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他包得不好,馅儿少,并且弄得浑身都是面,但他愿意包,就让他包,慢慢就会做好。孩子开始洗袜子、手绢的时候,可能洗得并不干净。别去帮他重洗。如果你帮他重洗的话,他就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是干净了。等到第二天他要用了,他也看见干了的袜子、手绢不干净。这时告诉他该怎么洗,先洗哪里,再洗哪里。尽量不说“你来帮我做这个,你来帮我做那个”。要让他明白:你不是在帮我干,你是家里的一个成员,你有义务、有责任来干。相信许多父母还有很多高招。三招让孩子不怕做家务  相似文献   

2.
做你的港湾     
正去年,我刚担任四(1)班的班主任,班上有一名学生叫小雨,他总是很邋遢:衣服很脏,头发蓬乱,鼻涕挂在嘴唇上。我将他带到自己在学校的宿舍里,帮他把脸洗干净,给他梳理好头发。但第二天上学时,他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我只能又帮他梳洗一遍。不仅如此,他上课时总是给老师捣乱,让科任教师头疼;同学们不愿意和他做朋友,因为只要一言不合他就动手打人;活动课上,同学们做游戏,他总是独自躲在一边,从不参与。我多  相似文献   

3.
一天晚上刚刚吃完晚饭,一个朋友来电话,因为一点琐事絮絮地说了很长时间。等我撂下电话,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孩子刚刚看完动画片。我原想今天给孩子好好洗个盆浴,就说:“我收拾一下,你自己先去放水泡着,一会儿我就去帮你洗澡。”孩子说:“不,我要等妈妈陪我。”他一边说一边连打了两个哈欠。看着他有点困了,我很不耐烦,说道:“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先做一下怎么就不行呢?”孩子看我有点生气了,不再说话,磨磨蹭蹭地动起来。等我做完了手边的家务到卫生间一看,他正在慢腾腾地脱衣服,还没开始放水呢。  相似文献   

4.
我的儿子韩东,今年二十一岁,是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回顾二十年来教育孩子的经历,我有两点很深的体会。不是劳动需要孩子,而是孩子需要劳动家里有一把红刷子,是儿子最早的劳动工具。那时他还不到两岁半,我们给他派了活,要他每天用刷子把四个椅子垫刷一遍,到了晚上定要检查是否做过。若是做了,就表扬几句;若是没做,我们就带他补做一次,渐渐地,他知道自己没做有点难为情,补做时  相似文献   

5.
我的儿子今年10岁,有一个毛病,就是总爱揪自己的头发。尤其是遇到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如写作业、不想上课时,就会揪得很厉害。而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就能全神贯注,不怎么揪头发。对于他这个毛病,我和他爸爸道理讲了无数次,甚至也打过他,想尽各种办法约束他,可效果不好,有时他反而揪得更厉害。孩子在三四岁时,住在奶奶家。他爷爷奶奶脾气都不好,总是吵架,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估计就是那个时候,让孩子养成了这个不好的习惯。我该怎么帮他改掉这个毛病?  相似文献   

6.
早上接待幼儿的时候,经常听到家长向我反映说,老师,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懒,让他帮我做一些他能够做的事情,简直比登天还难,要不然就是提交换条件,帮我做了什么事情,必须要满足他的要求,否则就不做。孩子这么小就这样,长大了还了得!你们老师替我好好说说他。家长把孩子的这种行为都推到了孩子的身上,似乎孩子这种行为的形成与自己平时的教育毫无关系。楠楠妈妈就向我讲了一件发生在她家的事情。有一次,楠楠妈妈在家里搞卫生,蹲在地上久了站不起来,就让5岁的儿子帮忙端一张凳子过来,可他就是不愿意,还振振有词地说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妈妈说:“楠楠,如果你帮我的话,我请你去吃肯德基。”孩子马上就答应了。虽然孩子帮忙端来了凳子,可是从那次以后,每次让儿子做事他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否则不干。其实许多做母亲的,当要求孩子做事的时候,经常会用利来诱导孩子,比如:你帮我,我请你吃肯德基,我给你买玩具等等,这样做会使孩子认为工作很辛苦,必须用食物或玩具作为补偿。因此,这样的做法是不会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的。那么我们家长该怎样去引导呢?首先要让孩子尽全力去工作,他就会很高兴地帮你去干活了。比如你想让孩子帮你一起做家务,一开始他可能不愿意,可能...  相似文献   

7.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应大致有个计划,不同年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内容。我对女儿的劳动教育,就是采取了分阶段实施的做法。孩子1岁多,正是自我意识形成阶段。我就让她自己学穿脱衣服、鞋子,自己吃饭,尽管这些还要在大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但也让她自己做。2岁时教她学会收拾玩过的玩具,自己洗手。当孩子3岁时,我教她自己洗脸,洗脚,整理床铺。4岁后引导她自己的事自己做,洗手帕,洗袜子,帮助  相似文献   

8.
我曾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的一家餐馆打工,老板要求洗盘子时得刷洗六遍。一开始,留学生按要求刷洗,洗着洗着,他发现洗五遍和洗六遍一样干净,于是就只刷五遍,后来又发现洗四遍和洗五遍一样干净,又减少到洗四遍。老板也看不出盘子少洗了两遍。出于“好心”,他悄悄把这个“秘诀”告诉了和他一起在打工的老老实实洗刷六遍的一个日本人。谁知那个日本人一听,竟惊讶地说:“规定要洗六遍就该洗六遍,怎么可以少洗两遍呢?”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中国留学生,在许多人眼里,这个老老实实的日本人有点傻。可是,中国就有一句老…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一家餐馆打工,老板要求洗盘子时得涮6遍。一开始,他按要求洗,洗着洗着,他发现只洗5遍也挺干净,于是就只涮5遍,后来又减少到4遍,老板也看不出盘子少洗了两遍。出于好心,他悄悄把这个诀窍告诉了老老实实洗涮6遍的一个打工的日本人,谁知那个日本人一听,竟惊讶地说:“规定要洗6遍就该洗6遍,怎么可以少洗2遍呢﹖”事情传开后,再也没有公司聘用这个留学生,因为他缺乏诚信的精神,也缺乏认真的态度———做事马虎,总想偷懒。认真是什么﹖是一种责任,就是无论做什么,永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尽力做…  相似文献   

10.
看过一个故事,说有位父亲一直存钱,终于买回一辆小汽车,因为珍爱,车子稍有点脏就会动手清洗。5岁的孩子看在眼里。有一天,父亲回家没洗车,他决定帮父亲洗,有些地方洗不干净,他想起妈妈洗碗用的刷子,于是……当父亲发现时,孩子已经把车刷了一遍,崭新的车子上有很多划痕,惨不忍  相似文献   

11.
盼望已久的寒假终于来临了,我又长大了一岁。已经是11岁的大孩子了,应该帮爸爸妈妈干些家务活了。今天下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的小书包脏了,想让妈妈洗,便嚷道:“妈妈,我的小书包脏了,您给它‘洗冼澡’吧!”“你自己洗吧,你已经长大了,应该学做家务活了,小书包是你的好朋友,自己冼才对呀!”对,妈妈说得有道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相似文献   

12.
适合4~5岁孩子的家务劳动自己穿脱衣服、洗脸、刷牙。起床后叠被子,整理床铺。将自己脱下来的脏衣服收拾好放在一起,交给父母。把要洗的衣服按颜色深浅分开。把干净衣服按家庭成员分开,放置在固定的地方。分出爸爸、妈妈和自己的鞋子,分别摆放好。定期清洗脏了的玩具。洗自己的手帕。用小型拖把拖地。用小抹布擦家具。餐前帮父母布置餐桌,餐后帮父母收拾餐具。巧妈妈提示让孩子清扫卫生、整理床铺可以训练他集中注意力,事有条理。让孩子负责自己日常生活的料理,可以培养他独立性。这一时期的孩子非常渴望和父母在一起做事,所父母不…  相似文献   

13.
曹前 《新作文》2010,(6):9-9
父亲节,老师让我们帮父母做一件事,做什么好呢?我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好主意来。“上次你给妈妈洗了一次脚,这次就孝顺孝顺你爸爸,给他洗一次脚吧。”妈妈忍不住为我出谋划策(ce).  相似文献   

14.
马志国 《幼儿教育》2013,(Z3):18-19
马志国老师是心理咨询师,我们从他的心理咨询案例里选取两个家长关注的话题,跟大家分享。1不和孩子讨价还价案例:孩子动辄就跟我讨价还价我们孩子5岁多了,总有自己的一些小想法。我每次对孩子提什么要求,都向孩子解释得很清楚,为什么有些事情他不能做,而有些事他必须做。但是,有时候孩子还是不肯放弃他的想法。最后,常常陷入无休止的讨价还价中。有时为了一些小事都会缠磨很久。比如,为了每  相似文献   

15.
手巧心灵     
现在常有家长埋怨孩子:笨手笨脚的,什么也不会做,这不能全怪孩子,家长也有责任。拿我来说吧,你说怪不,我明明是个男子汉,却长了一双姑娘的绣花手。其实,怪也不怪,我这双灵巧的手,可纯粹是妈妈给我的。我很小就死了父亲,跟着妈妈煎熬苦日子。妈妈有一个原则:一切都让我自己动手。我刚刚记事儿,可能只有三岁,我就帮妈妈姐姐一起糊火柴盒。开始不会糊,不是浆糊涂得不均,就是抹得到处都是,有时还把材料给毁坏了。一次姐姐打了我,不让我动手了。可妈妈说:“让他学会干,不然将来谁养活他。”妈妈一遍遍手把手教我制作,直到我最终学会。5岁那年,我…  相似文献   

16.
梁小桥 《家长》2013,(1):37-38
一次我和儿子铁锤说起我的朋友给他小孩讲数学题,如果讲过三遍小孩还不明白,他就火了。铁锤听后说:“他讲了三遍都没给孩子讲明白,他自己不检讨,凭什么和孩子发火呢?” 一道题你会做是一种能力,不仅自己会做还能让别人也懂,这又是一种能力。 讲题前事先做好功课 有的家长事先不做功课,不了解孩子在这道题中的问题具体出现在哪个环节,拿过来题目就讲,几遍下来,孩子依旧是一头雾水。所以给孩子讲题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三八妇女节到了,我想为妈妈做件事。刚到家,我就跑去把脏衣服倒进澡盆里,准备洗衣服。我先倒了几桶清水,然后拿来洗衣粉,用手撮了点,放到衣服的袖口和衣领等较脏的地方,接着用力搓洗。洗完衣服以后,我把脏水倒掉,又重新倒了几桶清水,漂洗了两遍。一洗、两漂,衣服都洗好了,我把衣服拿到有太阳的地方晾晒。我刚把衣服晾晒好,妈妈回来了,她一看到竹竿上晾晒着的衣服,笑着说:“你真是我的好女儿!”我说:“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妈妈您天天做家务,我只帮您洗了些衣服,这有什么!”我为妈妈做件事$江西省龙南县青少年写作培训中心@吴玥玥…  相似文献   

18.
柴烨 《学前教育》2022,(12):22-23
<正>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时常听到家长向我倾诉:孩子不知怎么突然变得特别拧、认死理,一点芝麻大的事,如不按他的要求去做就连哭带闹,从小就这么一根筋,长大可怎么办?如果您家也曾有3~4岁的孩子,类似的行为也曾经发生过吧。其实这可能是孩子进入到了执拗敏感期。具体该如何引导呢?我想先借助自己在带班过程中和孩子相处的几个小片段说起。  相似文献   

19.
我家是轮流洗碗的,轮到我爸爸的时候他会说:"哎呀,今天我没空,我要打电话,林怡啊,你帮我洗洗."我就帮他洗碗.有时我说他赖皮,妈妈就说,他厂里的事实在太忙了,妈妈会帮他洗.  相似文献   

20.
一天晚上刚刚吃完晚饭,一个朋友来电话,因为一点琐事絮絮地说了很长时间。等我撂下电话,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孩子刚刚看完动画片。我原想今天给孩子好好洗个盆浴,就说:"我收拾一下,你自己先去放水泡着,一会儿我就去帮你洗澡。"孩子说:"不,我要等妈妈陪我。"他一边说一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