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社会化媒体已经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和“规模化”的未来图景,社会化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信息使用方式和生活方式,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网络口碑的传播,及其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本文在对社会化媒体和网络口碑的定义、类型、特征进行理清和分析,从社会化媒体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式入手,解释了社会化媒体中的口碑信息传播特点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作用,进而从挖掘接触点、沟通共识和价值扩散三个维度提出了社会化媒体口碑营销主张.  相似文献   

2.
人们总是在扮演不同的角色。“角色是社会化的基本单位。正是通过角色,社会工作才得以分配,并使人们做出各种安排,以迫使这些工作得到完成。”戈夫曼认为,人的角色形象往往不是自己创造的,而是地位赋予的,人们往往按地位的要求扮演角色。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扮演几个角色,同时也就有几个自我。  相似文献   

3.
王慧敏 《新闻传播》2013,(5):160-161
电视剧的网络营销是一种基于社会化媒体的病毒营销传播。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制作播出方设置议程、意见领袖进行社会化传播、普通网民进行用户内容生产,三个角色各具不同的网络传播作用,在电视剧的网络营销过程中拓展了收视群体、提高了收视率。  相似文献   

4.
陆璐 《视听界》2014,(4):114-115
一、社会化媒体的营销策略 (一)互动营销 社会化媒体营销以“分享和参与”为核心,消费者通过社会化媒体来分享产品的信息和观点。这与以往传统营销中“自上而下”的理念不同,社会化媒体强调“自下而上”进行品牌推广。  相似文献   

5.
陈滢 《青年记者》2012,(6):33-34
个人社会化营销,指的是个人以社会化媒体为平台进行自身或作品的策划推广,以扩大影响力或获得经济效益的营销活动.其中,社会化媒体主要包括当今网络中的博客、微博、社交刚络、视频网站、维基百科等以“人人均可参与”为特点的传播媒体.  相似文献   

6.
吕冰  胡舒彤 《青年记者》2016,(13):13-15
新生代用户是指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他们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他们的观念、思想和表达方式都受到网络社会的影响,并被深深打上了网络时代的烙印. 在新技术的推动下,特别是随着网络发展和终端技术的发展,大众媒体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过去,大众媒体是信息的提供者、把关人、发布者,扮演着守望者角色,而现在媒体更多的是扮演着平台的角色.在平台之上媒体为用户提供各类实用、服务类信息以及供个人信息交换和互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刘照耀 《青年记者》2010,(17):52-52
身为媒体中人,其实常常为自己这个群体的一些道德迷失和职业冷漠所困惑所纠结。媒体有自己的独立性吗?很难,在现代社会里,媒体是各种关系网络的一个中心节点,各种势力都想控制媒体。有人巴结你,有人打压你,所以媒体人很多时候也是“自傲和自卑集一身”,再加上文人帮闲者居多,有担当的人却少,媒体人有独立人格的也少见。  相似文献   

8.
史江南 《记者摇篮》2012,(11):33-34
社交:社会上的人际交往。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所谓社交媒体源于社交网络;社交网络是通过网络这一载体把人们连接凝聚起来,从而形成具有某一独特特点的团体,它是在IT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理念发生变化后产生的,社交媒体也被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交网络源自网络社交,起点是电子邮件,早期的E-mail解决了远程的邮件传输的问题,至今它也是互联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崛起和发展,大众传播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人们第一次真正自由地面对一个信息海洋,沟通和接受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依据媒体拥有5000万受众所需时间统计:广播38年,电视13年,而网络只用了3年。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媒体。同时,各种媒体也在不断地被“卷入”技术革命。有学者甚至认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网络将最终取代电视。  相似文献   

10.
魏莱 《新闻窗》2008,(2):98-99
网络被称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它的出现,是大众传播媒介史上一场深刻的革命。作为一种新型媒体,网络不仅影响着公共舆论的传播方式,而且影响着公共舆论的形态。在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在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网络传播打破了这种格局,  相似文献   

11.
社会化媒体改变了人、媒介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对传统的企业公共关系管理形成挑战。社会化媒体时代,企业公共关系需要实施“S0S”战略:企业要与360度利益相关人形成“共创、共生、共享”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2.
周浒 《报刊之友》2013,(3):107-108
手机新闻摄影依托于自身的媒介特性,近年来在图片传播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社会化媒体飞速发展的趋势下,手机新闻摄影正改变着传统新闻摄影的传播模式,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发布的手机新闻摄影图片有了更深远的传播力,不仅拓宽了图片传播的路径,同时使得信息发布者、受众的社交网络得以扩散,更大范围提升了影像传播的影响力。本文以Instagram为例,就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手机新闻摄影传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社会化媒体背景下,互联网搭建了各种社会化媒体平台,用户参与其中并编织各自的社会化网络关系,沉淀下了用户大数据。受众是大众传播效果的核心,也是考查传播效果的基点和立足点。本文分析了在社会化媒体搭建的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受众研究的不足,梳理了目前常用到的一些社会化人群识别工具及人群识别的模型。文章提出了假定方案并加以验证,初步探讨了社会化媒体中人群识别的方法,优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4.
龚兵 《记者摇篮》2007,(6):29-30
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型传播平台的日益推广,传统传媒(电视、报纸、广播)的受众已越来越不甘心自己的受众地位,越来越多的人正“反戈一击”,利用现代传媒提供的各种传播平台,充当起传者的角色。如网络上风头正劲的搏客、手机里无处不在的短信等,传统的媒体也在想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种新型媒体纷纷涌现,网络、数字电视等传媒开始进入了普通市民家庭。人们在生活方式多样化的同时,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为宽泛。传统媒体如各式日报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与前大有不同,而时政新闻又由于其政策性、政治性、广泛性以及信息性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使用更亲民化的视角报道相关时政新闻,成了日报突破瓶颈、促进发展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6.
孙强 《新闻窗》2011,(2):64-64
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手机从单一的通讯工具演化为传播媒介,被人们称作“第五媒体”。第五媒体”是指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又~种理想的新兴媒体,它集网络和电视功能于一体,通过宽带流媒体技术,把各种文字、图像、音频信息数字化后传输给用户。  相似文献   

17.
《公众风潮:互联网海啸》的作者查伦·李和乔希·贝诺夫认为:“人们通过网络技术,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获得彼此想要的东西,而不再通过企业这种传统渠道获得。而这,已然成为一种社会趋势”。在网络时代,企业的一个全新课题便是学会驾驭社会化媒体,它既是契机,亦是挑战,存在机会,也潜藏风险。  相似文献   

18.
从芦山地震后的微博信息构成来看,微博用户自觉地扮演起了不同的角色,正是这些角色的相互配合,完成了信息传播从无序向有序的发展过程,也实现了与地震有关的社会行动的发起。地震后微博的表现让我们看到自组织这样一种机制在社会化媒体中形成与发展的可能性,并让我们对社会化媒体的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能力有了更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对社会化媒体的信任对象和信任机制的研究,通过对sign和symbol的符号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讨论,发现符号和话语本身具有指向客观性、互动协商性和自在自足性三个特征,从而使得话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具体的发出对象而被信任.社会化媒体的信任是基于公共角色领会基础上的话语信任,而内群偏好和群际分化机制则使得这种公共角色的领会迅速成为网络群体边界,网络群体性行为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20.
“华南虎事件”从一个简单的科技报道,逐渐转变成了一个典型的公共事件。专家学者、政府机关、普通网民以及各种媒体广泛参与其中,激烈争辩、报料不断。这一方面显示了网络的巨大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在现代的新闻体系中政府和公众已不可回避地成为了新闻事件的主要角色。现代的新闻体系是由政府、媒体和读者组成的“三元结构”①,在现代社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