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作为以汉字听写为主题的节目,播出后在众多电视娱乐节目中突出重围,引发热议。本文从民族文化的节目理念和节目本身的特色入手,分析节目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2.
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自播出以来,深受观众的喜爱,基于对这两档节目的创意、传播意图、传播内容、制作风格、传播效应的考察,并结合国外同类节目,分析汉字书写类节目对于展示汉字文化魅力、创新电视节目形态、促进国人汉字文化觉醒、搭建汉字公共外交平台等方面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3.
蔡骐  李予希 《新闻前哨》2014,(10):27-29
《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档节目自2013年开播以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首先从社会现实、媒介发展、受众需求三方面探讨汉字听写类节目成功的原因;其次,本文从节目繁荣发展之中观察其潜在的隐忧,包括文化传播的异化、汉字书写效果的有限性以及受众参与渠道的单一性。最后,为使节目获得持续发展,本文认为节目应当考虑引入体验形态,在节目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多元化创新,并且应构建更为丰富的受众参与式文化。  相似文献   

4.
沈梦尔 《视听界》2014,(1):66-69
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推出了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灵感来自于美国拼字大赛SpellingBee。节目在借鉴SpellingBee运作模式的基础上,融入中国国情,传承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但节目仍存在“亮色”不多、“变法”不活的缺点,SpellingBee的广泛参与、公平赛制、宣传推广、家庭氛围值得《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掀起了新一轮的汉字书写热.系统分析了“汉字听写大会”暴热现象的成因及其带来的启示,提出了图书馆要充分借鉴其成功经验,创新活动策划,推广数字图书馆阅读.  相似文献   

6.
李蕾 《中国广播》2014,(3):102-103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广电系统学习借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经验,积极开办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文化节目。  相似文献   

7.
正自从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与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两个节目在2013年暑期取得良好收视成绩后,这两个节目的相关话题也纷纷登上网页和微博热门搜索,其他媒体也给予了相应的重视,在取得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4年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广电系统学习借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积极创作和播出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文化节目。至此,多家省级卫视先后筹备起自己的含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原创文化节目,为提高这些节目的收视率与关注度,省级卫视借助各种平台予以推广和宣传,  相似文献   

8.
在娱乐选秀节目盛行之下,《中国谜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两档文化教育类节目的高收视率迅速引发了一股文化热的狂潮。本文试图对节目火爆背后的本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探讨和总结《中国谜语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之道,以期为今后文化教育类节目的发展提供参考样式,探寻文化图存的现实图景和探索文化发展的未来路径。  相似文献   

9.
张弢 《东南传播》2014,(2):97-99
本文从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入手,分析节目的设计宗旨,传播效果,并思考大众传媒在汉字书写传承,以及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汉字书写节目在2013年取得了成功。大众传媒在传播知识,廓清认识和引发关注方面作出了贡献。但是,汉字书写的传承、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今天仍然面临困境,需要全方位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市场化、商业化大肆横行,收视率绑架了今天的电视节目。对比《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我们不禁要问,究其本质是文化特征还是娱乐本真?本文根据两档节目中出现的精英正统和大众娱乐两种特性,为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和创新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汉字书写是每个有知识的国人信手拈来的事情,会写汉字本身算不了什么本事,小学生都可以。然而,却不是每个国人都能真正写好汉字。如果能写得一手好字,那一定是一件引以为傲的事情。前一段时间,"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在中国亿万电视观众面前着实火了一把,究其原因,不正是因为国人对说好、认好、写好汉字的普遍认同和渴望,才出现汉字听写、书写热吗!但必须看到,提高汉字书写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老师认真教授、个人勤学苦练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肖航  洪丽娟 《现代传播》2015,(3):159-160
2014年,第二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从年初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导演组开始筹备至10月底第二季节目全部播完,共涉及我国34个省(市、区)1700多个城市3万多所学校,参与学生达1200万人。据来自CSM全国测量仪的数据显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季单期最高收视率达1.33%,在全国暑期档众多以娱乐为主的大型季播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三。节目吸引力提升是收视增长的主  相似文献   

13.
滕慧群 《声屏世界》2013,(11):18-19
2013年暑期.河南卫视播出《汉字英雄》,节目平均收视率超0.6%,最高收视率达0-8%以上,位居全国同时段电视收视排名第七。随后不久,《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10套与1套同时播出。  相似文献   

14.
传播文化是电视媒体使命之所在。然而一直以来,文化的阳春白雪与电视的大众化传播仿佛是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让电视人大费周章,此时,演播室互动文化栏目的兴起以不可预期的完美化解了这一矛盾。本文就将以《汉字英雄》《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一系列节目为例探讨演播室文化节目的特征和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5.
传播文化是电视媒体使命之所在。然而一直以来,文化的阳春白雪与电视的大众化传播仿佛是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让电视人大费周章,此时,演播室互动文化栏目的兴起以不可预期的完美化解了这一矛盾。本文就将以《汉字英雄》《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一系列节目为例探讨演播室文化节目的特征和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6.
阴程敏 《声屏世界》2014,(11):25-26
<正>今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广电系统学习借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经验,积极开办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文化节目。各地卫视纷纷跟进,推出了一批收视和社会反响皆优的原创文化电视节目,在运用电视形式传承传播传统文化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年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广电系统学习借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经验,积极开办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文化节目。此间,诸如《成语英雄》、《中国成语大会》、《于丹品味汉字》、《中华好诗词》、《中国灯谜大会》等一批文化节目纷纷涌现,力求以有形的文化载体来洞观、探源与剖析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化肌理,从而为我国荧屏烘托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勾绘出鲜明的民族色彩。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梦之声》《中国好声音》等音乐类真人秀纷纷抢夺观众的这个夏天,一档以“写字”为主要内容的节目竞能在白热化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叫好又叫座,是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面前,我们曾经以为再熟悉不过的汉字,似乎正在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信息化时代、高科技产品在给我们带来便捷之时。又让多少值得我们骄傲的文化传承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这是当前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代表的文化教育类节目引起关注和热议的心理起点。  相似文献   

19.
葛胜君 《传媒》2016,(13):62-64
2013年,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一经推出,便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潮.随后,《中华好诗词》《中国成语大会》《最爱是中华》等节目纷纷涌现.2015年,由陕西卫视推出的《唐诗风云会》再次成为文化真人秀节目的新典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传播效果.需要指出的是,相比于2007年流行的"讲坛"类文化节目,无论是两年前的《汉字英雄》,还是最新的《唐诗风云会》,都呈现出了明显的"真人秀"色彩和特征,因此,我们可以将其归为"文化真人秀"节目范畴.  相似文献   

20.
宫海洋 《传媒》2015,(8):56-58
成语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博大而精深,其中不仅积淀了大量的古代语言现象,也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因此,“在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时期,要更加重视文化的基本元素、基本材料——语言和文字,充分发挥它的先进文化建设的多样性的作用,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中国成语大会》是继2014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传承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之后又一档以传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大型赛事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经播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所以它的姊妹篇《中国成语大会》的播出也备受各界的关注与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