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而电影纪录片从产生到现在逐渐走上屏幕则是把创作者的主观意图与事件本身的客观真实进一步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陈戈 《视听》2016,(6):92-93
按照纪录片定义,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南宁电视台纪录片《老猫》通过镜头真实纪录了一家咖啡馆里人和二十多只猫和谐相处的过程,通过人与猫之间的感情,上升到夫妻之间的感情以及家人之间的感情,看似一家人的琐碎生活,却是犹如在讲述邻居家的故事,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并产生共鸣。本片还透过镜头给观众传递了镜头之美、人性之美和人与动物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3.
我国纪录片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短暂辉煌后,在90年代逐步跌入低谷,究其原因,缺乏人本理念和人文关怀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纪录片与人本理念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通过怎样的途径可以促使当代中国纪录片重新找回人文精神,是本文要讨论的主题。纪录片与人本理念的关系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艺术形式。纪录片的素材保留着生活的鲜活、真实的信息,具有极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在选择和结构的过程中,则有创作者主观的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兴趣、爱好的介入,  相似文献   

4.
纪录片,顾名思义是以客观纪录为主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最早是由英国电影评论家、纪录片理论创始人约翰·格里尔逊(JohnGrierson)在1926年提出的。纪录片的纪实性不是完全的真实,只是通过艺术的手法展现真实而引发人们思考。而真实性是完全客观记录真实事件过程,表现真实的人和事物,不对其进行任何的艺术加工。以历史题材的影片为例,同是在紫禁城拍摄取景的大型纪录片《故宫》和大型电视连续剧《甄嬛传》的区别就在于整部影片的纪实性和基础素材的真实性。从纪实性和真实性的区别入手,通过阐述摆拍、编排以及数码特效对纪录片的影响,来浅略分析现代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性题。  相似文献   

5.
纪录片的最大特点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展现真实为特质,用真实来引发受众的共鸣与思考。正是因为真实,它一直以来都是影视受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5,(15):51-55
<正>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呈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1]我们通常所说的纪录片以视频为主要形式,并辅以画外音、文字说明、图片等。纪录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真实",它讲究通过独特视角"复原"历史世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种新形态的纪录片逐渐兴起,人们把这种全新形式的纪录片称为"网络纪录片"。这种纪录片通过对多种多样媒体技术的综  相似文献   

7.
纪录片是将现实生活作为创作的素材,将表现对象化作真人真事,并对其进行艺术展现与加工,以期引发人们思考的影视作品形式。纪录片的核心就是真实。《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使中国的纪录片界眼前一亮。该片虽是以饮食为题材,但是它始终在讲中国人的故事。作为人文纪录片中的范本,人情是其核心表现之一。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探析国产纪录片中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8.
张岚 《新闻爱好者》2011,(24):90-91
纪录片的最大特点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展现真实为特质,用真实来引发受众的共鸣与思考。正是因为真实,它一直以来都是影视受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优秀的纪录片离不开新闻、纪实、影像、大众化、娱乐化、精神感召力、反思空间等要素的支撑,但同时,其表现力和感染力也离不开音乐等元素的画  相似文献   

9.
正纪录片的创作素材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其表现对象是真人真事,虽然有一定的艺术加工、文学润色,但最终要展现的,还应是生活的真实规律与本质。从这点上看,尽管纪录片喜欢用电影、电视及文学的一些艺术形式及手法,但它与影视艺术或是文学作品是有区别的。从素材和效果来看,纪录片更像"新闻"——绝对的真实性是其生命(而非像艺术作品那样,"真实"更多的是一种虚构中的合理性)。只不过,与新闻相较,纪  相似文献   

10.
纪录片,是指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真实”或日“客观”,是纪录片的本质与生命.然而,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纯真实、客观的记录往往是难以实现的.本文即从传播学的“把关”理论说起,探讨纪录片的客观性问题. 从“把关”理论谈纪录片“纯客观”的不可实施性 传播学中的“把关”理论,起源于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在二战期间对美国家庭食物购买决策的研究.1950年,D.W.怀特(D.W.White)采纳并运用了这一概念,对美国一家报社电讯编辑的新闻选择过程做了个案研究,把该编辑取舍新闻的行为称为“把关”行为,从而开创了传播学的“把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讲真实。电视纪录片的核心含义是要真实地记录人类的生活,以现实生活的原始内容为基本素材结构。应该说,真实是纪录片的第一准则。离开了真实,纪录片便失去了意义,不能称为纪录片了。二讲艺术。虽然说真实是纪录片  相似文献   

12.
纪录片作为电影艺术中一个特殊的门类,以真实的影像和声音记录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界内部的各种联系与发展。美国纪录片大师罗恩·弗里克游历25个国家、耗时5年完成的纪录片巨作《轮回》以无旁白的方式通过大量纪实的镜头语言真实展现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震撼的画面唤起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生命轮回的本质揭秘。  相似文献   

13.
李杨 《新闻爱好者》2011,(6):116-117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河南,促进经济强省与文化强省建设互动,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是河南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一种战略选择。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并运用真实的本质引发人们思考的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和文化证明,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展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中原文化及表现河南人民建设现代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据考证,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的第一部纪录片是1905年的《定军山》。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逐渐走进千家万户,自此纪录片与电视媒体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个世纪90年代纪录片以"栏目"形式在电视台播出逐渐成为纪录片的主要生存模式。许多从业人员认为:中国纪录片经过多年的摔打、考验、探索和发展,纪录片走栏目化道路已经成为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途径。与国外纪录片先进的栏目化相比,中国纪录片市场化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是由于许多纪录片长期在体制内运作,缺乏真正的栏目化意识。本文从我国当代纪录片发展现状、纪录片栏目化的发展现状和思考、以及纪录片栏目化与观众的关系角度入手,对纪录片栏目化做一些探索与思考,希望对我国纪录片未来的发展做一点微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美食纪录片的影像纪实性 纪录片的最本质的特点在于纪实性,纪录片视真实为生命,视真实为赖以存在的美学基础,视真实为艺术创作的最高准则.因此,纪实性成为美食纪录片最突出的影像风格.美食纪录片以现实生活中美食与人最本真的记录与还原为基础,关注美食,更关注与美食相关的人.  相似文献   

16.
杨泓 《新闻实践》2014,(12):94-96
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影视艺术,是以现实的真实记录为素材而创作的影视作品。真实是纪录片本体论的范畴。随着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的发展,现实逐渐地被"虚拟"和"复制",何为真实、何为虚假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本文试图对数字新媒体技术运用环境下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如何通过纪录片建构、展现世界遗产如今的生命与活力,呈现多维视角的艺术观照与艺术真实,从而讲好有关世界遗产的“中国故事”是当下世界遗产题材纪录片创作面临的问题。本文以纪录片《瑰宝-文化自然遗产在福建》《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福建篇为例,简要分析这类纪录片的艺术表达和叙事技巧,关注其宏大叙事中的“微观照”,探索同类题材纪录片创作切入点的选取问题。  相似文献   

18.
曾鼐 《新闻传播》2010,(5):75-75
纪录片是影视作品四大类别中的一种。其选题是以真实的日常生活环境为依托,以社会价值为判断依据,并且要考虑建构故事结构的可操作性。纪录片直接摄录真实生活事件.不虚构、不用演员。但也不是漫无目的、毫不经意地机械实录散乱的表层生活现象:它同样要调动主题选择、情节提炼、段落剪辑等艺术手段,对生活素材进行适度艺术加工.从而凸显人物事件典型的深层本质。本文拟从题材选取方面,对当前中国纪录片创作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电视纪录片编导的职责在于布局谋篇,那么电视纪录片摄影师的作用则在于运用手中那支包含激情的“笔”——摄像机来书写成篇。“电视纪录片——运用新闻镜头,真实地纪录和再现社会生活,客观地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和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摘自《“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界说》)基于这样一种纪实属性与艺术特征,电视纪录片的摄影应属于“采访摄影”的范  相似文献   

20.
纪录片是记录以人为中心或以人的价值取向为中心的真实而非臆造世界的艺术品种。纪录片也可以说是一种在真实生活土壤中发现而非营造生活本质的艺术。纪录片的本质是真实,作为纪录片的拍摄者,应该拍事物的本来面貌,而不是它应该有的面貌。因此在纪录片拍摄中记录与摆拍的问题似乎没有提出的必要,摆拍自然是不允许的,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既然这样,为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