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研究会“为人生”的学观是以“表现人生,指导人生”为具体内容的。人道主义是“为人生”学观的灵魂。学研究会最初提出“为人生”,就是“要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但是,在社会先进思潮的影响下,“为人生”的方向逐步得到了明确和发展,由略带全人类性的“为人生”向略带阶级性的“为人生”转化,强调要“同情第四阶级,爱被损害和被侮辱”,要写出他们的“血和泪”,并要求“学在揭露罪恶社会的同时,应该负一部分制造光明的责任”,充分表现了学研究会以学反映时代、批判现实和改造社会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茅盾的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和短篇小说集《野蔷薇》,呈现出的是“经验了人生而写作”。中篇《虹》则是由“经验了人生而写”向“分析了人生而写”的转变。《子夜》、《林家铺子》、及“农村三部曲”,是茅盾创作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学发展的丰碑。  相似文献   

3.
【单元要旨】学人生 我们认识人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自己的经历,有他人的经历;有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有现实的生活;还有一种以学的形式去让我们认识人生。我们在《皇帝的新装》中知道了不要轻信别人,要诚实;从郭沫若的两首诗中,我们知道了追求与向往;从《女娲造人》中,我们知道了古人就渴望知道人类的来历;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封美国爸爸写给即将步入大学生活的女儿的一封信,信里没有安顿孩子如何照顾自己,而是很实用地教了她一些理财手段。这些建议对我们同样适用,尽管我们在大学花的全部费用几乎都由家里承担,但是学一学这些理财手段,对你的人生会有好处。因为父母不能一直为你埋单。  相似文献   

5.
“为人生”的学观念贯穿于茅盾早期的学思想之中。这一观念内蕴着茅盾对学的言说对象、价值取向、功能承载的积极探索与思考。茅盾早期的学思想在唤醒人的觉悟,以人道的精神和情怀关注现实人生、揭露时弊等基本点上表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呈示出鲜明的现实主义品格和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6.
情书     
亲爱的: 这是我人生中写的第一封情书,是写给你的。  相似文献   

7.
徐渭的人格心态是作为人生理论指导的王学思想与其人生实践综合作用的产物,本由此入手并结合创作来分析他的人格心态,为哲学思想、学思想与学创作之间建立一个联接点。  相似文献   

8.
《中外名人珍藏情书精品》一书中有章太炎《致汤夫人》的书信。与其说它是封情书,不如说是封难得的在朴实的叙述中体现革命情操的、能反映时代精神的给后人以启迪的夫妻问的家书。它表达当时章太炎对讨伐袁世凯窃权卖国的悲愤情怀,显示其真性情和真胸怀。这封信为我们洞开了他的人生窗口,拓宽了今人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李治幼年在元氏县学读书,经历了金末元初改朝换代的社会动荡,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晚年隐居元氏封龙山,聚徒讲学,重建了封龙山书院,继承和保护了中原文化。  相似文献   

10.
理解历史需要经验。易中天先生主张40岁以后读史,他说,30岁以前不懂事,读历史书也是白读。意即:人生经验不足,读历史但不能理解。的确,少年时学历史,多半是看热闹,听故事。  相似文献   

11.
苏轼审美人生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是极端对立的两种人生态度,官场生活与诗人本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一个是戴着面具的政客,一个是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极端需要官场应酬的虚伪,一个必须是肝胆相照、表里澄彻。苏轼的人生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人生,即以沉浸于学艺术的读书写作,赏玩人生宇宙的色相、秩序、节奏与和谐为人生愉悦。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文学世俗化的主要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学在进入新时期以后,由于政治乌托邦神话的破灭,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的制约逐渐减弱。作家关注社会生活不再是单一的政治视角,可以从化、哲学、美学等不同视点来观照现实生活,新时期学由此摆脱了“一元”,走向“多元”。虽然新时期学可以列举许多特点,比如个人化、私语化、时尚化等等,但这都是些具体的、从属性特点,从宏观上来看,新时期学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世俗化特征。这些作品没有那么多激昂的理想、澎湃的激情、宏大的志向和高远的价值追求,而主要是表现庸碌的人生百态,琐屑的日常烦恼,零乱的世俗经验。本拟对新时期学表现出的世俗化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创建人生学、开设人生课的必要、根据和步骤,提出了一门新的科学与新的学科。  相似文献   

14.
刘基从小受教于永嘉学派传人,和永嘉学派有师承之实。他承绪事功之学,以“见于行”、“措诸用”为旨归,和永嘉学派有共同的事功理论;他“敬以一之,仁以行之”,和永嘉学派有共同的事功实践;刘基和浙东事功学派、永嘉学派诸领袖虽然有不同的人生轨迹,但却有着共同的事功目标,通过经世治国。取得共同的事功业绩。  相似文献   

15.
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探究了学作品中蕴含着的知识美,认为好的学作品都溶注了作家对社会人生的强烈审美体验,这些审美体验都必然地转化为知识美,存在于学作品之中,决定着学作品的价值与品位。  相似文献   

16.
优势互补是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必要条件黄新华,朱正心(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开展产学合作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也开展了产学合作教育的尝试,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界和产业界的人士认识到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变革高校以往封...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现代学史上优秀学批评家之一的茅盾,其批评风格呈现出宏大、理性、冷静、公允的特性,究其成因,主要和以下几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为人生的学价值观;(2)冷静、严谨、倚重客观的个性气质;(3)托尔斯泰、丹纳等外来学的影响。茅盾学批评的特点因于此,其缺失也因于此。  相似文献   

18.
西汉时期的刘向认为,人性初无善恶之分,善恶是后天教育及环境影响的结果,因此有人生修养的必要。他提出的人生修养方法主要是"学",通过"学"明白人生的道理,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修养的最终目的是体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提升人生的境界,达到人生的高级目标。刘向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为保持气节和尊严;人生的最高境界为乐以忘忧的审美境界;人生的高级目标是形成道德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19.
当下学理论批评领域,十分忽视学中的道德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大众的忽视。要想拓宽学批评的生存空间,使学批评更具生命力,应该有学批评家来关注学中的道德问题,并从道德切入,展开对人生、人性的深入关怀和揭示,并由此形成一种新的道德批评观。  相似文献   

20.
高校政治理论课应突出人生价值观教育韩淑珍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及其追求行为进行认识和评价的基本观点。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人生经验的总结和认识,表达了人们的最高社会需求和价值目标。它和世界观是紧密相联的,一定的世界观表现为一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