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建 《新闻世界》2010,(10):17-18
"映山红"行动可以说已经是《第一时间》的一个品牌了,为什么要开展"映山红"行动,还要从一条监督报道说起。2006年11月份,六安市一所农村小学因为没钱开运动会,向每个学生收取了十块钱,结果遭到了一部分家长的反对,  相似文献   

2.
如何对待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如何承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这是近代百年始终纠结于国人心头却又至今尚未真正解决的根本文化问题。尽管我们已经明确"古为今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等基本方法论原则,然而,古之文化究竟如何"今用"?如何判别"糟粕"与"精华"?如何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转化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精神资源?至今仍是开放着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张兵 《新闻世界》2010,(7):123-124
广播媒体如何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本文从开展公益活动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有益探讨。同时指出广播媒体开展公益活动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在竞争中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4.
《中国记者》2015,(2):64
一项公益活动缘何而起,怎样走好、走远?而当一项公益活动由业余走向有组织时,又必须面对一些严肃问题。比如,公益如何从善良走向专业?如何从一时激情演变为生活方式?如何在公益活动中提升完善自我?如何将公益活动打造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阶梯?等等。在公益实践中,这些问题不可能绕过,只有想清楚了答案,媒体人的公益之路才能走远。如果您对媒体人公益这一话题有心得,欢迎来稿交流。  相似文献   

5.
《全国新书目》2023,(7):98-99
<正>鸡是如何一步步从东南亚丛林中走向全球,如何从皇家贵族独享美食变成我们每个人的盘中餐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为养鸡业的发展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肉鸡长得快到底是基因还是激素的作用?科学家为什么要给鸡算命,还要给鸡按摩?更多有趣有料的历史故事和科学故事将一一呈现在这本书里。  相似文献   

6.
吴倩倩 《新闻世界》2013,(2):106-107
近年来,以手机、互联网为代表的具有互动性、聚合性的新媒体迅猛发展,新媒体赋权让公众得到了原来不可能得到的信息,为个体提供更多的表达可能和空间。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人人都是"笔杆"和"喇叭"的自媒体时代,媒体伦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那么,新媒体"赋权"对象——媒体从业人员和草根群体该如何"用权"?如何规范传播环境?如何建构传播伦理新秩序?本文将以网络事件为例运用传播赋权理论探究新媒体视域下媒体伦理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要聚拢报纸的人气,首先是可读性强。要让一张报纸"可读性强",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读者认可的"可读性"应该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整合:内容"共鸣"  相似文献   

8.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后,各界有关"三网融合"的讨论一浪高过一浪,但这些讨论大多脱离了全球视野,也没有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如何立足全球视野研究中国的"三网融合"?如何将"三网融合"与国家"十二五"规划联系起来?这是本文着重讨论的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文洪 《新闻通讯》2014,(11):20-21
新闻传播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2014年,注定将以"媒体融合元年"为标志写入中国新闻发展史。媒体融合发展是传媒业浩大的"转基因工程",是传播领域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遭受新兴媒体冲击的传统媒体,唯有顺应新趋势,迎接新挑战,掌握新技术,发展新业态,才能在风起云涌的变革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前不久,江苏省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石泰峰就媒体融合发展在苏州日报报业集团调研时形象地鼓励我们:"与其被冲击,不如去冲浪"。经过近半年的筹备,9月28日,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中心揭牌成立。这是我们媒体融合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但还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在融合之路上走稳走快走好?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作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集团发展到今天,耳边充斥的都是提倡现代化的企业管理,那么具体到这个以食品行业为主的企业,什么是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其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何能够一步一步的进行实现呢?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传媒业的不断发展,媒体的功能和服务范围不断拓展,举办和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已越来越成为媒体吸引人气、服务读者、叫响品牌、拓展经营的一个重要渠道。尤其是市民类报纸,"公益媒体"和"媒体公益"之间的关系已密不可分。作为一份新创刊的报纸,一年多来,楚天时报紧紧贴近市民需求,服务城市发展,策划和组织了楚天时报相亲节、楚天时报夏令营、楚天时报送岗位、黄石首届中老年舞林大会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时报也从中摸索出一些经验和做法。一、找准需求,贴近读者作为一份新创刊的报纸,如何吸引人气,赢得读者的关注和好感,是作为传播和经营两方面都必须考虑的问题。而通过举办公益活动无疑可以引发批量关注,聚集大量人气。2011年春节过后,全国出现大面积用工荒,作为制造业较发达城市,  相似文献   

12.
随着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纸媒在市场中的优势越来越小。在这种背景下,纸媒是否仍要坚持公益活动,如何坚持公益活动提升纸媒的品牌影响力,成为当前各地方媒体的重大问题。将纸媒公益活动与新媒体相结合,不仅能够创新纸媒品牌,还能增强纸媒与用户的黏合度,扩大纸媒的舆论影响力、传播力、公信力。基于此,文章以纸媒公益活动的现状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如何打造特色化的公益活动,提高纸媒品牌的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鄢睿 《报刊之友》2013,(8):135-136
在媒介融合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新闻专业如何培养"上手快",同时"后劲足"的专业人才?如何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把传媒行业对于新闻人才的实际需求与专业教学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案例教学法将成为解决以上难题的一把钥匙。本文着重探讨了在目前新闻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法的案例选择中存在的误区,总结出选择案例的几条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王溥 《新闻前哨》2011,(3):45-46
在楚天都市报提出主流化转型并全力实践这一理念方针下,体育报道如何贴近读者需求,如何彰显人文情怀,如何在充满胜负悬念的赛事背后呈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如何摆脱新闻同质化的难题?在广州亚运会的"新闻大战"中,楚天都市报的采编队伍,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文的视角,审视每一个事件与人物,在"大亚运"的报道背景下,为读者带来全新的报道体验。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小型高校出版社拖着孱弱之躯带着诸多劣势迈入"弱肉强食"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借助先进的"功法"进行"洗髓伐精",由弱变强?精益管理将有望成为其破解当前发展难题的一把利器。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江西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和江西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江西召开的第一次"两会",也是换届大会,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在信息传播手段从论坛、博客到微博转换的这一特殊历史节点,如何在"两会"中引领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又如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主动改革报道形式成为媒体  相似文献   

17.
苗鑫 《山东档案》2014,(6):53-53
为纪念国际残疾人日,德州市档案馆与山东明月龙公益团联合于2013年11月30日举办了"让档案无障碍"公益活动。山东明月龙公益团是由残障人和健全人一起混搭的公益团队,口号是"无障碍公益,让沟通变得简单"。主要是通过体验残障人士和无障碍设施、聚会沟通、出游等形式的公益活动,让健全人认识到无障碍设施对残障人士独立生活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新闻?新闻的"定义"如何界定?这似乎是一个看似天真的问题。因为在我国新闻理论界,68年来,一直坚持使用陆定一关于"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对这一观点,若干著述大都赋予“科学合理”的阐述并给予充分肯定。笔者认为,这一被长期沿用的定义,  相似文献   

19.
曾经坚信优质内容必定拥有王者价值的传统媒体从业者,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基于传统"内容为王"优势而延伸出来的转型方向选择,那就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继续守住"内容为王"的信条不变,无论互联网新媒体的冲击波如何来袭,未来媒体环境如何变化,我依然保持优质内容的输出不变,传统媒体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新媒体转型之路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事实又是怎样的呢?昨天的"内容为王"能等同于今天的"内容为王"吗?"内容为王"的路线真就能够救赎传统媒体吗?  相似文献   

20.
自从百度、阿里、腾讯三座大山成型之后,中国互联网的任何演化都离不开BAT。当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演进之时,BAT在移动端的对决将会如何?它们谁拥有最大的"移动"军火?最终的胜负将由什么战役决定?看多?看空?挺谁?贬谁?本文从几个不同角度,以事实与数据对三家的移动实力展开评估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