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商业社会中,电视文化和消费主义是紧密相连的,人们的消费行为离不开电视媒介的塑造,而电视媒介的发展也离不开消费文化的支持.本文从植入广告、服饰、生活方式三个方面对电视节目中的消费主义文化进行解析,引导受众正确面对消费主义文化的侵袭,更理性的面对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2.
媒介消费主义在我国新闻媒介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实践中已成一种定势和标准,新闻媒介已然按照消费和市场的尺度去运作,新闻专业主义在这一媒介生态下,虽然在强大的政治公器和经济体制的支撑下保持着独立品格,但不可避免地沦为媒介消费主义的“边缘物”,甚至扭曲、异化,不得不对媒介消费主义让位。本文就新闻专业主义对媒介消费主义让位之表现、原由以及利弊作一番考察,以期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出路以及媒介消费主义的合理科学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江瑜 《今传媒》2020,28(1):56-58
新消费主义是对旧消费主义的革新,是指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合理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的消费观。与旧消费主义相比,新消费主义更注重“虚拟”的互动过程,它将实体的交易活动省略掉,转而向新的双向互动模式转化。在信息多样化的环境下,受众的选择性接触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广告影响力的变弱,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广告模式来吸引受众眼球。VR给人一种沉浸感,在“场景化营销”大行其道的今天,虚拟现实具有传统娱乐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对新消费主义视阈下VR广告的特征、现状,以及困境进行研究,希望对VR广告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健 《青年记者》2012,(2):23-24
物体、消费和传播媒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媒介被认为是消费主义文化传播的最直接和最有力的工具,是消费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传媒通过建构消费场域对消费主义进行意指生产,媒介文化与消费主义彼此处于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中.  相似文献   

5.
刘嫱 《青年记者》2022,(21):43-45
由数字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正在人与人、人与媒介、媒介与社会之间逐渐暴露,“主体性的黄昏”已然到来。为此,须把握数字技术的伦理尺度,明确数字社会的伦理秩序,防止本末倒置的异化形态出现,有的放矢地进行主体性重塑。  相似文献   

6.
顾晓莉 《新闻世界》2012,(11):154-155
消费主义时代,媒介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片面的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忽视了媒介自身的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造成了信息传播失衡、盲目消费泛滥、媒介公信力降低等问题。本文从消费主义入手,阐述了新闻消费主义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对消费主义时代下媒介的表现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对媒介的角色期待。  相似文献   

7.
孙晓 《青年记者》2016,(13):63-64
媒体消费主义盛行的迷思 近年来,随着消费主义理念在我国社会的广泛蔓延和不断强化,在消费文化的裹挟包围之下,媒介文化呈现出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①消费主义从本质上来说是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同时放大了这种需求,进行了消费内容再生产再扩散.在受众强大的消费主义信息需求面前,媒体倾向于奉行消费主义,致使消费主义深度侵入媒介文化之中,形成合谋,导致媒体消费主义盛行.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消费观与广告欲望书写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主义价值观是在消费社会和消费主义文化中生成的一种消费理念、消费态度与消费倾向.消费主义价值观是与后现代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它所表征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消费与消费文化,而是消费主义文化.换言之,这是一种后现代消费观.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当代广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创意技巧与传播策略也越发娴熟.广告作为典型的消费主义文化,自有一套欲望书写逻辑.它一方面迎合当今社会不断膨胀的欲望需求,另一方面也在运用特有的创意策略不断地制造欲望、诱导欲望、传播欲望,不遗余力地鼓动欲望消费,而且每每十分奏效.这也是一些文化批评学者对广告多有不敬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9.
毕竟 《青年记者》2008,(1):44-45
当前,媒体面临着一个看似相互矛盾的伦理困境:一方面,为了迎合受众而媚俗,一些报道和广告放任低级趣味泛滥;另一方面,却利用虚假报道和广告,帮企业欺骗公众,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在欺骗中迎合,媒介这种伦理困境的出现,是背后的资本推力使然.  相似文献   

10.
文晴 《新闻世界》2012,(11):162-163
随着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型,一些媒介也随之由宣传让位于资本和消费。它以激发人类欲望与本性的方式不断撒播消费主义观念建构主体身份,媒介文化的消费主义转向面临与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的断层,但也为其自身的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1.
在迎合中欺骗:媒体的伦理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竟 《今传媒》2008,(2):29-30
当前,媒体面临着一个看似相互矛盾的伦理困境:一方面,为了迎合受众而媚俗,一些报道和广告放任低级趣味泛滥;另一方面,却利用虚假报道和广告,帮企业欺骗公众,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在欺骗中迎合,媒介这种伦理困境的出现,是背后的资本推力使然.  相似文献   

12.
在消费社会中,"人"作为广告受众,存有主体建构与欲望支配两方面的主体性危机.主体建构危机表现在媒介受众在主体位置上的纯粹性失真和媒介受众进行以"消费仿象"为核心的排他性主体建构;欲望支配危机表现为媒介与广告控制了"公共欲望"的生产与再生产、"公共兴趣"被媒介与广告支配、公众对媒介与广告的"宣泄依赖"、广告与媒介藉消费社会的"符码关怀"控制公众的"爱与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13.
在消费时代,身体美学与消费主义的耦合使得身体既是消费对象也是消费主体,性别异化现象是身体审美过度消费的结果。当正常的身体审美不再能引起观众审美惊奇时,影视剧中便出现了一批性别错位的类型人物,这些以小沈阳、李玉刚等人为代表的性别异化现象,既是身体过度消费在影视剧中的集中反映,又深刻影响着大众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4.
象征性的符号化消费作为当今社会一种普遍的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消费社会与大众传媒的普及而广泛为人们所接受的。符号是建构消费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它不仅进行商品推销,也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创造出虚假需求,直接导致了消费异化,进而对社会文化和道德伦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在对符号化消费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反思,从而警示世人。  相似文献   

15.
李倩 《新闻世界》2010,(4):111-112
消费社会下,受众和媒介出现了异化现象,受众通过媒介的偏移宣传而倾向于异化消费,成为异化的受众;媒介也因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而造成管理失范和假新闻泛滥,成为异化的媒介,受众和媒介的双重异化严重影响了整个媒介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消费社会》的中心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消费?它从两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一是对于物的分析,解释了什么是物与物的生产;二是人们消费物的原因。透过研究,它发现消费已经控制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被异化了,社会成了消费社会和符号社会。它对于广告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深刻揭示了大众媒介与广告配合背后的无意识劝诱。  相似文献   

17.
胡亚婷 《新闻窗》2009,(3):104-105
电视媒介与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是一种崇尚和追求通过消费来实现人生价值的观念体系和行为实践。受这种价值观支配的人看来,消费的目的不是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而是彰显地位、权利、荣誉,确证社会身份、取得社会认同的手段。消费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进入生产相对过剩时代的产物。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西方各种思潮的涌入,消费主义在中国迅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媒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程颖  胡小纯 《新闻世界》2012,(8):150-151
在鲍德里亚对消费文化的批判中,广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对象。广告为商品建立符号意义,它弱化甚至可以说掩盖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凸显其交换价值。它用一种同义反复的方法鼓舞着需求的膨胀,通过大众媒介使得消费主义盛行。本文对鲍德里亚广告观做一个总体的述评,试以更全面的态度看待广告的文化效应。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众媒介日益与消费主义结合,强化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并使自身蜕变为一种新型的消费品——消费主义媒介,已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文章从其表现、成因与影响3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引起对消费主义媒介的警惕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手机等媒介已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重要工具,人们在广泛利用手机、电脑等查询信息、进行人际交往,如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所说,媒介对人产生异化作用。面对这种人类交流方式所陷入的困境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成为完整、自由的个体人?本文以手机媒介为例,分析其利弊,思考目前的困境,希望对沉睡中的人们有呐喊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