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陌生化"文学理论 "陌生化"又称"反常化"和"奇异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最早由俄国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文论旨在"使人们已经习惯化,自动化了的感知力恢复到新奇状态",以"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 "  相似文献   

2.
“陌生化”是由什克洛夫斯基代表的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核心概念。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的创作方式。陌生化理论在艺术领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是去“自动化”和机械性的奇特化、反常化和反熟悉化,强调的是“反常规”、“反惯性”的一种异常状态,在各个领域都有着普适性,我们把它用于网络广告领域,可以使网络广告变得不同寻常,引起人们的新鲜感和专心关注,达到网络广告唤起人们对熟悉事物的独特感受,增强网络广告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诱导其消费,达到广告应有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道要有“故事”。是当前克服新闻报道不好看、不耐看。走出新闻干瘪化、僵化的重要出路。但是这主要是形式创新方面的要求,不是新闻报道的本质属性。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新闻报道的形式上,硬新闻(即时发生、时效性很强的事件性事实)的报道。虽然也讲究对故事元素的发掘。但并不是所谓故事性就能涵盖的。二是新闻报道的特征中,“讲故事”是在与公众诚实对话。  相似文献   

4.
“程式化”。是借用中国传统艺术的术语。中国许多传统艺术都有“程式化”的特点,这是艺术的创造者和欣赏者约定俗成的规范。也是评判艺术的基本尺度。但在许多艺术创作中.有的一味摹古.显得古板、僵化,缺乏变化和创新。也为许多人所诟病。新闻报道选题“程式化”.就是指新闻报道选题中的既定模式、习见模式。  相似文献   

5.
王健 《新闻通讯》2008,(3):31-32
“新闻报道策划”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传统新闻工作中“报道计划”或“组织报道”的一种发展,一种创新,这种发展和创新的实质就在于,新闻报道策划是对新闻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肯定。作为对未来报道活动的思考与谋划,新闻报道策划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也就是一种意识创造性活动。也是一种具有积极指导作用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王健 《传媒观察》2008,(3):31-32
“新闻报道策划”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传统新闻工作中“报道计划”或“组织报道”的一种发展,一种创新,这种发展和创新的实质就在于,新闻报道策划是对新闻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肯定。作为对未来报道活动的思考与谋划,新闻报道策划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也就是一种意识创造性活动。也是一种具有积极指导作用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越来越高,新闻报道也应向“信息化”方向靠拢。或许有人认为,新闻报道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为什么还要向“信息化”方向靠拢,笔者认为,我们现在有些新闻报道,有的根本就不是信息,有的虽然有一点信息,但含量却太少,官话、套话、废话连篇:还有些新闻工作者概念模糊,因此写起报道来信笔而行,随心所欲,所以新闻报道信息化就很有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8.
王君 《新闻导刊》2005,(5):38-38
“新闻故事化”是记在新闻采写中运用得越来越多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为新闻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增强新闻宣传的影响力,更好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必须克服新闻宣传中的形式主义作风和文风,切实提高新闻报道的实效。 新闻宣传中形式主义和文风是一种杂音,一种噪音,是对提高新闻舆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严重妨碍。 当前,新闻宣传中形式主义的作风和文风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是面子功夫,重名轻实。不注重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回答群众提出来的问题,不愿花气力去做好释疑解惑、耐心劝服的工作,而是一味追求大规模、大场面。由于重点失衡,力不从心,结果表面上热热闹闹,内容上却有名无实。如报纸扩版,内容“膨化”,泡沫信息,应付读者;电视扮“酷”,互相“克隆”,东拼西凑,内容低俗等等。有哗众取宠之意,无实事求是之心。 二是制造“卖点”,热衷“炒作”。新闻的炒作是形式主义文风的发酵剂。有的新闻媒体只求所谓“轰动效应”,不讲社会效益。对名人隐私、恶性案件以及经济、社会生活中极易产生负面影响的  相似文献   

10.
俗语说:“不会做饭的看锅,会做饭的看火。”这话同样适用于新闻报道。新闻报道究竟如何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这里面也有一个“功夫”和“眼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面对社会思潮、传播渠道日益多元化,传播技术和受众需求不断发展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坚持“引导力就是传播力、就是竞争力”理念,坚持以新闻创新促进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经过不懈地探索实践,形成了“重大主题报道时代化、经济新闻报道大众化、社会新闻报道主流化、民生新闻报道平台化和文娱新闻报道人文化”的“五化”新闻创新操作模式,有效推动了集团所属各媒体的新闻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2.
“新闻娱乐化”目前在业界是个十分时髦的话题,我国新闻传播界对新闻“娱乐化”的评价褒贬不一。赞成的,反对的,各有各的观点,就目前的情况看,各级媒体“摸着石子”搞“娱乐化”新闻报道的却大有蔚然成风之势。但理论界倒有一种痛心疾首,大声喊停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周婧 《声屏世界》2005,(5):10-11
近年来,随着民生新闻热的出现。新闻报道往往通过人们的个人故事、体验为切入点和线索来报道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或是对新出台的法规政策的解读。在报道新闻时从某个个人的视角出发.把对新闻解读的落脚点放在受众上.用故事化、细节化的描述,以小见大,从微观到宏观,顺其自然地引出对重大新闻的报道。达到“一叶知秋”的传播效果.增强与受众心灵的贴近性。这种新闻报道呈现出一种“个性化”风格。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的“乡土味”,是指新闻作品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典型的地方特色。这类新闻不仅在本地区深受广大读者的关注,而且能在全省、全国产生巨大的反响,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我在基层搞新闻报道20多年,努力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势,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勤奋耕耘,力求写出新闻报道的“乡土味”来,把精美的“土特产”奉献给广大读者。写出新闻报道的“乡土味”,首先选材要有地方特色,发现和表现本乡本土的“这一个”。旺苍县近20年来围绕“山”字唱“山歌”,全面开发生态农业,发展40多万亩杜仲商品基…  相似文献   

15.
关于“换位”的思考盛荣最近一段时间,贵州日报编委会以“强化换位意识,刷新新闻报道”为切入点,要求全体采编人员“突破旧的思维框架,努力求新创新,改进新闻报道,尤其是大量日常性报道”。这是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功效的必要选...  相似文献   

16.
新闻窗     
集团军新年新闻报道会新风扑面  本刊讯李德忠、王泉财报道:元月7日,济南军区某集团军组织召开的新年度新闻报道工作会新风扑面:往年要开两三天的会议被一天的“新闻会战”取代;各单位必须完成几个头条、每人必须完成规定篇数稿件的“硬性指标”也不见了。这个集团军在筹划新千年第一个新闻报道工作会议时,就把主导思想定在求真务实,狠刹形式主义上,要求新闻报道人员遵守新闻职业道德,纯洁新闻队伍,抓好自身建设。某团对报道骨干进行跟踪培养  本刊讯王志领、闫伟报道:济南军区某高炮团对新闻报道骨干除讲授新闻采写知识,传…  相似文献   

17.
对于新闻报道来讲,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需要什么样的形式,只有适合的形式才会使得新闻报道达到预期的效果。虽然新闻故事化是一种比较好的新闻表现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适合用故事化的手法来报道。  相似文献   

18.
《珠江晚报》坚持正面宣传,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改进新闻报道,一年来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取得了良好成效.提升了晚报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但是,新闻并不排斥描写,要准确地报道客观事实,又要把新闻写得生动富有吸引力,这是新闻记者需要练就的基本功。新闻报道故事化如今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新闻作品中。这种方式使新闻报道有了“温度”,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为新闻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在不影响真实性的基础上,如何将新闻报道故事化?笔者结合相关实例,试从人物选取、细节挖掘、场景再现三个角度去浅析新闻报道故事化的叙述技巧。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新闻标题语言的陌生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育红 《新闻界》2006,(6):130-130,129
根据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的观点.“陌生化”就是力求运用新鲜的或奇异的语言。去打破久用成习惯的、缺乏原创性和新鲜感的语言常规,给读者带来新奇的心理体验。也就是说,语言的陌生化就是一种语言的新奇或反常特性的表现。陌生化的构成主要是在语言的运用上多采用与普通语言相悖或不同的用法。网络新闻标题语言的陌生化体现为一种强烈的比传统新闻标题更为讲究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