。  相似文献   

16.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率先抗击疫情,为世界各国赢得了两个月的时间。中国与世界多个国家携手抗疫,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但在西方少数发达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污名化中国现象沉渣泛起,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对于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的偏见,中国将如何应对?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英国主流媒体《泰晤士报》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报半年来在疫情报道中建构的中国形象,并针对其报道特点,探索未来中国外宣的话语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担负着向国际社会报道中国、站在中国立场报道世界大事的重要职责,是中国观点的传播者、中国立场的阐释者、中国形象的塑造者。急剧变革的国际形势及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国际传播事业带来了新挑战,给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要走中国化的道路,它不同于西方新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法,应该是一套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国际化培养体系。需要形成由党和政府主导、主流媒体和新闻院校联手办学的模式,"坚持党的领导"是原则,"坚守国家立场"是根基,"坚定中国特色"是路径。其核心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坚守国家立场,明确"为谁传播";及时发出声音,把握"何时传播";讲好中国故事,解决"传播什么";拓宽传播渠道,掌握"怎样传播"。  相似文献   

18.
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升疫情风险评估为"大流行",全球拉响最高级别警报。在中国抗击疫情的同时,一些西方媒体借机颠倒是非,攻击中国政治体制,大搞污名化报道。我国主流对外传播媒体积极应对国际负面舆情,公开透明地发布疫情信息,有力驳斥了西方意识形态偏见,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部分西方政客却处心积虑造谣生事,企图抹杀中国的抗疫成果及对全球疫情防控的巨大贡献。国际舆论场中杂音不断,污名化言论甚嚣尘上。客观来说,这对全人类抗击疫情百害无利。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生态,如何从“坚持人民生命健康重于一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加强国际传播,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积极引导舆论走向,对负面舆论进行纠偏,改善中国国家形象,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阿尔及利亚三家主流新闻媒体对中国抗疫持关切、肯定和支持态度,具有大量事实支撑的中国官方信源和话语在其涉华疫情报道中占据较大优势,对华质疑“病毒起源”和“隐瞒疫情”的少量负面报道也呈现迅速自我纠正的现象。相较之下,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话语未占优势。这些报道清晰诠释了中国一贯秉持“真实亲诚”的对非政策理念,勾勒出中国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外宣工作者在今后的外宣实践中应更加注重夯实对外宣传工作的基础,大力提升对外传播的软硬件实力,提高我国“媒体外交”的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