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采用录像统计法和资料研究法对第28届奥运会男子跳马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跳马动作难度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发展缓慢。发展难度、提高起评分是现阶段跳马发展的主要方向;动作类型的选择主要集中在Ⅲ、Ⅳ和Ⅴ3个结构组中,直体笠松540°的采用频率最高;动作完成的质量有所提高,但动作难度的发展与动作完成的质量尚不同步。  相似文献   

2.
从雅典奥运会体操赛看我国男子跳马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雅典奥运会体操比赛和2004年全国体操锦标赛进入男子跳马单项决赛运动员的动作类型、动作难度、完成情况和比赛成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运动员跳马比赛中的运动价值和得分高低主要取决于动作难度的起评分和落地的稳定性。跳马动作的类型有向踺子上板类动作扩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40届体操世锦赛为资料对世界男子体操跳马比赛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世界体操大赛国际男子跳马动作难度有极快的提高,跳马的难度还体现出跳马正在向着多类型和多轴转体的方向发展,但完成跳马动作的稳定性是一成不变的,在同等难度下跳马落地稳定性好的选手,还是一个当前男子跳马制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4.
以40届体操世锦赛为资料对世界男子体操跳马比赛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世界体操大赛国际男子跳马动作难度有极快的提高,跳马的难度还体现出跳马正在向着多类型和多轴转体的方向发展,但完成跳马动作的稳定性是一成不变的,在同等难度下跳马落地稳定性好的选手,还是一个当前男子跳马制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5.
以最近两届世锦赛的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北京奥运会女子跳马比赛形势和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跳马是女子四项比赛中比较困难的一个项目,选手两次试跳的平均难度(A分)最低,约为6分,最高为6.5分;运动员发展动作难度的空间较小,而是在既定难度基础上,努力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运动员主要选用第四和第五等两组动作,超过总数的八成以上,并有进一步集中的趋势。我国运动员程菲在动作难度、质量和组别等方面都领导着世界潮流,可望继续蝉联世界跳马冠军。  相似文献   

6.
加快掌握高难动作是女子跳马发展的趋向,掌握两个不同类型的10分起评动作,是优秀选手发展的重点。女子跳马技术的发展,仍将集中在"踺子后空翻"、"侧手翻"、"前手翻"和"踺子转体"四种类型的动作上,以"直体"完成不同类型的两种动作,是当今女子跳马动作选择的主要特征。"前手翻类"动作的发展潜力和"踺子后手翻类"动作的完成力度将加大,"踺子转体类"动作的完成将倾向"转体180°";而采用"笠松"侧手翻来尽快提高跳马动作完成难度的选手将会增多;确保动作质量及落地稳定是跳马比赛夺冠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跳马决赛比赛动作的研究,分析新规则下世界男子跳马运动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男子跳马动作类型选择集中于前手翻类和侧手翻转体90°类;决赛两跳动作难度A分均达到7.00分;动作加难的重点在第二腾空阶段;动作难度与动作质量是制约跳马运动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竞技体操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为核心,以身体素质、基本技术、战术及心理素质等为主要训练内容,通过器械锻炼身体,让其掌握基本技术要领的运动项目。随着各国体操项目的不断发展,跳马运动技术逐渐成为当今竞技体操项目的主要内容,跳马比赛的激烈程度与难度系数成正比,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技战术水平决定了该项目的整体水平,因此,研究女子跳马运动的发展趋势是当今世界体操运动队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1)女子跳马运动整体水平虽呈下降趋势,但仍有部分选手保持较好的竞技状态,世界顶级选手之间的竞技水平差异不大;(2)从技术动作和难度动作来看,世界女子跳马优秀选手的动作选择趋向于高难大;(3)从动作完成情况来看,难度动作是运动员主要的得分手段;(4)从裁判打分情况来看,裁判对难度与完成度均有一定要求。该文通过对第5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项目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发展趋势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女子跳马项目运动员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现场观察统计、录像观察统计等,对十运会男子跳马动作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本次大赛跳马动作总体起评分较高、难度较大;跳马动作类型过于集中,各类动作发展很不平衡;跳马动作完成质量、落地稳定性尚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女子跳马在动作难度上与强国存在的一定差距,如从1995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比赛中,25人次做E组动作,占总完成动作数的41.70%,而在从第26届奥运会女子跳马决赛中,做E组难度动作有13人次,占总完成动作数的81.25%。两者对比发现,奥运会决赛选手E组难度动作比1995年全国内锦标赛上国家集训队员要高39.55%,说明我国女子运动员在动作难度上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2005年辽宁省竞技武术套路锦标赛部分参赛项目的难度选择与完成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难度选择方面,男运动员倾向于A、B级动作难度、B级连接难度,女运动员倾向于A级动作难度,A、B级连接难度;在难度完成方面,男运动员的A、B级动作难度、A级连接难度完成较好,女运动员的A级动作难度、A级连接难度完成较好。建议在难度申报时,不宜采取保守策略或存在侥幸心理,而应选择适宜运动员完成的难度数量或级别。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第29、30届奥运会男子跳马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动作类型及完成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届奥运会男子跳马决赛运动员的难度和完成质量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但难度有向前继续发展的趋势,完成质量日趋接近,运动员之间的实力差距逐渐缩小;第三和第四动作组别中的动作是主力军,第五动作组别中的动作将被更多的运动员所选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及数理统计法等,对2010年世界蹦床锦标赛预赛前16名女子运动员单人网上项目成绩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世界女子蹦床的竞争格局已发生很大变化,我国女子蹦床的总体实力已上升至新的高度;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平均年龄和训练、比赛周期有利于参加伦敦奥运会;目前世界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成套动作的最佳难度在14.4~15之间,我国运动员的最佳难度在此范围内,但仍有很大提升的空间,在最佳难度范围内提高自选动作难度,并积蓄一定的难度储备,是我国女子蹦床运动员备战伦敦奥运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竞技太极拳经过多年磨练,现在的发展状况是否合理化、规范化是本文研究重点。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对运动员训练、竞赛期间比赛成绩、难度动作完成质量及编排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发现:运动员对难度动作的把握水平整体提升,比赛中难度动作缺失一定区分度,对竞技太极拳的发展不利。应在高难度上加大创新力度。竞技太极拳的编排逐渐趋于合理化。  相似文献   

15.
第11届全运会女子体操平衡木决赛动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山  周子静 《湖北体育科技》2012,(3):295-297,291
对第11届全运会女子体操平衡木决赛成套的动作内容、难度价值及动作使用频率等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规则的导向作用巨大,D组以上动作是成套可记入难度的主体,技巧动作以及舞蹈动作中高难的跳步动作是中国的优势;但是成套动作类型相对单一、多样化不够,个性不突出。建议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艺术修养,编排中突出运动员风格,力争在转体动作和动作连接上有所创新突破。  相似文献   

16.
对第11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预赛中刀棍、枪剑女子自选全能项目的比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刀棍、枪剑项目难度动作失误率分别是6%、7%;女子器械类难度动作失误有差别,棍术的失误比刀术多、剑术失误大于枪术;高旋转的难度动作完成具有不稳定性。研究表明:前后动作的顺势衔接与利用惯性是动+动+静难度动作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下肢难度动作的支撑要以复合杠杆的工作形式完成;完成器械技术动作主要是靠器械动作方向和面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李柳  唐画琴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4):449-451,453
以第35届世锦赛和九运会女子自由体操决赛的16名运动员为对象,对其成套动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外优秀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的难度和最后成绩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动作类型的选用与组合方式以及完成动作的质量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国外运动员以后空翻转体连接前空翻的组合为主,显示出多样化特征,且完成质量较高,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8.
体操先进技术的动作难度和稳定性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体操先进技术、动作难度、动作稳定性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先进技术对发展更高级难度动作起着直接的作用,但在促进成套动作稳定性的同时,也会留下一些隐性的负面影响;发展动作难度必须有动作技术、动作技能、运动能力和训练水平等4个主要因素支持;形式多样化的训练是促进成套动作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周期规则的修订,FIG新版《2013~2016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出现了一批新增难度动作,为此,本文对新规则新增难度动作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2013版新规则在A组、B组、C组和D组难度一共增加了45个新的难度动作,各组新增难度分别对运动员不同的身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练员可根据新增难度的特点制订相应的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掌握新增难度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