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本文拟从地震、火灾、水灾三方面对房产档案馆在灾害面前,应采取怎样的避险措施和紧急施救,将灾害事故中人员、档案、物资的损毁降到最低,进行研究论证、论述。1三种灾害给人类造成的灾难1.1地震给档案保存带来的直接危机。地震是目前世界上对人类社会造成损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地壳运动。由于地震波的产生,地震也可能伴随次生灾害:地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暴雨等,还有可能会造成水灾、火灾、爆炸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地震对档案带来的危害,论述了档案的防震保护问题,在次生灾害方面主要从水灾、火灾和霉菌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最后建议社会特别是档案部门应利用历史上有关地震的档案资料来防震、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可能对档案造成损害的自然和人为灾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这些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论灾难预防对档案保护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论述了可能对档案造成损害的自然和人为灾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这些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各种灾害对档案造成损毁的事件不胜枚举,灾害问题已经成为档案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但是,一些“无形的灾害”对档案的软杀伤更甚于现实中“有形的灾害”对档案的直接物理损伤。笔者从军队档案馆的职能出发分析,层层深入地阐述了军队档案部门应对“无形损害”的核心在于提升信息保障力的军队特色的档案容灾管理理念,以期能够对我军档案工作提供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6.
档案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迅速消除突发灾害事件对重要档案造成的损害,提高档案安全管理意识,建立完善的档案安全应急机制,应是企业管理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档案灾害本质上是档案的损毁现象出发,指出档案灾害是由于档案所在环境内部或外部作用造成的,对档案安全构成严重危害,以至超过该档案所在环境承灾能力,使其丧失全部或部分保护档案的功能,并最终导致档案损毁的自然—社会现象。并指出档案灾害是影响档案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档案灾害必然导致档案损毁,只有较大的档案损毁事故才能称之为档案灾害。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地震、洪水、沙尘暴、泥石流、台风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给档案文献的安全保护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对其保护带来难得的机遇。文章从挑战与机遇两方面阐述重大自然灾害给档案文献保护工作造成的危害及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给档案文献保护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档案》2010,(4):9-9
地震灾害作为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是威胁档案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汶川大地震对档案安全所造成的损害情况出发,就如何预防和减少地震灾害给档案带来的破坏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科技档案利用中容易对档案原件造成损害,应根据科技档案的利用特点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将档案利用中对原件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档案原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最原始的历史记录,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复原,而在现实生活中,诸如火灾、水灾、地震、战争、恐怖袭击、人为操作失当等时刻存在的可能性灾害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对档案管理造成巨大且不可挽回的危害。因此,档案部门如何正确认识灾害的危害,开展预防工作,建立系统、实用的灾  相似文献   

12.
人类面临的灾害有两种:一是自然灾害,二是人为灾害。自然灾害是由于地球与天体在不断运动时,地球各个圈层发生时大时小的变异,当变异达到一定程度,便形成了洪涝、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主要是因人们的失误或蓄意破坏而造成的,也可引发档案的水毁和火损等。无论是哪类灾害发生,都将对档案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灾害发生后应采取措施及时抢救,以减少损失。下面,笔者重点就水灾和火灾发生后纸质档案的抢救措施作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3.
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不可预知性和极大的破坏性,是威胁档案安全的重大因素之一。为保障档案安全,建立档案灾害预警机制十分必要。为建立切实有效的档案灾害预警机制,应明确灾害预警机制的内涵、科学定位、运行体系,注重提高灾害意识、预警能力,做好保障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的发生率,将灾害造成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给全国的档案界敲响了警钟,大量纸质档案损毁造成了档案信息的丢失。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自然灾害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容易遭到破坏且难以恢复,但对于电子档案信息,我们却可以提前通过对档案业务系统及档案数据的容灾备份,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5.
骤然袭来的5.12汶川大地震,震垮了震区档案大楼,掩埋了档案资料。位于广元市档案馆楼顶的避雷塔倒塌,砸穿屋顶,击中消防水管,导致水塔中的余水漫向楼下的库房;成都市档案馆库房柜架变形、倒塌,大量的馆藏档案散落地面。地震使档案资料遭到了严重的损毁,那么我们档案工作者如何在平时的档案数据保管工作中预防灾害造成的档案损毁呢?这就需要建立可靠的数据备份系统,保护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16.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30年,其惨景却无法从人们的记忆中删除。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顷刻间化作一片废墟,24万余人丧生。唐山地震不仅使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由于建筑物、构筑物的毁坏,对档案装具和设施设备造成破坏,从而引发对档案的严重危害。据统计,全市各单位的档案库房绝大部分倒塌,90%的档案资料被埋压在废墟下,虽然经过抢扒和抢救,仍给档案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朱金根 《浙江档案》2005,(12):27-27
一、充分认识档案馆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翻开我国的历史可以看到,战争、动乱、暴乱使大量的档案文献遭到毁灭性的损害.由于战争原因现在保留下来的历史久远的档案已是廖廖无几,无数珍贵档案、文物流失国外;"文化大革命"时期,以清除"黑材料"为名,许多档案被焚烧、抢夺、抽走、抠空、贴盖、涂改等.水灾、火灾、地震等自然因素造成档案损害的事件近几年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76年7月28日“唐山——丰南”大地震已经过去30周年.其惨景却无法从人们的记忆中删除。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顷刻间化作一片废墟.24万余人丧生。唐山地震不仅使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而且由于建筑物、构筑物的毁坏.对档案装具和设施设备造成破坏.从而引发对档案的严重危害。据统计.全市各单位的档案库房绝大部分倒塌.90%的档案资料被埋压在废墟下.虽然经过抢扒和抢救.仍给档案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指的突发事件概念来源于国际档案理事会灾害防治委员会,他们将突发事件定义为任何损害或可能损害馆藏任何部分的所有事故(不包括诸如虫害、霉菌感染等时常所称的慢性灾害)。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上受农业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高达4800多万公顷,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1800多亿元。目前,绝大多数农业部门的档案机构在这方面还重视不够,没有建立专门的农业灾情档案,不能给领导决策提供系统、翔实的农业灾情卡当案参考,影响了农业灾害的抗灾减灾工作。作为农业生产决策服务的农业档案部门应该尽快重视起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