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十八届三中全会新时期我国电视新闻时政报道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形势,针对中央提出的改进新闻报道的新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研究了我国电视新闻报道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走向。  相似文献   

2.
重庆《有线报道》是一个典型的都市电视新闻栏目。她出生和成长在中国西部特大型都市重庆的主城区里。自有线电视台1994年9月6日创办《有线报道》以来,在重庆电视新闻发展和改革的轨迹上留下了几个足迹: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理念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倡导为中国电视新闻传媒的发展和电视新闻报道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路。经过近30年的改革和探索,中国电视新闻在体裁、类型和表现形态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电视新闻的价值判断、功能意义以及政治属性、社会属性、商业  相似文献   

4.
郭妙聪 《视听纵横》2009,(4):115-115
主题报道是新时期电视新闻的一种特殊表现样态。近年来,这一具有中国电视新闻特色的报道形式,已越来越普遍地被各级电视媒体所采用。县市级电视台主题报道的策划、组织和实践,就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紧扣时代脉搏和地域特点,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新闻深度报道一直以来都是报纸和杂志的强项,近些年来各大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也开始制作电视类新闻深度报道节目,这也是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向。当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深受观众的喜爱,但是随着社会更加多元化,电视台的新闻深度报道也必须适时的进行改革。如果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工作,已经成为电视台新闻记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地方电视新闻改革的道路到底该怎么走,是困扰着大家的迫切问题。正视电视新闻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媒介的多重属性,借鉴经济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来探究地方电视新闻观念嬗变的内在规律就显得尤为必要。营销观念:分众定位,大众诉求回顾新时期以来中央电视台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对SNG进入中国电视新闻业十年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影响力,以及未来中国的SNG报道路向何方等问题进行研讨,希冀人们能对其发展有一理性认知。  相似文献   

8.
20年来,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事业从探索、崛起到成熟,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本文梳理了1992年以来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事业的发展轨迹和标志性史实,探析了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事业20余年发展的现实动因,即国家改革进程为主导、外来影响的助力、电视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陈江 《新闻大学》2000,(2):68-70
自20世纪80年代新闻改革以来,我国的电视新闻在时效性和报道量上有了很大的改观,然而与报纸和一些发达国家电视新闻相比,我国的电视新闻有闻必录的多,在运用背景资料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导致了电视新闻普遍存在“重播出轻效应”、“重外延轻内涵”的问题,而电视新闻也成为片面化、肤浅化的代名词。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增强背景意识,即增强运用背景材料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0.
尊重受众需求,是提升电视新闻传播成效的关键,同时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改革工作的开展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受众需求与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分析与论述,并对新时期电视新闻受众需求所呈现出的特点以及电视新闻编辑改革方向做出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充分发挥出受众需求在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改革中的导向作用,进而促使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新闻受众对电视新闻节目内容的期待.  相似文献   

11.
从2013年《焦点访谈》改版方面着手分析我国电视新闻栏目蜕变与创新。论文的主体部分将在分析改版后《焦点访谈》新特色的基础上,剖析中国电视新闻栏目在新时期的创新手段,从栏目的品牌战略、竞争战略的调整看中国的电视新闻栏目如何防御突围。最后,通过对电视新闻栏目新时期发展新趋势的探讨研究,更好地提升我国电视新闻栏目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我国各条战线,各项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继续改革的一年。电视新闻节目在宣传好改革的同时,也要做好本身的改革。电视新闻的重要作用已被人们所公认。七十年代从美国掀起并波及到其它国家的电视新闻报道热,更使它的作用和地位扶摇直上,跃居新闻舆论工具之冠。我国中央电视台(前北京电视台)自1958年创办以来,新闻节目也在不断进步。开办之初,基本上是走电影《新闻简报》的  相似文献   

13.
卢焱 《新闻爱好者》2000,(11):45-46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最大的改革力度体现在电视新闻上。中央电视台从1993年开始的第二次新闻改革,对消息类新闻节目作了很大调整,各省台也借上星之机,对新闻节目进行了新的包装。增加信息含量,实行滚动播出,录播改直播,无论是内容编排还是播报风格,消息类新闻都从整体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河南卫视都市频道的《都市报道》的成功播出,就是沿着这一改革方向继续前进的新的标志之一。 1.《都市报道》对传统的电视新闻播出机制是一种突破 《都市报道》是在中央、省、市台新闻栏目均已…  相似文献   

14.
刘承武 《传媒观察》2014,(10):65-66
正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是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密切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或预测其发展前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作为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化,凭借现代电视技术手段,在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前提下,通过影像画面、配音解说、采访同期声等多种元素的有机结合,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背后的新闻或事实并预测其发展趋向,使受众认知社会事实和意义。因其独特的报道方式,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新闻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深度报道是当今各种新闻媒介激烈竞争的产物,是电视新闻面临的新的挑战,它标志着电视新闻由起步走向成熟,由浅层次报道走向深层报道的深刻变化。随着现实和形势的不断变化,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的压力。如何做好这一领域的深度报道?如何让电视新闻的软肋变成强项?新的形势对我们从事电视新闻报道的部门和记者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工作必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作为,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三昧》2008,(1):14
;经过长达两年的新生新闻栏目的谨慎探索后,中央电视台终于下决心改革自己的核心品牌.1996年1月1日,被海外称为中国政治生活风向标的<新闻联播>出现它诞生以来最重要的变化,重新恢复采用世界电视新闻报道通行的直播方式播出.  相似文献   

17.
城市台电视新闻报道一般以新闻时政报道和新闻监督报道为主。电视作为大众媒体,其影响力,一般是指电视通过信息传播等方式,左右社会大众观念和行为的作用力。在新闻工作中,电视新闻报道面临着如何完成胡锦涛总书记要求的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如何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成为电视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电视新闻报道必然会向着平民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就在阐述电视新闻平民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谈谈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表现形式。一、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内涵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镜头及重点报道的对象是平民百姓,电视媒体的受众是广大百姓。第二,突出电视新闻中的商品信息。基于商家投放广告的立场来看,电视媒体要充分考虑到商家的感受,否则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媒体活动的运作就无法有效地持续进行,而商家投放广告的根本意愿就是  相似文献   

19.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电视都是普通大众了解和接收社会新闻的重要平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逐渐丧失了市场竞争力,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电视新闻的竞争力。相较于以前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现场报道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要发挥出它的优势,还需要报道记者掌握好相关的现场报道艺术。本文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以及报道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三昧》2008,(1):14-14
经过长达两年的新生新闻栏目的谨慎探索后,中央电视台终于下决心改革自己的核心品牌。1996年1月1日,被海外称为中国政治生活风向标的《新闻联播》出现它诞生以来最重要的变化,重新恢复采用世界电视新闻报道通行的直播方式播出。尽管这个1978年1月从《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联播》进化而来的新闻栏目是以直播形式诞生的,却从1980年7月开始改用录像带录制播出,一直持续了186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