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陈风琴 《档案》2014,(11):53-55
档案馆除具有"五位一体"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传承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功能。因此,档案部门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拓展档案服务功能、实现档案文化价值的时代需求,也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民族文化传承为视角,在阐述满族口述档案内容与形式的基础上,分析满族口述档案保护现状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力求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多举措展开对满族口述档案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普通话的进一步推广,我国各地的方言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基于以上现状,本文从档案学角度出发,结合当前方言文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方言档案式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并且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充分分析方言档案式保护与传承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4.
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广西唯一的一个侗族自治县,拥有丰富的侗族特色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民族性与代表性。在了解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为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档案、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编研以及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展览工作,以期能为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建议与帮助。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传承保护现状的实地调研与问题分析,提出了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传承保护的对策与措施,对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付潇 《黑龙江档案》2013,(4):102-102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档案既是人类文化与文明发展的产物,又是最宝贵最直接的记忆资源,它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文化展现和继承的媒介与载体;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又是文化发展与传承的产物,其本身即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对于文化的记录、传承、研究和保护,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从档案工作的角度来说,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保管与利用工作,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最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周勇 《兰台内外》2024,(4):40-42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化保护与传承,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广东梅州、河源作为客家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数量众多、内涵丰富的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代,充分发挥档案在客家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客家非遗档案数字化保护,深化客家非遗文化研究和传播推广,对于赓续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河南民歌口述档案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原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活化石.但是,这些珍贵的"活态"民歌档案资源,如今因非遗传承人断层、传承方式落后和民歌地域特征消退等诸多原因,变得已经非常脆弱,亟待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发掘研究.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本文提出了河南民歌口述档案的传承保护策略和具体实...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档案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档案是人类文化与文明发展的产物,对于文化的记录、传承、研究和保护、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保管与利用工作,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最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口述档案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整体论指出口述档案及其与其他档案、传承主体、所在环境的整体性,提出口述档案的保护应处理好与其他档案保护的关系,注重保护要素的齐全性和参与主体及地区的协同性,并做好制度设计,以维护口述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保障口述档案的传承。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校史档案的传承是对学校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发展的直观展现,更是为全社会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是全社会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加强民族文化校史档案保护工作,运用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校史档案的价值,提升档案服务的水平。以爱国爱校主题为指引建设校史档案馆,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12.
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之一,档案建设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保障。当前,档案部门在非遗保护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并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加强南京市非遗档案建设首先要从档案建设视角下分析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期望能够完善档案建设以更好地促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述了东巴经档案保护的分布广泛、保管单位多、管理封闭、流失和损毁严重等问题,提出了以法规为依据,加强东巴经档案的抢救、整理和利用工作,建立传承机制,加大保护经费投入、实施技术保护,更好地发挥东巴经档案为丽江地区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4.
陈芦燕 《云南档案》2013,(12):51-53
本文从口述档案助力于民俗文化保护的优势与形式着手,分析了口述档案在民俗文化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并结合当前口述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分歧与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最大限度发挥口述档案在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汪新叶 《档案管理》2023,(3):99-102
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以独特的金石档案形式记录着汉代农业的发展,这种无可比拟的自然属性是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工作的基石。本文以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金石档案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潜在价值和数字化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遵循共享性原则,构建一个结构有序、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数据库”,切实有效地实现黄河流域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最后,依托数字虚拟展示系统对黄河流域汉画像石农耕图像金石档案数字资源进行交互性的整体传播。  相似文献   

16.
音响档案是提供音乐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既具有抢救民间音乐遗产的价值,又为音乐院校教学、科研提供重要保证,是民间音乐传承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重视音响档案在民族音乐传承中的作用,并对其加以科学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陶园 《兰台世界》2009,(8):16-17
音响档案是提供音乐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既具有抢救民间音乐遗产的价值,又为音乐院校教学、科研提供重要保证。是民间音乐传承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重视音响档案在民族音乐传承中的作用,并对其加以科学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曾萍 《兰台世界》2012,(23):61-62
明代时期,朝廷对档案管理和档案保护非常重视,建立了用于保存史籍档案的专门档案库,形成了有章可循的档案管理制度和别具匠心的档案保护技术,为传承和延续我国珍贵的历史档案作出了积极而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朱倩  刘洪 《云南档案》2011,(9):20-22
文章通过分析目连戏档案式保护的必要性,介绍了目连戏保护的现状,对目连戏保护的工作原则和档案式管理方法进行探讨,以期能够科学保护、传承目连戏文化。  相似文献   

20.
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非物质类红色档案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还具有信息存储海量化、信息呈现形象化、信息传播远距化和信息保存长效化等诸多优势。总的来说,其方法主要包括以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技术促进有效保护、以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促进广泛共享、以数字化复原与再现技术促进多元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