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免费午餐"、"大爱清尘"为代表的"微公益"近年来的发展引人注目,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本文主要探讨微博平台中微公益的传播策略,将其概括为故事框架、视觉化的表达、充分发挥微博平台的传播优势三个方面,指出社会化媒体对微公益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中国公益事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涂诗卉 《新闻世界》2011,(7):128-129
微博的诞生为发展公益事业提供了新的平台,微博过亿的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合力,聚焦某项公益活动。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分析其公益发展模式,并指出"微公益"监管面临的困境,以期其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然,“公益”仅仅局限在传统的企业型公益、事业型公益上,多数人不会把“行人不闯红灯或是等待赶来乘坐电梯的陌生人”这样的小事与“公益”联系到一块。虽然普通人没有亿万的身价,也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但是这并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每一个个体都是群体中的“微分子”,对于公益事业这个庞大名词来说,每个人的微薄公益之心将会由量变融合成质的改观,这就是“微公益”。  相似文献   

4.
微博是微博客的简称,最先源于美国的Twitter,这种最多用140个字来传播和分享信息的沟通方式,逐渐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时尚。2009年,新浪等门户网站率先运用这一新生事物,并很快赢得了网民的认可和市场的青睐。微博的发展使网络时代进入了以“微”为代表的新纪元。微博的流行也使微公益逐渐成为公益的一种新形式,融入了草根的力量。微公益使公益事业从传统的企业型公益、事业型公益向平民公益转移,不再高不可攀,而成为大家都可以参与的全民公益。  相似文献   

5.
陈雪 《东南传播》2012,(3):75-77
微博的悄然兴起给"微公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它将人们的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使公益事业正从传统的企业型公益、事业型公益转向平民公益。  相似文献   

6.
周怡  王颖怡 《新闻世界》2014,(6):114-115
微博公益传播与传统公益传播相比较而言,因其所具有的全民参与、动员能力强和信息交互性、参与者多样化等推动着公益事业的践行和发展。但微博传播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如:真假难辨,公信力不足、关注度虚高、传播主体专业化良莠不齐等等,如何把微公益行动落到实处,让网友积极采取有效行动,需要我们从微公益理念宣传、法律法规监督,自我层面管理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方案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微公益已成为新兴的公益模式。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深度使用者,在微公益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从大学生角度,通过调查分析其对微公益的认知和参与现状,试图探讨大学生群体的公益精神,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试从多角度提出建议,以促进微公益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总结了广州图书馆“I(爱)捐书”微公益行动开展以来的情况,阐述了“I(爱)捐书”微公益行动发挥传统公益文献资源的作用,对于消除贫困地区青少年的“知识鸿沟”起到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微公益是指以公益精神为核心,从微小的社会需求入手,注重积少成多的公益事件.与传统的公益活动相比,微公益呈现出传播速度快、参与门槛低、交互性强等诸多特点.借助网络平台,微公益传播更符合当下青少年身心发展及行为特点,青少年群体也成为网络微公益活动的重要参与力量.结合微公益网络传播特征,具体分析青少年网络微公益的参与形式、参与原因,以及网络微公益对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积极影响,并对完善和引导青少年参与网络微公益活动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伟龙 《新闻世界》2013,(7):168-170
【摘要】2011年至今微公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截至今年4月8日晚七点,仅在新浪微公益平台上,就有公益项目2765个(包括已结束的),170多万人参与其中。本文以免费午餐为例,探讨在web2.0时代,民间微公益的传播策略,并提出其不足与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胜利 《新闻世界》2013,(5):179-181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新生代网络传媒工具广泛应用,"微公益"成为当下最为流行的公共话语。本文通过对"微公益"概念以及公民在"微公益"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和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促进"微公益"事业的发展和我国公民社会的逐步崛起。  相似文献   

12.
方杏  张丹丹 《东南传播》2014,(8):119-121
微公益自出现以来,借助于社交媒体平台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经过对腾讯公益官方微信账号"Hi公益"的观察发现,微公益利用微信不仅向用户推送优质资源、与用户展开互动,还方便了用户的捐助,微信在传播主体、传播形式、受众参与三个方面均为微公益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3.
王祥 《青年记者》2017,(2):34-35
微公益,是指公众从小事做起,借由新媒体自发参与公益的草根式公益行为.①近年来,我国的公益力量借助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大发展,形成了微公益这种新型公益形式.在媒体引导和推动下,微公益得以迅速发展.当前,在国家着力完善慈善制度、大力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微公益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秦艺轩 《东南传播》2016,(7):113-115
社会化媒体时代,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对网民力量的凝聚,一种借助于新媒体而生的新型慈善方式正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的公益模式,这种通过汇集点滴力量而最终产生巨大能量来帮助别人的慈善方式被称为微公益。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代大学生对于微公益认知态度进行了解,从而进一步描摹出我国微公益事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所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和建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公益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公益事业已经体现了一种社会“大公益”的理念,这个理念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媒体在公益事业中,也从单纯的报道角色逐渐转变成公益活动组织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俞平 《新闻战线》2013,(9):37-39
随着社会的进步,慈善公益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浙中新报积极参与微公益,使之不断扩大影响、丰富内容、拓展渠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大众传媒参与微公益的多重角色就微公益来说,大众传媒不应仅仅是报道者,还应是参与者、组织者,在参与微公益事业中发挥更大、更综合的效应,营造微公益的良好舆论氛围,推进公民微公益意识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信息发布者和回应者的个人属性、关系属性以及其们所属的社会网络形态三个角度,归纳了获得较好传播效果的信息发布者以及其所具有的社交网络的相关特征,以此为依据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发掘微公益信息传播的“意见领袖”.同时从利他行为的启动因素出发,结合微公益信息的传播实际,提炼了改进传播效果的若干传播技巧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微公益逐渐成为互联网和社会生活中极其重要的现象,受到包括学术界在内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微公益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网络这种传播方式,更离不开广大网民的参与。在这一过程中,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那么,网络意见领袖在微公益中到底起着怎样的作用?应该如何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微公益借助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得以迅速发展,其"人人公益"的理念,使大学生也可以成为公益的"微主体",唤起了大学生的公益热情,培养了其公益精神,也促进了思想道德观念的内化,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自我认知.大学生的微公益行为创新了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新路径,彰显大学生道德行为方式的变化,提高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推动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实践活动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微博自媒体平台凭借其与生俱来的发布便捷性、即时性、互动性以及低成本特点,成为了公益活动传播的重要方式,同时使微公益活动逐渐被社会公众广泛接受与熟知。本文以微博公益话题为对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微公益话题传播的模式和策略,对企业提升社会美誉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