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时代与政策变迁、观念与思想整合以及家国情怀与文化传承转换同构的演化视野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双向奔赴的互动关系。基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连续性、包容性建构身份认同、唤醒集体记忆、拓展育情场域,从而多维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者的高度统一。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智慧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践需求结合起来,以“协和万邦”理念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以“家国同构”情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史料体系;以“重德贵和”传统重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从历史文化的元素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2.
李雪 《学周刊C版》2011,(2):33-3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其中,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而作为人文科学的思想政治学科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必须心中有“人”,回归“人本”,给学生以充盈的人文关怀,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学观,以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真正发挥思想政治课人文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承载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内涵丰富、联系紧密,“三个精神”虽然在主要面向群体、主要功能作用上有所区别,但是具有整体与部分、内力与外力、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劳动教育“三个精神”培育具有三层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理念为其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相关论述为其理论逻辑,新时代新征程中劳动教育的现状及重要性为其现实逻辑。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需要做到抓好劳动教育理论课堂主阵地,融入实习实训实践课程大环境,营造浓厚劳动教育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着眼于延续中华文脉与法学教育改革的双重诉求,必须深刻把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本质要求、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要求、赓续新时代法学教育文化基因的必然要求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法学教育的内在逻辑。着力从明确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地位,坚持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方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定式,秉承新文科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理性衔接;借助数字化学习资源,建构虚拟现实一体化的教学场景等方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法学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此适应新时代法学教育铸魂育人的现实需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作为引领文化发展的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诉求,以构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以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创新为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人文底蕴作为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长久、健康发展的源头活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已成为共识。本研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山东省德育一体化教学的大背景下,前后历时三个五年规划,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借助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开发、出版校本教材,探索了“六位一体”的传统文化育人策略,以课程整体推进的方式,以知促情,知行合一,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基于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校特色发展的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丰富并拓展了传统文化教育校本化的实践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是我国仪式教育根植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小学校仪式教育的应然取向为:由“继承”走向“传承”,由“适应”走向“融合”,由“共性”走向“个性”,由“规约”走向“自觉”。其核心内容为:吉礼、宾礼、嘉礼,即祭祀仪式与诚敬文化、交往仪式与敬慎文化、成长仪式与生命文化。其实践路径是:以“礼”为目标追求,构建学校特色文化;以“仪”为内容载体,复原具身认知场域;以“合”为实践样态,整合资源协同共育;以“行”为评判标准,创设真实交往情境。  相似文献   

8.
“人学理论与历史”是北京市社会科学“九五”规划中的重要项目,是人学学科建设的重点工程。它的最终成果是三本书:《人学原理》、《西方人学观念史》和《中国人学思想史》。人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过去是没有的,它的出现缘于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在讨论过程里,人们逐渐意识到人学学科建设的必要。从那以后,出版了多种专著,如《人学原理》、《西方人学思想史》、《中国人学思想史》、《世界人学思想史》等,论文就更多了,但是把人学原理和人学思想史结合起来作整体研究,上述著作则是人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为什么要这…  相似文献   

9.
特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教育思想———在“毛泽东与中国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周远清(124.1.01)明确定位规范管理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健康发展申纪云(124.1.03)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在纪念蒋南翔同志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周远清(125.2.01)加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张岂之(127.4.01)关于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思考田建国(128.5.01)“两课”困境及前景徐文良(128.5.04)陕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选择郝瑜(128.5.06)时代的必然趋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杨叔子(131.8.08)积极探索实践加强理论研究构建适应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劳动创造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崇尚劳动者的民族,形成了“勤能补拙”“天道酬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勤劳、奋斗、创新的思想观念。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观念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导,从政策导向、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人学理论与历史”丛书是以黄楠森教授为负责人的课题组承担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由《人学原理》、《西方人学观念史》、《中国人学思想史》三部专著构成,由陈志尚、赵敦华、李中华教授担任主编,近三十位专家参加研究和写作,历时七年才得以最终完成。此书被列为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出版后在学术界引起重大反响。2005年6月4日,在北京召开了“人学理论与历史”丛书出版暨学术座谈会。会议由北京社科联、中国人学学会、北京大学哲学系和人学中心、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等联合发起召开。…  相似文献   

12.
简要叙述我国著名思想史研究专家张岂之先生的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工作,指出张岂之先生在中国思想史通史研究、发展侯外庐学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儒学发展方向、儒学与自然科学关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华及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进程等研究中提出了富有创意的思维原则与方法,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罗宗强的文学思想史写作以“历史还原”为基本理念,同时以重抒情的现代纯文学观为出发点。这种纯文学观是20世纪以来现代知识体系逐渐建立的结果,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以体察古人文体观念为旨归的文体学研究不足以取消以纯文学观书写文学史和文学思想史的合法性,两者应该并行不悖,且现代纯文学观可以在古代传统中找到连续发展的对应物。从哲学诠释学的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的角度看来,文学思想史研究中的“历史还原”理念和以纯文学观来“重构历史”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14.
“三个务必”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内涵的提炼总结,来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其中,“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结合;“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古代知行观的结合;“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斗争观与中华民族伟大斗争精神的结合。“三个务必”的提出对新时代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所谓的“结合”,前提是互相契合,依据是中国实际,结果是互相成就。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文言诗文的人文教育作用如下:引导青少年更加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承载中华民族历史使命,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应在高职学生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通过搭建多媒体传播平台、编写选修课校本教材、打造诵写讲教师队伍、建设诵写讲教育基地、开展诵写讲实践活动等措施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以诵写讲等文化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用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用中华文化传播中国思想,可以为青年学生的美好人生打下鲜明的中国底色,为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尹建玲 《甘肃教育》2023,(14):126-128
中华传统节日食俗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精神活力,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将其纳入幼儿饮食教育课程,让幼儿在食育活动中了解其蕴含的历史人文,感受其中的道德文明,对从小培养幼儿历史自信、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美好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拟从传统节日食俗教育内涵的挖掘、传统节日食俗文化教育氛围的创设、传统节日食俗教育活动的设计、传统节日食俗教育渠道的拓宽等方面对中华传统节日食俗文化融入幼儿园食育活动课程的探索与实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源泉,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密切的关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丰富大学生创新创业思想理念,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道德品质和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文精神.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践活动、平台建设、环境营造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融合,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代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在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站在民族复兴和民族团结的角度,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提出了以"再造中国"观、"自觉中国"观和"复兴中国"观为主要内容的"青春中华"思想。他的"青春中华"思想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对于唤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的初步基础和开辟复兴中国革命新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精粹,具有博大精深的显著特性和常做常新的无限潜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能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存在着文化自卑心理产生、负面思潮影响和传承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有利于增进文化自信自强、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依靠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程度,以最新实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新内涵,以全新话语体系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表述的策略,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赋能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